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剖析耶利米哀歌時代意義
張智聰:「城中流了義人的血」反思今天教會作為

【時代論壇訊】在經歷連場社會運動的處境下,不斷得知有人受傷的處境下,基督徒難免對未知的未來感到徬徨,不知應如何祈禱。在九月廿七日,一個名為「還可以怎樣禱告?——哀歌的時代意義」的講座中,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科副教授張智聰博士將耶利米哀歌對照當下,講述在基督徒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應如何祈禱,以及如何在苦難中仰望神。當中他解釋哀13節的「城中流了義人的血」的經文時,讓他反思今時今日香港的教會和宗教領袖的作為,有否導致同樣事情發生。
 
張智聰指出,耶利米哀歌記載的,是第一聖殿被毀後所發生的事,而以色列人每逢「亞畢月」九日便會讀耶利米哀歌。他形容這些都是一個永恆哭泣的日子,在以後民族悲劇發生的日子都適用,例如第二聖殿被毀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等。他認為哀歌所表達的是一種哀傷的禮儀,可以在人們痛苦至極,找不到語言表達哀痛時,賦予語言讓我們表達一種人性的哀痛及神性的哀傷,讓我們在苦難中向神祈禱。
 
耶利米哀歌有五篇,張智聰指出,第四篇頭兩節都在表達一種「竟然」的心情,換以今天的語言即表示「何以」,這也是整卷書的書題。詩人嘗試表達一些事情已發展到無法想像的程度,例如黃金、純金、精金等不易變質的金屬,竟然都變了質。之後又提到,本應是慈愛的婦人,竟然變得殘忍。 詩人藉此哀訴此城不再一樣,不應變的事都變了,而且崩壞的速度是超越預期的快。張智聰表示,哀歌其實也是愛歌,哀歌之所以動人,是因為背後有一份很深的愛,對這城的愛。他指,雖然耶利米哀歌一開始講金屬,但之後幾節,以及哀歌的焦點始終在人。

上帝是令這城急速崩壞的「幕後黑手」

張智聰續說,耶利米哀歌第四篇11至16節,詩人開始介紹耶和華出場,解釋為甚麼不應變的事變得如此快,並指這些都是因為耶和華的憤怒。因為這城做了太多上帝不喜悅的事情,這城流了義人的血,於是上帝使這城急速崩壞,祂是「幕後黑手」。他提到在哀歌中,最令他深刻的,是第四章13節「城中流了義人的血」的經文。他解釋,當中流了義人的血的人,也包括了先知和祭司,即那些讀過聖經,甚至在教聖經的人,也有份造成當時的社會局面。這令他反思自己作為神學院教授,以及今時今日香港的教會和宗教領袖的行為。

張智聰強調,正因這一切都出於上帝,所以就算有外援,也無法向這城提供真正的幫助,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向上帝呼求。他指城亡是因耶和華,城重新變好也是因為耶和華的慈愛,我們要學會在谷底祈禱。他表示,哀歌第五篇1至5節提到子民所受的凌辱,6至10節指這是因父輩的罪所致;11至14節提到子民的凌辱,15至18節指這是因我們的罪所致。他總結說,痛苦離不開所犯的罪,而哀歌第五篇第1節中講到「求神顧念」,呼應第三篇第24節又提到,對上帝的仰望,可以令我們捱過苦難繼續走下去。第三篇第27節指,戴上軛的牛才可以幫主人做事,雖然負軛十分痛苦,但如果不戴上軛,就代表跟主人沒有緣份。

受凌辱的原因為的是經歷上帝的好

張智聰指,今天香港所要承受凌辱的原因,可能為的是我們可以經歷上帝的好;而我們城的將來只有一個盼望,那就是上帝的慈愛,雖然上帝的慈愛亦伴隨著我們不想負的軛。他認為,就像大衛指寧願落在上帝的手中一樣,我們也寧願相信人生所經歷的事都是出於耶和華,因為祂是慈愛的主,會為我們扭轉局面。因此,要求神讓我們回歸向衪,這樣我們就得以回轉。最後,張智聰提到,第五篇的詩歌的完結是停在一個問號當中,這代表未來仍然是未知的。不是因為知道之後有逆轉,只因城亡與復興都在耶和華手中,所以,即使不知將來會如何,也要繼續祈禱。

張智聰在總結時分享信徒可以怎樣禱告,他指我們可以向上帝講述我們訴說不盡的失去,但禱告不停於訴求,也求上帝帶我們反思祂的心意。這不只要講,也要聽,並求神讓我們在凌辱中持守盼望,令我們有力量禱告,也讓禱告使我們走更遠的路。他強調,我們的生命及前路都不在我們手中,也不在政權手中,而是在上帝手中。

聚會假中華基督教會基道堂舉行,由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公理匯研主辦,中華基督教會基道堂協辦,約有二百人出席。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請選擇:💳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