Loading...

每周论坛

时代跨页

论断与宽恕
家庭与教会从撕裂中学习饶恕

由六月因《逃犯条例》修订争议触发的连场社会运动,对立面不单在于政府、警察与示威者,亦在于民间政见不同者而无法沟通,常见于家庭及教会的世代之争。在一时意气下,往往可因情感而产生非理性的论断、标签,家人、教会弟兄姊妹亦不例外。圣经教导要饶恕七十个七次,这些冲突过后又可怎样饶恕与复和?

最近有机构以「论断与宽恕」为题,举办两场有关在家庭及教会「与情绪共舞」的讲座,分别邀请几位心理学家及精神科医生,分析家庭与教会产生的论断成因,希望两代人在冲突中仍能互相启发,并希望会众能学习饶恕。

谭日新:家庭两代不同视觉产生论断

诚信综合治疗中心临床心理学家谭日新博士开首以「无恩怨不成父子」为题,先以Marvel电影人物铁甲奇侠和蜘蛛侠引入。曾有网民以父子关系作比喻,因铁甲奇侠愿意提携蜘蛛侠,但同时又会责骂他,对他的要求更高。谭日新指出两代之间的争拗多,加上现今《逃犯条例》修订导致社会动盪的事件,不论黄丝、蓝丝,什或一家人有同一立场,也可能会出现争执:父母可能责怪子女冲动,不成熟、幼稚。另一方面,年轻人会认为父母不够热血、怕付出、怕死,两代从不同角度看事件,以致产生不少论断。

谭日新认为双方均有其道理,指自古英雄出少年,如耶稣三十岁便出来传道。同时一些中、壮年人确有很多顾虑,但身为父母的他们仍然愿意为子女牺牲。而他分析父母论断子女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父母想子女完成自己心愿、自己本身亦需要母爱和父爱、父母本身有情绪精神问题等。他又指有些时候,在父母长期论断下,子女会怀疑父母是否爱他╱她,什至会导致情感虐待,特别是父母在言语上经常对儿童作出取笑、轻蔑、羞辱或排斥,例如父母责骂子女「喊咩啊喊衰哂,喊包!」、「生嚿叉烧好过生你啊!」。谭日新认为,这些论断的说话,给予子女一个身份,有些儿童会过于相信这些说话,彷佛让其变成了他们的「人生座右铭」。在子女成长后,论断或会令子女自尊感低、未能建立长久、有意义的关系、出现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若年轻人要走出长期被父母论断的经验,谭日新建议可先了解目前的问题,探索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让自己连系过去事件与现今问题的关系,之后再学习如何回应父母。谭日新解释子女要学习放下旧恨,学习宽恕、复和;如仍要相处,便可订立界线,如子女不喜欢母亲在自己忙碌时致电,可尝试与她定下打电话的次数、时间等。他补充,作为子女的,也要知道父母也有他们的限制。另一方面,当父母面对子女的论断时,谭日新指父母要理解青年人重视梦想,聆听子女的心声;不要以子女的成绩和成就肯定其价值。此外,谭日新强调,「做父母是呼召」,最终向上帝负责。他又指所有子女是上帝所给予父母来托管的,父母没有最终拥有权,子女长大后也要向上帝负责。

谭日新又阐述家庭关系的基督教神学基础,当中包括四个主要元素:委身、恩典、充权和亲密。他指出家庭里成熟盟约的建立首先需要夫妇的委身作为基础;家庭须建立在充满接纳和饶恕的恩典中;家庭成员亦要彼此充权,而不是彼此控制;亲密是植根于了解及明白对方。他指当家庭拥有这四种元素后,从而带来关怀、谅解、沟通和彼此合一。

许志超:看似无法饶恕背后的心理学谬误

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名誉副教授许志超博士从心理学角度看饶恕,他引用基督徒心理学者所说,指饶恕是「愿意放弃怨恨、论断和冷漠的权利,并同时培养对对方不配得的怜悯、慷慨、什至爱。」

许志超先分析导致人无法饶恕的原因。有些人会认为「伤害是故意的」,所以无法饶恕他人,许志超指这个是「基本归因谬误」——伤害者易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情境的影响或要求,而别人则较伤害者易将之归因于伤害者的个人特质。例如有一个人迟到出席约会,迟到者会归因于环境,但等待迟到者的人则会归因于迟到者惯性迟到的习惯。许志超又举例,有次他与太太争执,太太说了一些伤害他的说话。太太解释是因为当时很生气,归究于环境的影响导致当时行为,但许志超解释太太的行为时,会基于太太的内心及个人特质而影响她的行为,觉得太太是故意这样说。

另外,有些人会觉得「伤害是严重的」,许志超表示当中可能存有心理学所指的「记忆的偏差」。他引述这理论背后的实验:曾有同一个学系的低年级同学因不懂得做功课,便相约高年级同学请教,但最后高年级同学却失约,低年级同学因功课差而不能在该学系继续学业。其后实验邀请旁观者,从伤害者(高年级同学)及被伤害者角度(低年级同学)的口中聆听上述故事,旁听者发现被伤害者易会忆述较多有利自己情节,什至增加对自己有利的改动情节。许志超指出,因为记忆出现偏差,从而导致被伤害者会感到自己受的伤害是很严重。

许志超又举出有些人会觉得在对方没有真正道歉时是无法进行饶恕。他认为对方未必能完全了解伤害。因伤害者不一定知道被伤害者的痛苦。他认为我们不能强迫自己饶恕,但他提出了一些例子来提醒众人:「他有意伤害我,但也许有其他原因」、「我也许记错了一些事情」、「对方没可能完全明白我的伤痛」。他表示不是要令对方发现自己的错,而是为对方的需要祷告。另外,许志超指若真的伤害他人,要化解被伤害方的忿怒,不是要澄清或解释,而是承认「真的伤害了对方」。

麦基恩:要正确面对各种论断偏见

资深精神科专科医生、心理卫生会副会长麦基恩博士指出论断是指对某个人或群体就某事而提出主观意见,毫不理会事实或各方证据的意见。麦基恩指论断通常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偏见,思想上不中立;二是加上感情;三是歧视。三者加起来就成了论断。他指出人倾向会从三个範畴作出论断。

麦基恩表示人会容易受第一印象影响。第一印象会导致「认知偏见」。认知偏见是有系统地偏离理性思维去论断,导致感觉偏差,错误解释及决定等不良后果。「偏见影响记忆……记忆是持久偏见,认为他人过去表现即现时表现。如果你觉得他是一个好人,即使他做错任何错事,你都会依然觉得他是一个好人。如果你觉得他是一个坏人,他做任何好事你都会依然觉得他是坏人。」、「我认同你讲嘅,但系我都系觉得你系错。」麦基恩又举出「自我肯定偏见」,是在各种证据中,刻意或无意地选择合乎自己心意的、忽视相反的证据。「如果我觉得传统音乐(或圣诗)不动听,我就会故意选一首很不动听又很低沉的歌(或圣诗)去证明传统圣诗不吸引。」同时他指出「负面性偏见」,是在众多事情上,刻意或无意地选择较否定或负面性的因素、要点、论点、经历等。反之,正面的便被忽略、轻视或比下去,导致人较易出现焦虑及忧郁。「我们很容易把负面的事记住,反而正面的或中性的却不太会记住。」

「当我们怀着不开心与焦虑情绪,我们所看的每事物都更加负面。一些忧郁症病人就像带了太阳眼镜一样,他们的世界都是很忧郁的漆黑一片。」

在这些需要偏见下,我们可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麦基恩指出以下四点:首先承认并认识自己的偏见。二是跟从弥六8所言:「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他指必须先谦卑,才去行公义。「(回应香港近日事件)今次政府起初亦是行公义所以选择修例,而反对修例的其实亦是在行社会公义,各有理据,同为行公义。但政府却不够谦卑,理应谦卑后才行公义、好怜悯。」三是从错误╱成功中学习。四是寻找支持正反双方的意见,不只寻求与自己相似意见。麦基恩指,「就算你觉得你自己是对的,你都应在网上搜寻一下对方的意见再作判断。」

陈玉麟:在灵里达致真正的宽恕

「我们没有权利要求对方原谅任何人,包括自己。」精神科医生陈玉麟讲述及解释「宽恕」,是百分之百人性,亦是百分之百神性。他指人不应该太武断和鲁莽地强制要求别人宽恕,这是个很大的错误。他以小孩子打架后,老师常说的「握握手,以后就做好朋友,忘记这件事」作比喻说明,我们心中有一个防御机制,强制的宽恕只会令仇恨更深。陈玉麟又指“We connect”不只是口说,最重要是彼此是同在与连结的。在灵里,人性的团结变得更大,宽恕的能力亦变得更大。陈玉麟表示信徒缺乏灵性上的操练,故最重要的是多操练,以敏锐上帝想我们跟随的步骤。

陈玉麟引用教会的一个场景,去解释宽恕的三个步骤。例子是一位信徒在教会会议被另一位信徒公然侮辱,又作出不真实的指控。会议上被侮辱的信徒以沉默应对作结,然后获得三类回应,第一是他朋友说:「你这已是小事一椿,我上次被那人害得更惨」;第二是传道人对他以圣经作劝慰,重申宽恕是真理要学习;第三是牧者聆听并安慰他,再以祷告祈求上帝赐下宽恕的能力,战胜魔鬼攻击,要得胜有馀。

陈玉麟把这些回应分为三部份,借此来解释宽恕。他提到,第一个步骤其实是讲述事件,「其实事情没分大小,就算微小事件都可以令人痛恨一生……一句说话,若得罪了(那人),他可能记恨一辈子。」他又指,人较常会用二元化思维去分析各种事件,二元化思维即是指每件事都有对立面,黑与白,好与坏,但过多的二元思维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真正看法,更会产生偏差。他指我们把事件看得透彻,看见人与上帝的关系,才是最重要。

第二步是关于传道人以圣经作劝慰,陈玉麟重申宽恕是真理需要学习,但每一成年人都知道「你需要宽恕」这些大道理,所以未必适宜当刻安慰时作出教导。「第一件事我们需要平静我们的心,我们需要有人谅解,我们才能够平静(当刻的)情绪,平静过后方可重新复述所发生之事。」而期望与现实之间有落差。陈玉麟提到,很多人会认为只要得罪人的一方道歉认错,另一方就必定原谅他,他直指这只是理想。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其实宽恕是在接纳他人认错和原谅他人之先。关于「……宽恕不需要有特定轨迹,只要有圣灵、上帝的感召,你就去吧。」

第三步是关于上述牧师提到的「得胜有馀」,陈玉麟认为,「我不晓得基督徒是否一定要得胜有馀。我们不可以失败吗?我们不可以失望吗?为何一定要得胜有馀呢?」不同事件都可以是上帝给人的功课。他指人们有同一个人性,需要一起连结,当人能感受到与身边的人连系,怜悯的心会油然而生,人就能明白生活当中每人都有逼迫痛苦,「虽然当刻你得罪了我,但你都是上帝所爱的人」。这需要时间操练,每人亦需要学习宽恕自己,皆因曾被宽恕。

陈玉麟在末段解释,「宽恕不是一刻就能做到的事,而是需要不断重复又重复,才能宽恕。……会有很多磨练,我们需要与主一起相处,一起走这些路,才能感受到上帝那种怜悯与关爱。」他又以一幅浪子回头的图画作结,「上帝永远都很接纳我们,不介意我们是怎样。如果我们亦渴求宽恕,为何不把这画,画在我们生命当中?让我们把每一个角落,都充满这幅图画。」

两场讲座名为「与情绪共舞讲座—『论断与宽恕』」的教会篇与家庭篇,前者由谭日新与许志超主讲,后者由麦基恩及谭玉麟主讲。两场讲座由环球天道传基协会、天道书楼及环球圣经公会合办,分别在七月八日及十一日假尖沙咀潮语浸信会举行,各约有一百多人出席。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轉數快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