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闻消息

舞台剧公演前座谈会
陈恩明:潘霍华是不割席的和理非

【时代论坛讯】本港有福音剧团把二十世纪着名德国神学家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的传记制作成舞台剧,并将在下月公演。而在上演前,大会举办了一场相关讲座,邀请不同学者与牧者分享潘霍华思想及精神对现今的启发,尤其谈及若潘霍华生于现在的反送中运动中会如何回应时局。福戏网络主席潘锦华感叹,当年潘霍华在德国面对极权的情景有如在现今反送中运动下的香港重现;香港神学院神学及伦理学副教授邓瑞强博士强调潘霍华不会认同教会用「政教分离」来避开政治;基督教丰盛生命堂顾问陈恩明牧师认为,潘霍华若生活在今天,尽管他是和理非,但不会和勇武派割席。

潘锦华:排剧片段彷如在今天社会重现

舞台剧《潘霍华的情书》将于九月十九日开始公演,该剧由福戏网络举办。而潘锦华在当晚首先发言,分享筹划这套剧的源起。他指在二○一七年举办《马丁.路德》舞台剧的公演后,在筹划下一套戏剧时看到有关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希特拉的影片,当年适逢看到「有领导人废除连任期限、可以永续连任」的新闻,觉得与当年希特拉自封为「永续元首」很相似,便发掘了当年潘霍华对抗希特拉的故事。

巧合的是,潘霍华本身亦是路德宗的牧师,潘锦华认为在制作路德传记的舞台剧后,下一套若制作潘霍华传记,有一定传承意味。潘锦华亦指出,在追溯潘霍华的事迹、制成剧本的排练的过程中,没想到当年的潘霍华在德国面对的极权与压迫画面,仿如在这几个月经历反送中运动下的香港重现,他感叹历史竟然选择这个方式重复自身。


潘锦华

邓瑞强:潘霍华不会认同教会与政治分离

专研潘霍华神学的邓瑞强,在会上分享潘霍华的思想如何解读教会与信徒的社会责任。对于一些华人教会认为政治事务应与教会分开的「政教分离」思想,邓瑞强指潘霍华的思想并不会有这样的划分。潘霍华根据路德宗的思想,强调「得救的人同时是义人与罪人」,是充满张力的。这种充满张力的想法同样存在于他的上帝与人的观念,有别于同期的神学家巴特(Karl Barth)强调上帝的主权和超越性,以及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强调人因基督教现实主义而作的政治抉择,邓瑞强认为潘霍华在着作《追随基督》所呈现的神人关系,是较前两者中庸的观念,亦是充满张力的。耶稣基督本身同时兼有神人的特性,已表明他参与在现实中,是为人而受苦、为他人而死的上帝。「因此潘霍华不会认为教会可以用『政教分离』来避开政治。」

「当基督呼召一个人,就是邀请他来赴死。」潘霍华这句名言,相信不少认识潘霍华也不会感到陌生。邓瑞强解释,这句的意思是信徒是受「基督的呼唤」,信徒跟随基督的生命,什至可以像基督一样,为他人而死。「这不是一种规条、律则。信仰本身便是活生生的行动。」他指潘霍华提出「信仰就是行动」的说法,行动本身没有任何规範,单单是跟随基督而行,在这过程中是要像基督一样负起十架的代价。

呼唤与回应

邓瑞强认为潘霍华这套观念,正正是回应具有路德宗背景的德国教会错误理解了马丁路德「两个国度」的思想。当时纳粹德国时期,在民族主义至上的社会中,教会被定性为只处理有关灵魂得救的事情,与处理世俗事情的政权完全分开,教会不能批评有关政权的施政,结果德国教会对纳粹的暴政充耳不闻。潘霍华认为正如基督的神人二性,教会与社会事务不能分割。教会有责任去聆听世界的呼声,亦有责任去回应、提醒那个被上帝受命交付权力的属世政权的作为。邓瑞强指出,这里的「责任」并不是一种义务(duty),而是一种回应(response),信徒看见有人呼唤,便需要有所回应,正如基督回应了世界的呼唤。

潘霍华认为,政府、教会、信徒都是被上帝所委派,按着「位份」(mandate)对世间呼唤作出回应,包括实践爱邻舍、爱仇敌、尊重人性。邓瑞强指出,「若有人把别人的呼唤不作回应,那他/她便是『不负责任』!」他举例若有警察信徒,按照上级指示追捕示威者,是他被委派的职务;但因着基督教导要爱邻舍和爱仇敌的缘故,该警察拿起警棍时,只能轻轻地触碰在示威者的脸上,而不能伤害对方。

对于潘霍华参与刺杀希特拉的行动,邓瑞强指出这同样源于潘霍华不会把信仰抽离于现实下的信仰选择。例如我们看见一个疯子正在疯狂地开车的「非常情况」时,便有可能要用「非常手段」去阻止伤亡的发生。他解释「非常手段」可能是不合法、不合常理、亦不能视之为通则应用在其他场景身上,「选择作出非常手段的人,必须先经过良心的拷问,大胆地去背负罪疚,然后再在上帝面前恳求怜悯宽恕。」邓瑞强认为这种负疚的恩典,一直是呼应了潘霍华一生提倡「得救的人是义人,也是罪人」的核心主题。


邓瑞强

陈恩明:极权僭越至高权柄必压碎自身

陈恩明在开场时引用香港浸信会神学院邓绍光教授的研究,指潘霍华是在儿童、青少年工作中做他的神学,又是一直与德国教会对话的敢言牧者。他又引用建道神学院助理教授李文耀博士的话,指出潘霍华未必受教会主流人士所欢迎。「他谈社会公义,少讲灵魂得救,福音派不喜欢他;他什少触及圣灵工作,灵恩派不理睬他;他行动时多伦理思维的顾忌,行动派也不听他一套。」陈恩明认为潘霍华本质是一个「和理非」主义者,但他选择不与勇武派割席,「潘霍华在一九四三年已坐牢,一九四四年才发生刺杀希特拉的行动。他一直对这个刺杀行动知情,但没有因而割席。」

陈恩明指出当时纳粹德国分了两批教会,一批是拥护希特拉与纳粹政权的「德国教会」,另一批是潘霍华与巴特主导的「认信教会」(Confession Church)。陈恩明认为前者犹如今天香港高举「爱国爱港」,把政权神格化的教会。然而潘霍华等人却选择追随「终末的权威」,而非政府权威。每人都要臣服在基督的面前,「潘霍华明白即使是政权领袖也不能超越上帝的权威」。陈恩明引用潘霍华所言:「当一个人若企图将至高的权柄加在自己身上,那么这至高权柄必然将那人压碎。」潘锦华在这时补充,认为潘霍华这句说话勉励我们,即使身处极权,极权终有一天会自己倒塌。

潘霍华的不合作运动抗争

陈恩明指出,若有人尝试像「德国教会」般,把基督教转变为民族主义式的信仰,便等同把犹太人从圣经故事中排除,是同等荒谬的事情。对于回应极权的行动,有人问陈恩明,教会能否参与罢工或不合作运动,他指潘霍华当年已用拒绝举行安息礼拜来表示对政权的抗议,「这是跟大家说是『死无葬身之地』,现在这样是『揽炒』。」

在问答环节中,有会众问及如何牧养身处示威前线的勇武派。陈恩明指要体谅他们都是对政权出于无奈,是无力的抗争者。教牧的角色是到前线保护年轻人,冷却警察的前线行动。牧者忠于其呼召,应是带着盼望,在前线能表现最正直和勇敢去面对冲突,看顾好上帝交托给牧者的羊。

是次讲座名为「历史的潘霍华、现代的潘霍华」,由福戏网络主办,循道衞理联合教会香港堂、《时代论坛》及香港基督教教牧联署筹委会协办,已于八月二十日假循道卫理联合教会香港堂举行。据福戏网络FB专页表示,当晚共有八百五十六位人参与,在FB直播最高峰时有二百八十多人观看。有关《潘霍华的情书》舞台剧的详情,可参该剧团FB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GospelTheatreNetwork/


陈恩明


守护自由空间,请支持基督教《时代论坛》
请选择:💳 网上捐款(信用卡)
⚡️转数快FPS - 51100803(注明奉献,如需收据请附姓名及电话)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