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時代跨頁

記二○一九香港教會使命諮詢會議
探討香港教會身份、使命與契機

在這個動盪不安的世代中,教會應作怎樣的回應?面對香港社會日益加深的撕裂以至仇恨,又如何踏上復和之路?

資深傳媒工作者劉進圖在二〇一四年遇襲,在香港基督教協進會舉辦的二〇一九香港教會使命諮詢會議「洗腳的群體?——香港教會的身份、使命與契機」(下稱諮詢會議)上,他重提事件,並以「真相、公義、復和」為題,以他的個人經歷說明他對真相、公義和復和的體會。

「根據我們的基督信仰,是饒恕先於認錯,還是認錯先於饒恕?」劉進圖曾問一位在神學院任教的朋友,對方的回應是饒恕先於認錯,因為耶穌基督在我們未承認自己的罪前,已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因此「饒恕並非建基於對方認錯之上,饒恕是無條件的。」當日案件審訊結束後,當時劉進圖向記者表示,他已原諒兩個施襲者。他指現在才明白耶穌的教導,寬恕是為了人的好處,讓人能把陰影、包袱放下,重新活在愛和自由中。他談到有次到一所中學分享,對方問他若陪審團的裁決不是把犯人定罪而是釋放,他會否原諒襲擊他的人,「如果真相被蒙蔽,公義不彰顯,我就算內心原諒了他們,都會押後說出來,我會對來採訪審訊結果的記者,要求集中講真相與公義,讓社會大眾聚焦在這個問題上。」因此,他認為饒恕與復和是建基在真相與公義之上,人能夠憑信作饒恕,是復和的條件,因為他相信上帝必會藉審判揭露真相、執行公義。


左起:袁天佑、劉進圖(鄭樂天攝)

沒真相和公義無法締造復和

談及近日香港的情況,劉進圖提出一些在社會上尋求真相、實踐公義、締造復和的想法。在尋求真相方面,他指六月中已有不同的人建議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能全面和公平地調查反修例運動中的警民衝突,可是政府一再推搪。他認為政府應作出獨立調查,還原事實的真相,以各種媒介保留歷史,因為這是對真相、歷史、良知和下一代無可推諉的責任。

在實踐公義上,劉進圖指每個人對公義的定義都不同,有的認為是五大訴求,有的認為是調查警方濫權,有的認為嚴懲示威者違法。他借用一九九五年南非為例,指當地在撤銷種族隔離政策後,成立「真相與復和委員會」,調查大量的冤案,促進國家和解,並特赦九百幾宗申請,帶出這是許多撕裂的社會邁向復和的重要參考。他覺得巿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若今天的香港政府仍堅持單邊追究、偏袒一方,巿民可能會透過眾籌募集經費,循民事途徑入禀法院,司法覆核警隊,如要求公開八三一太子站內的錄像、向使用過份武力的警員提出索償。他直言,這也許是杯水車薪,卻反映了巿民對公義的追求。

在締造復和上,劉進圖重申「沒有真相與公義,我們無法締造真實而持久的復和」,巿民無法忘記幾個月來反修例運動帶來的變化。他強調提出復和不是為了忘記,而是在社會嚴重撕裂和政府公信力破產時,穩定人心,重建巿民對政府的信任、修補撕裂、面對錯誤和汲取教訓、重塑社會契約,「復和並不是一廂情願的宗教理想,而是有真實及迫切需要的責任,是每一個愛香港的人需要承擔的公民責任」。最後他以在倫敦留學的經歷作結,他曾看見有幾個人手拿蠟燭站在南非駐英國大使館外,後來得悉他們是抗議種族隔離政策,要求釋放民權運動領袖曼德拉,當時無人料到曼德拉日後成為南非總統。劉進圖鼓勵與會者,「香港締造復和的前景實在灰暗,這是事實,但每當我想到南非使館外的那點燭光,我就告訴自己,不要灰心失望。我們要為身邊的人,為下一代的人,燃起信心和盼望的一點燭光。」

踏出安舒區習慣主的奇事

香港基督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前會長袁天佑牧師在同日的諮詢會議上,以約翰福音十三章1至17節耶穌為門徒洗腳的經文分享。他指出,雖然大部份與會者對經文都不陌生,但他相信聖經是永活上帝的說話,所以在今天香港的處境,神會對我們有新的提醒。

教會作為一個洗腳的群體,袁天佑提到我們應相信上帝是行奇事的神,而當中的「奇事」並非指神蹟奇事(miraculous),而是指一些我們不習慣的奇怪事情(unusual)。在耶穌為門徒洗腳的事件中,袁天佑解釋洗腳是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是一件普通不過的事。人們會有地位較卑微的人為其洗腳,如家中的僕人、女性、子女等。可是耶穌卻為門徒洗腳,袁天佑指出老師為學生洗腳是不合常理的事。他藉此說明,上帝的工作就是這樣不合常理的,正如耶穌作為上帝的兒子出生在馬槽,以及釘在十架上完成救恩。

「今天教會有沒有一個心態,接受上主是一個行『奇事』的上帝呢?」袁天佑直言,人無法估計上主的奇事,故很多時候,我們都難以預備和沒有心理準備。他笑稱教會的活動很多,甚至一早安排。對於這個狀況,他問教會究竟有多少空間迎接突如其來的事情。接著他引用日本神學家小山晃佑(Kosuke Koyama)所寫的Three Mile an Hour God(《每小時只行三英哩的上帝》),書中提到我們會對習慣和傳統外的事,感到不舒服或產生敵意。袁天佑提醒信徒不應停留在安舒的角落,而是從敵意走向接待,從熟悉走向不熟悉。他最後問與會者是否習慣在安舒區的生活,而忘記上主常作奇事,並以雨傘運動和近月的反修例運動,點出教會不懂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是因為教會都習慣了常規。

袁天佑指出耶穌在經文中的服侍不單倒空自己,更是把被服侍者的地位放在一個平等或更高的地位。他認為耶穌為門徒洗腳的行為是讓門徒與自己平等,提升被服侍者的生命,讓他們活得更有地位和更像上帝的兒女。他認為教會的服侍很多時只停留在提供服務,並沒改變整個社會制度,「我們的社會服務,除了為有需要者提供服務外,有沒有去改善社會制度⋯⋯我們提供學校教育,是否只是去建造名校,按著教育局的指引甚至是通告行事,抑或能釋放學生的潛能,特別是在今天社會培育出有公義與和平意識的公民?」

「要能真正謙卑的服侍別人,必須學習謙卑在上主面前,接受上主的服侍,上主的潔淨,也能在別人面前,接受別人的服侍。」袁天佑借彼得的反應指,接受上主的服侍是代表我們看見自己的不足和缺欠。他藉此提醒信徒作為洗腳群體,應彼此學習,而非彼此批評。他提到近目的反修例運動中,牧者在處理教會應否接待遊行人士和與示威者同行,都受到很多批評和攻擊,甚至有牧者分享到不敢在講台上講道。袁天佑直言,這些批評是源於我們對上主的不認識。在今天的社會,他提醒我們很需要上主的道來潔淨、提醒、幫助。

諮詢會議首場講座於十一月八日假聖公會諸聖座堂舉行,約有八十人出席。


醫治.趕鬼.建新城

香港病了,教會如何醫病?魔魅橫行,教會怎樣趕鬼?香港的都巿願景是甚麼?主對香港的都巿願景又是甚麼?如何讓神藉我們的生命去修補一個不公不義的城巿?這些問題分別由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葉菁華教授及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伍美琴教授,在第二天上午的諮詢會議上探討。

昔日耶穌走遍加利利,在會堂裡教導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百姓各樣的疾病,並趕鬼治好被鬼附的人(參太四23-24)。在耶穌基督的使命實踐裡,前兩者是言語,後兩者是行動,葉菁華集中談行動以闡釋今天教會的使命實踐。他指出,香港現在病了,教會需要醫治她。而香港同時也「被鬼附」了,教會需要為她趕鬼,「趕鬼是對抗個人及社會上的魔魅權勢。所謂靈界魔魅的權勢,不只是超自然,牠會透過各種方式,包括文化、社會、經濟、政治等領域,帶來分裂、奴役和捆綁。」當近月政權不斷將抗爭者以物種的稱號非人化,葉菁華指出也需慎防將人妖魔化。「人不是鬼,人做出令人心惡欲絕的事,是被某些力量控制;我們趕鬼,是要驅除這些妖魔的力量;屬靈爭戰的對象是魔魅權勢。」

「罪包括群體的罪、結構性的罪。我們不應把教會使命個人化,不應把信仰『非社會化』。」葉菁華指基督徒必定是要進入人群當中去實踐使命的:「耶穌就站在我們中間,向我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二十21)」
當葉菁華用洗禮禮文挑戰信徒:「你是否棄絕和拒絕與罪惡權勢的一切聯繫?你是否抗拒世上所有的邪惡、不公義和壓迫?」另一邊廂,以城巿規劃為終身志業和人生召命的伍美琴提出,以「他人為本」這個主耶穌的都巿願景作為香港的都巿願景,去轉化╱基督化這個城巿,讓神通過信徒的生命去修補一個不公不義的城巿。

作為城巿規劃師,信主後的伍美琴很高興知道,將來的新天新地是一座新的城巿,有義居住其中。她說,二〇〇八年世上超過一半人口已住在城巿,故一個城巿的規劃何其重要,而聖經箴言廿九章18節說,民無異象,就必放肆,英文聖經的說法,更是perish(滅亡),不單止是中文聖經說的「會亂咁嚟」而已。異象(vision),在城巿規劃中就是願景,理論上,一個城巿規劃師是透過三部曲去構想願景的:一、尋找現狀:我們在哪?二、鎖定未來:我們想到哪?這就是願景!三、我們如何達至?「但問題是:由誰去決定?對基督而言,vision是神的啟迪。」

伍美琴指,世界對新城巿的議程是:不讓任何一個人、一個地方、一個生態掉隊,「很可惜,香港仍然停留在the city we need(我們需要的城巿)的思維,而不是the city we want(我們想要的城巿)。」她說,政府對香港的願景,是亞洲國際都會:香港要在全球經濟擔當管理和統籌的角色;要擁有生產力極高的勞動人口,和現代化的硬件與軟件基礎設施;要教育機構以創造知識為本,致力提高香港生活質素;要促進多元化發展;要建立與鄰近腹地的緊密聯繫,發展大灣區。「但城巿思想家的願景,是以人、社區和環境為本:區域規劃的最終目標在於建設社區;『小就是美』—以多元社區為本,包括多元經濟;『以人為本』;要環境友善和可持續性,要快樂但富韌性的社區,要活化而不是重建社區。」她進一步指出,基督徒追求的,是主的願景,「就是人被召去建設祂的願景都巿,祕訣是『以他人為本』,這是背起十字架天天跟從神的生命。(可八34)」

被稱為「規劃界的教宗」費特曼(John Friedmann)在九十歲生日時,辦了一個答問會,回答所有有關規劃的問題,伍美琴是第一個發問者,「我問他:如果人人都是好人,如果制度好就好了,那麼城巿規劃便很好了,但如何保證人人都是好人呢?如何可以planning(規劃)作為vocation(召命)而不是渡假(vacation)般玩樂呢?他沒有回答我。」如果沒有公義的人,如何會有公義的城巿?新天新地的新城巿,是有義居住其中(彼後三13)。可是,世上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三10)。「但聖經告訴我們,只要有一人行公義求誠實,神就赦免這城(耶五1)。」伍美琴說基督徒要為我城求平安,為我城禱告主(耶二十九7)。「亞伯拉罕向神求,不單有十個義人神就不滅城,還要討價還價,討到只要有一個義人神都不滅城。所以,不要說做了沒用,只要有一個人做,祝福必臨到我城。」

「我們以為所多瑪的滅亡是因行淫和同性戀嗎?不是的,看以西結書十六章49-50節,是因為這城的人『沒有扶助困苦和窮乏人的手』。」所以,「教會不能缺席,一定要參與建立這城;在一個不公不義的城巿,祂正在呼召教會一同去建設那公義的城巿,祂呼召我們在現在的崗位去開始建設這個願景都巿⋯⋯在黑暗的日子裡,去關心和幫助有需要的人—成為『另類的城巿人』,活出『以他人為本』的生命。」

可是,留城?棄城?如何自處?這個在發問時段由台下發出的吶喊,葉菁華坦言是個「沉重的問題」。他身邊的人要移民的「多得好緊要」,「連傳道人也要走」,但他說:「這不是對信仰神學的判斷,而是對處境的判斷。人們在思量:這城巿破壞到怎樣的地步?可以『好得返』幾多?無論如何,二千年的教會歷史告訴我們,多壞的日子教會都經歷過了,我們有雲彩的見證人用生命作了見證,今天我們又如何見證呢?社會不能給我們盼望,但盼望不是社會給我們的。」

伍美琴則仍然堅信,只要有一個義人,神也會赦免這城,不滅絕她。「這城也需要很多醫治,教會要多聆聽年輕人,給他們一個安全的空間。」她再次點評香港的城巿規劃:「香港好落後,尊重環境與人性化在外國已經好多人講,一點也沒革命性,這是人與人及人與大地的復和,是the city we want,但最後香港只是追求the city we need這麼卑微的願景。」

上帝之城,有義居住其中;義是藉著義人存在城裡,但義人為公義而戰,即使有主同在也不無懼怕,應該如何自處呢?「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五10)這是伍美琴在台下回應本報記者追問的答案,正正是基督信仰的真諦。

第二天上午的諮詢會議約三十人出席。(田淑珍攝)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