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解讀三宗會見林鄭
陳慎慶:三宗事後簡報淡化警方暴行

【時代論壇訊】特首林鄭月娥於九月十日與三宗(香港浸信會聯會、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總會、宣道會香港區聯會)就近日局勢進行了一場閉門會面,三宗在事後聯合上載〈三宗代表與特首林鄭月娥女士會面簡報〉,引發教內不同宗派信徒的熱議。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陳慎慶博士接受本報書面訪問時表示,林鄭月娥受制於中央政府,無力約束警隊,他甚至懷疑中央或可直接指揮本港警隊在「反送中」運動中的部署,故林鄭月娥能做的只是爭取同情及支持,而會見三宗正是這方面的體現,為要在社會上尋找僅有的保守力量,來助自己支撑餘下的日子。他又認為,宗派和教會應選擇站在公民社會的位置上來監察政府,促使政府保障人權、自由及民主發展。

疑中央與警隊自行溝通

陳慎慶說,這次閉門對話,是林鄭月娥在九月四日宣佈撤回修例和提出四項行動的後續行動,其中第三項行動是「走入社區與市民對話」。但現在的政局是,特區政府已失去政治認受性和無力管治、警隊以粗暴手段鎮壓示威者來維持社會秩序,而官員和警隊之間亦出現裂鏠,官員更無法駕馭警隊。陳慎慶直言,他甚至懷疑中央政府和警隊之間已建立自己的溝通系統,中央政府可直接下達指令和作出部署。

陳慎慶補充,林鄭月娥的所謂洩露錄音,不論是有心或無意,都顯示林鄭月娥受制於中央政府,無力約束警隊。在這個情況下,她已沒有太多的空間去改變目前的狀況。而林鄭月娥提出的四項行動,則可視她在有限的空間去做她認為仍能做的事,特別是爭取市民的同情和支持,以及轉移問題的重心,把政治問題解說為經濟及貧富懸殊等問題,林鄭月娥會見三宗便應放在這個脈絡上去理解。

對於三宗領袖答應容永祺的邀請,包括給容永祺列席三宗領袖的會議,做法是否明智,或顯示三宗的政治取向轉變?陳慎慶先從香港基督教新教教會的政治格局說起。首先,香港的宗派或教會可分為不同的政治意識形態的板塊,而這些板塊在近期社會事件的不同聯署中很清楚地顯露出來;而一直以來,三宗的立場屬於親建制的板塊。其次,教會中有不少人有特殊身份,肩負政治任務,如容永祺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便一直扮演著政治中介人的角色;故在林鄭月娥推行四項行動期間,容永祺適時地列席三宗的會議,及安排三宗的教會領袖與林鄭月娥會面。他續說,由政治中介人引導三宗教會領袖,去支持一個失去政治認受性和無管治能力的政府,他反問三宗的教會領袖是否可有更好的選擇,以及是否應與親建制的政治板塊保持距離。

三宗聯合簡報顯示不具批判聲音

陳慎慶又不認同三宗領袖的閉門會面是為了「發聲」,因「發聲」指帶有批判的聲音;又認為三宗在簡報表達的四點心聲表達得十分溫柔。他說,從是次會面看到兩種不同的表達,第一是三宗的聯合簡報表達四點心聲;其次是個別成員用自己的社交媒體,交代自己未能在集體簡報上詳細闡述的觀點。陳慎慶認為,聯合簡報所選擇的是中性的語言和中間立場,以及淡化社會上已有高度共識的訴求。例如,警隊用的鎮壓手段和武力違反國際標準,對示威者造成極大傷害,簡報只「勸籲雙方克制」,「鼓勵警方不要濫用武力」。而社會上的共識認為,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應要把六月以來的警民衝突,特別是六一二事件弄清楚和追究責任;簡報卻只「要求政府徹查七二一元朗事件及八三一太子站事件」。在強弱懸殊的警民衝突中,選擇中性的語言和中間立場,在現實上是偏幫政府,及鼓勵自己宗派的信徒支持政府。林鄭月娥則可在「走入社區與市民對話」行動後向公眾解釋說:「嗱!社會上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例如三宗的教會領袖。」

至於個別教會領袖在社交媒體交代自己的想法上,陳慎慶說,例如有教會領袖指希望向特首表達警方使用暴力執法,超越現場所需水平,這或顯示親建制板塊的教會領袖中,有些漸漸走向公民社會,選擇較批判政府的立場。不過,當聯合簡報四點信息成為官方文件向社會公佈後,他認為這些個人層面的澄清能發揮的作用成疑。

是次會面,林鄭月娥罕有地繞過代表六宗教的代表基督教協進會,三宗領袖是否有特別的戰略價值?陳慎慶說,政府繞過基督教協進會,可能因基督教協進會和天主教會於六月十九日已發表聯合聲明,呼籲「特區政府從速成立獨立委員會,徹查六一二警民衝突的真相」,因此相對於基督教協進會,三宗更可能成為政府忠誠的支持者。但他認為不用將問題上升至戰略價值和意義,因林鄭月娥政府現今四面楚歌,眾叛親離。她既無力管治特區,也不能改變中央對港政策;她只是在社會上尋找僅有的保守力量來幫助自己支撑餘下的日子。

會面活現宗教體制化

陳慎慶指,大家可從宗教體制化(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eligion)的視角,去理解香港的政教關係,這次會面亦只是再一次證明這個理論具有良好的解釋力。從宗教體制化的視角看,林鄭月娥政府找三宗的教會領袖跟她會面,其實是尋找政府的忠誠支持者,把他們嵌入政治體制的某個部份,要求他們在支持政府政策及施政上扮演某種角色。而三宗在會面後發表的簡報,事實上也完成政府的期望。

陳慎慶認為,宗派和教會首先要想的,是他們的社會遠象是甚麽,以及站在甚麽位置去促成該遠象。他指二○一二年六月,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發表了「對特區政府的期望」,並提出四大方向:(一)發展民主政制;(二)建構公義社會;(三)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四)保障人權、自由、多元,建立共融的社會。但在反修例爭議中,大家看到政府的政策和施政卻與上述期望愈走愈遠。陳認為,宗派和教會應選擇站在公民社會的位置監察政府,促使政府保障人權、自由和多元及發展民主政制。

最後,陳慎慶就宗派和教會在反修例爭議中發聲作出一些建議,包括可撰寫支持和平抗爭的禱文和禮儀,鼓勵信徒在宗教生活中恆常地關注事件;與公民社會團結一致,拒絕為政府背書;用宗教領袖的道德身份為反修例爭議提供意義,公開支持和平抗爭;監察警隊有否使用過份武力,譴責傷害抗爭者的行為;利用宗派和教會的海外網絡,向全球教會解說在香港發生的事情,尋找國際社會對香港反修例抗爭的支持。

羅秉祥:對林鄭最佳牧養是呼籲其認罪悔改

浸大宗哲系另一位教授羅秉祥早前亦撰文〈就三宗領袖與特首閉門政治會面之我見〉,指出與會的十二位牧師之所以答應參與這個閉門會議,都是不想放棄任何一個牧養的機會;信徒可以理解及支持這個牧養原則。但這個會談是為了化解香港目前這個管治危機;羅秉祥認為在這個場合對於林鄭這個罪魁禍首的最佳牧養,是呼籲特首公開痛悔認罪,改過自新。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請選擇:💳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