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特寫

牧養職場信徒的更新
職場牧養論壇邀多位專家分享

【時代論壇訊】在不斷變幻的處境中如何更新對職場信徒的牧養,這一直是教會與不同行業的機構不斷在反思的議題。最近有機構舉辦論壇,邀請多間服侍職場信徒的機構、教會經驗分享,希望集合多間進行職場牧養的持份者,在新世代的職場牧養下總結經驗、集思廣益。

陳良光:學傳受訓青年畢業後不清楚職場召命

香港學園傳道會(學傳)職場火種事工主任陳良光於講座分享,據該會在東亞區的統計數字,於二〇〇二年至二〇一一年內,有五萬三千三百人接受過一年的學生門徒培訓;他們並在二〇一二年後作跟進調查,發現即使有近九成人每週返崇拜,亦有穩定傳福音與每週靈修讀經,但陳良光指他們進入職場後只有三成人對召命感清晰,有四成人明確表示不清楚。他們回到教會,即使進入執事會,感覺處理的都是事務,很瑣碎;而回到職場,職場充滿試探、欺瞞、謊話、瀏覽色情網站的陋習,他們則感到同行如戰場,很難融入基督徒職場小組。

陳良光表示,為加強對職場信徒同行的支援,他們成立了「酷門徒」社群,對象是三十五歲以下的初職信徒,透過一次性的聚會,例如營會及約談,使信徒彼此鼓勵和在群體中互相認識,包括安慰、牧養、聆聽。「原來職青好喜歡去退修營,在那裡有人可以找到男女朋友,也認識到各行各業的人,因他們發現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很難識到朋友。」陳良光並指現於港鐵沿線設立十一個「職火祈禱點」,會在祈禱點舉辦一些預工性活動如運動、聚餐、畫畫、遊樂,可邀請未信主同事一起參加,也有初信班Alpha Course,和慕道班等。


陳良光

杜錦昌:商福午餐會供大專生進入職場作預備

想起「商福」(商區福音使團),便想起午餐會。現時商福在全港共有三百多個公司小組,而他們最近把午餐會帶進校園。商區福音使團的培訓部事工幹事杜錦昌指,首先找到老師作接觸點,然後聯繫院校附近的教會牧者,攜手進入大專校園搞午餐會。做法是「福音好少、午餐佔多」,卻是一個「三環職場模式」,即指餐會在內環,教會在二環,社會在最外環。杜錦昌強調一定要站在同學的角度看他的難處,例如他會親自為一個準備去工作面試的大專男生結領帶,令原本「好驚見工」、一生人從不懂「打呔」的大男孩非常感動。

對於傳福音,杜錦昌分析教會則未必知道如何幫助職場青年,故商福打造平台協助教會。學生根本不知道如何進入職場,有甚麼心理準備,「因這些在學校沒有讀過。」他指學生來午餐會,未必信福音,但話題的概念會「放入」他們心裡去。其後杜錦昌亦邀請年輕的商福事工幹事劉啟宇先生上台,分享機構、老師、教會的三角關係如何締造了美好的成果。劉啟宇透露商福在灣仔的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摩理臣山分校和油麻地的香港專上學院西九龍校園均有工作,他們會透過老師的協助,在院校的「課外時數」舉辦活動,並邀請附近教會的牧者出席,例如廣東道平安福音堂等。


杜錦昌

林保照:幫助職場信徒尋索所召所是所作

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HKPES)的項目經理林保照指,該會去年就香港在職信徒工作處境作了調查,發現一般人包括信徒,作生涯發展規劃時,首先考慮的是工作的職位描述和責任,然後是「錢」途、前途、和事業發展,最後才是資格認證、興趣等。他指HKPES採取的所謂「CBD職場召命」模式,即重塑次序,把所召(calling)和所是(being)置首位,最後才是工作(doing)。他們會引導信徒先尋索召命、負擔、性格和興趣等,然後回應召命。接著才進到生活裡,活出上主旨意、關注、和方向。

林保照提及現時流行的Slash族(編按:「斜槓」多指從事多份工作維生的人,在自我介紹或填寫履歷表時,多用「/」分隔開不同職業,故被稱為「slash族」),他們能活出自我,但往往時間收入資源不穩定,是需要關注的一群。「過去兩三年,我們與宣道會香港區聯會合作,為職青提供有質素的服務。」

林保照指機構協助職場信徒尋索召命是以創造神學為基礎,而非教會常常只著重的救贖神學,因後者只談罪和救恩,未能有助信徒尋找職場生涯。林保照亦指推動「職場靈性呈現」分五個層次,由上而下:使命、神學、事工方向、培育心法、事工範圍。各層都設有不同材料和活動,來裝備信徒,支援教會,幫助信徒作職涯與生涯規劃,在職處境中踐行基督信仰,更新職場文化,回應時代的挑戰。


林保照

錢國偉:彼此牧養明白掙扎繼續同行

基督教芥菜種子堂錢國偉傳道指出,其教會十分重視弟兄姊妹的全人靈命關懷和培育,並指出全人的概念分別有行為身體、良知、意志、理性、記憶、想像力和情感渴望。錢國偉的教會定期會舉辦一些家訪,以助弟兄姊妹學習聆聽和分享。他指出在職場牧養上,弟兄姊妹間也須彼此牧養。

錢國偉以其教會的一位弟兄為例,說明牧養的焦點是人,而非把神學理論硬塞在信徒身上,反而是要走進他們的處境,一同面對自身的問題。那位弟兄是從事電腦行業,他的工作只是為了滿足上司而編寫不同的電腦程式,因此他從不認為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每逢教會提及職場與召命、職場倫理時,他便會反感。有一次錢國偉的教會討論「收納失喪者」,說明耶穌正正是接納那些在邊緣和乏力的人,巧合地,那位兄弟在工作上有一位下屬工作表現欠佳,而他的上司因此希望解雇他,兄弟主動去關心那位下屬,發現下屬的家人在一年間接二連三的病倒,因而影響他的工作表現。得悉此事後,便求上司讓那位下屬留下。這事上那位弟兄正正發揮了他在工作上的角色。錢國偉再次強調要明白弟兄姊妹的處境,也要明白他們的工作意義不一定在其專業上,因此別再對他們硬塞神學理論。

有與會者問及彼此牧養,並認為難以在其教會上實行,錢國偉笑言自己對彼此牧養的要求低,認為只要願意花時間,真正聆聽對方的便是牧養。他指愛鄰舍的方式有很多,建議該發問者先與弟兄姊妹彼此同行、關懷,讓對方有空間表達,讓對方感到自己是群體中的其中一員。問答環節中,他亦分享些個人見解,指教會應有空間讓弟兄姊妹分享和討論,刺激他們思考,牧者也要與他們查經,一同尋找聖經如何看待工作。他說,不可少的一樣是走進他的處境,感受他的掙扎,令弟兄姊妹感覺不是被灌輸,而是被牧養。錢國偉亦指他會肯定弟兄姊妹的價值,透過聖經,鼓勵他們從信仰的角度去看自己,從中發掘自己的恩賜,並把它轉化為工作的動力。他很少叫弟兄「打好這份工」,而是叫他們「做好你個人」,這才能在工作中發揮他們的價值和才能。


錢國偉

陳啟興:善用資源收割福音禾場

銀行同業福音團契總幹事陳啟興牧師表達了對教會與職場的見解。他指出職場是一個很大的禾場,牧者也要到工作地點探望在職會友,如閒時相約共聚午餐。職場機構對教會也有著重要的功能:第一,提供神學基礎;第二,資訊性的服侍;第三,行業團契;第四,支持細胞小組;第五,推動尋找異象及使命;第六,裝備和支援在職信徒。他最後強調,職場機構只為裝備和支持在職信徒,而非向教會「搶人」。

陳啟興分享在中華基督教播道會窩福堂牧會時,發現教會附近有九間銀行分行,因此十分希望可以接觸到這群在銀行上班的人。他初時曾想在教會設立一個銀行團契,後期才在網上發現銀行團契,並洽談合作,最後在教會舉辦了三次的午餐聚會,雖然三次皆沒有人出席。藉此,陳啟興指出教會應善用不同的資源,如與機構合作,因為機構已有經驗、同工、會址和資源,相比他從零開始籌備,定必更順利,讓他深深明白到「上帝的道路遠高我的道路」。

陳啟興在問答環節中提到,牧者應給予弟兄姊妹空間。陳啟興笑稱工作沒有動力是很正常的事,因為工作的確會辛苦疲累,但人要清楚自己的召命,明白上帝的心意,才能在工作中找到喜樂和意義。他亦提到牧者在牧養時,要注意弟兄姊妹的情況,例如他們因工作太累而缺席了主日崇拜,牧者應給予足夠的空間,明白他們的掙扎,體諒他們的辛勞。此外,他亦回應彼此牧養,牧養可分為兩為教導和關懷,他鼓勵弟兄姊妹可在關懷層面上多做一步,並指只要有一顆願意的心便可以。陳啟興表示牧者也樂意與人的生命接觸,建立關係然後牧養,但也要為堂會制定不同的策略、方法、優次和內容,同工的群體需要一同祈禱為教會制定合適的策略,在教會內有效地推動職場事工。

 
陳啟興

方偉雄:多角度助信徒尋找召命

基立浸信會方偉雄牧師以「一點點的經驗 三點的疑問」為題,透過分享在教會做職場牧養的經驗,並且分析需要注意的事項。方偉雄表示他的教會有職場成長班,協助信徒在工作中實踐信仰,當中的一些主題探討工作是否神的心意,亦有討論及分享在職場中遇到的壓力和情緒,週會透過不同的形式,如劇場、詩歌、見證、祈禱會等舉行。他最後指出職場牧養要有焦點,適切回應弟兄姊妹的需要;要有持續的事工,點燃每位信徒;探討的問題要準確;討論要合適的深度,擊中弟兄姊妹的核心問題;關注職場神學、門徒實踐和牧養路線。

那應如何幫助弟兄姊妹找到工作的動力?方偉雄以三方面回應。第一,人在處境(person in situation),聆聽他們的掙扎,借自己的經驗去安慰和支持他們;第二,彼此牧養,建立健康的團契,讓肢體分享生活大小事,並能互相守望;第三,清晰召命,跟隨主道,別要走岔。他亦補充了第二點彼此牧養,提到「信徒皆祭司」的概念,他認為每個人都有其屬靈資源,可在信仰群體中發揮潛能,每個人也曾經歷神,視乎他會否與人分享。方偉雄認為第三點清晰召命是十分重要,當弟兄姊妹明白上帝把他安放在該位置的意義,便能把焦點對準神。


方偉雄

胡志偉:不要刻意把職場細分為牧養的一類別

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主要論及有關職場牧養的處境想像。他指上世紀職場牧養的論述常集中於談及職場上的屬靈爭戰、高舉在職場向上排的「七山理論」等。他質疑在這個時代是否仍需繼續這論述,「究竟甚麼才是真正的職場?以家庭主婦為例,她們的職場便是家庭,到頭來職場牧養與家庭牧養又不能分開。」因此胡志偉奉勸教會不要為了「想辦職場牧養事工」,而開設一些以「職場」為招徠的團契與講座,「不要刻意把職場細分為牧養的一個特別的類別,職場牧養應強調真實場景的牧養。」

胡志偉指出,近月來連場的反送中運動,正好反映現今在職港人面對的真實場景。他引用《信報》的評述指現今正經歷一種「香港病」,特區管治威信破產、社會陷於權力遊戲當中。他指一些職業,無論是記者或警察,都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當中。胡志偉認為在此際的職場牧養,需要「守護真理、拒絕謊言」。他舉例指若有擔當警察的牧者,會否有勇氣向牧養對象說出真話,甚或是與業內論述相反的反話,而非只是以業內的利益為優先。胡志偉又認為新世代牧養策略能夠「be water」,不再一定要搞活動為主,而是汲取是次反送中運動的「由下而上」的經歷,去賦權一些職場信徒,讓他們自發去發揮想像,去陪伴他們想做的事。


胡志偉

李適清:裝備信徒在職場中尋找答案

中國神學研究院的李適清博士則主要分享神學與職場牧養的關係。她認為兩者的最終目的,均是動員所有信徒去跟從耶穌,發揮基督徒的身份,活出信仰價值。在神學教育方面,她指可以邀請信徒一起查經,擴闊信徒的思維實踐,教牧亦要在平日勤於裝備信徒的神學思辨能力,讓信徒隨時在面對職場危機時,都有資源去應對。「這是裝備與鼓勵信徒,在職場當中找到答案,而非只是依從教條式的教導。」李適清指牧者在當中的角色是讓信徒自發分享,彼此鼓勵。

李適清認為教牧在職場牧養的神學教育可以做的工作,是主要從理念、倫理、財富觀、結構性問題中入手,希望教會能組織相關團隊,將信仰融合在召命觀當中教導信徒。「這都關乎生命的呼召,是教導信徒如何跟隨基督」。她指可用「說故事」(storytelling)的方式,讓信徒述說自身生命的故事,同時又結合有關上帝的敘事作教導,從而讓信徒發揮,去活出新的信仰故事。


李適清

王偉德:每個工作均有其召命

香港基督徒畢業生團契主任王偉德主要分享有關職牧聯盟的理念及活動往績。他又認為每一個工作崗位的人均有意義和召命,包括曾聽過駕駛地鐵的車長問他,自己的工作能有何信仰價值。王偉德認為在六月的反送中遊行中,曾聽過有車長在到站後向港人「開咪」說「香港人加油」,他分析這必須是車長做好平常的工作,然後才能在特殊的時機之中,找尋到在適當時候勉勵香港人,亦是一種信仰價值。

是次講座名為「職場牧養論壇2019」,由職牧聯盟舉辦,已在七月四日早上至下午於香港基督徒畢業生團契會址舉行。而講座當中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名為「時代把脈 職場呼聲」,由陳良光、杜錦昌及林保照主講;第二部份名為「職場呼聲 牧養覺醒」,由陳啟興、方偉雄及錢國偉主講;第三部份名為「職牧聯盟 凝聚前瞻」,則由胡志偉、李適清及王偉德主講。


王偉德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請選擇:💳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城市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