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創傷同學會」辦免費網上課程
盼助港人創傷中轉化

【時代論壇訊】抗爭運動長達數月,令港人面對巨大的心理和情緒壓力,造成集體創傷。最近成立的「創傷同學會」是由一班非暴力溝通及敘事治療的實踐者組成,發起人是突破機構文化事工策劃經理李玉霞(山地)。她表示,創立創傷同學會是希望提供一個窗口,讓港人在其中不只能處理情緒,更能勇於面對,及重建和轉化內在的自我,在創傷中學習面對真正的自己。

山地昨天(十一月七日)的D100《恩典時刻.時代論壇》節目受訪時闡述,創立創傷同學會是源於她在今年八月時看見香港的情況,想起自己一三年到訪柬埔寨時,曾了解當地居民的創傷問題,看見柬埔寨人民對戰爭的後遺症仍然存在,驚恐和憤怒無法磨滅。山地擔心香港人會像柬埔寨人民一樣,因大型社會事件而引起的創傷一直存在。她提到九月開學的時候,不少學校都會覺得學生有創傷「就去醫」,但其實創傷不是一種病,不是「醫完就算」。他們將教導港人如何面對創傷並轉化自己,「其實創傷讓我們發現問題出自哪裡,轉化又能出自哪兒,不是單單的醫治。」

山地提到,香港近五個月來發生的事,不一定每人都會患上創傷後遺症,他們不是從病理角度定義,而是較廣義地指一整件事是一個社會創傷,每人都正面對災難性環境,不知怎樣處理這個無助的處境。她認為,面對這種創傷,我們應該正視原因,找出根源和出路,從而帶來轉化。例如港人憤怒,源於社會結構性不公,要著眼處理不公平問題,才是真正的「光復」。她強調,我們要學習在創傷中學習,每一個情緒的背後都能看見自己的需要,不能「收埋唔理」。要面對真正的自己、面對社會的轉變,人的內在亦要轉變、面對自己的情緒。她又提醒這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事,要一批人一起做,「要掘落去,勇敢面對自己。」

重構真正想要的社會

山地在這幾個月發現香港人有很多突破,如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熱誠、發起「黃色經濟圈」消費模式等,這都是在重構整個社會的秩序,「當你失去某些東西時,才會發現你有多珍惜那些東西。」香港人在這幾個月,重建彼此群體、互相憐憫,又看到對方需要,對社會、同伴重建熱誠。「這些才是建構社會更重要的部份,是過去的資本主義社會忽略了的。」她認為猶太人面對創傷的經驗或許值得香港人借鏡,經歷過苦難的地方,更能發展這種社群重構。

山地又指出,「非暴力溝通」並非說「暴力就一定不行」,其重點是在於一致性,例如想達到的目的是和平的社會,爭取的行為是否與此有一致性及有多方面的考慮。她又提及控制情緒的重要。「控制你的憤怒,讓你的憤怒成為你的燃料去處理問題。」

她明白親身接觸前線抗爭者有難度,所以希望透過網上的教學講課式直播影片,讓不論是「前線」或「和理非」都能從中獲益,處理自己的情緒。

「創傷同學會」正舉辦免費線上課程,目前已推出第一課「手足之情緒支援」。該集《恩典時刻》節目重溫:http://bit.ly/2NOVIdS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請選擇:💳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