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日「反修例」运动带来的影响,福音证主协会、伯特利神学院柏祺城市转化中心和领导力培训学院在二〇一九年九月进行了一项关于「反修例与教会牧养」的质性研究调查。研究以焦点小组形式访问了四十四位教牧,了解教会现时的处境、同工的个人状况及教会未来面对的挑战。
十月中,我们又透过网上问卷调查,了解信徒在是次运动中对教会的回应、他们的期望及个人回应等。此网上问卷是透过神学院、机构和个人网络发放,为期约两个星期(二〇一九年十月十至廿四日)。总共收到3,781份有效问卷回应。其中,约80%为每周有稳定教会聚会的信徒,约8%为教牧同工,约10%为不稳定参与聚会或离堂会信徒。
参加者背景如下(并不代表实际信徒分布现况):
今次网上问卷的参加者以民主派居多,而以下的分布并不代表实际信徒现况。参考九月份《明报》委托中大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进行的民意调查,当时的结果本土派/激进民主派占15%、温和民主派占36%、中间派/无政治倾向占41%、亲中派/建制派占7%。
|
基督徒会众 N=3,485 |
% |
教牧 N=296 |
% |
本土派/激进民主派 |
555 |
15.9% |
26 |
8.8% |
温和民主派 |
2,266 |
65.0% |
201 |
67.9% |
中间派/无政治倾向 |
396 |
11.4% |
34 |
11.5% |
亲中派/建制派 |
50 |
1.4% |
2 |
0.7% |
不适用 |
218 |
6.3% |
33 |
11.1% |
**并不代表实际信徒分布现况
参加者所属教会宗派以三大宗派(宣道会、浸信会、播道会)较多,共约占52%。根据建道神学院量性研究组二〇一四年就全港二十大宗派的堂会分布的报告,三大宗派的堂会数目约占全港1300多间教会的25%。
所属教会宗派 |
基督徒会众 N=3,485 |
% |
教牧 N=296 |
% |
宣道会 |
694 |
19.9% |
42 |
14.2% |
浸信会 |
672 |
19.3% |
61 |
20.6% |
播道会 |
436 |
12.5% |
36 |
12.2% |
中华基督教会 |
225 |
6.5% |
25 |
8.4% |
信义宗 |
173 |
5.0% |
18 |
6.1% |
五旬宗 |
131 |
3.8% |
4 |
1.4% |
循道卫理 |
95 |
2.7% |
8 |
2.7% |
其他宗派 |
1059 |
30.4% |
102 |
34.5% |
**并不代表实际信徒分布现况
此问卷的参加者以年轻的信徒较多,49岁以下占约77%。参考香港教会更新运动的二〇一四年教会普查,15-44岁参与教会聚会的信徒约占40%。
年龄 |
基督徒会众 N=3,485 |
% |
教牧 N=296 |
% |
18-29 |
890 |
25.5% |
29 |
9.8% |
30-39 |
901 |
25.9% |
78 |
26.4% |
40-49 |
893 |
25.6% |
85 |
28.7% |
50-59 |
636 |
18.2% |
88 |
29.7% |
60 岁以上 |
165 |
4.7% |
16 |
5.4% |
**并不代表实际信徒分布现况
研究结果(一):受访者所属教会就事件的回应
在有效的回应中,有参与教会聚会的基督徒及教牧表示,所属教会就事件的最常回应是举办祈祷会、在团契小组中就事件讨论和分享、在讲道中提及或教导信徒如何回应。而教牧填写教会的回应大致比信徒填写的为多。
平均值 |
有参与教会聚会的基督徒 N=3,398 |
教牧 N=296 |
教牧比会众数据上显着较高 |
举行祈祷会 |
2.94 |
3.01 |
|
在团契小组中就事件讨论和分享 |
2.86 |
2.96 |
|
在讲道中提及或教导信徒如何回应 |
2.80 |
2.91 |
✔ |
经历不同程度的分裂 |
2.51 |
2.65 |
✔ |
提供辅导服务 |
2.43 |
2.61 |
✔ |
弟兄姊妹离开堂会/停止参与聚会 |
2.38 |
2.34 |
|
教牧亲身前往集会或游行现场 |
2.33 |
2.68 |
✔ |
撰写牧函、分享牧函 |
2.19 |
2.21 |
|
约见不同立场弟兄姊妹面谈 |
2.00 |
2.48 |
✔ |
安排讲座或与信徒一起参与讲座 |
1.87 |
1.98 |
✔ |
在游行或示威期间开放堂会作休息站 |
1.67 |
1.61 |
|
研究结果(二):受访者对所属教会的期望
除了观察信徒所属教会的回应,我们亦在问卷中尝试了解受访者对所属教会的期望。就今次问卷结果所显示,受访基督徒和教牧同样最期望教会举行祈祷会和提供辅导服务。而受访基督徒在其中三项的期望比教牧显着较高。
平均值 |
受访基督徒 N=3,485 |
教牧 |
会众比教牧数据上 |
举行祈祷会 |
3.46 |
3.38 |
✔ |
提供辅导服务 |
3.41 |
3.36 |
|
在讲道中提及或教导信徒如何回应 |
3.30 |
3.22 |
✔ |
在团契小组中就事件讨论和分享 |
3.29 |
3.23 |
|
撰写牧函、分享牧函 |
3.28 |
3.21 |
|
约见不同场弟兄姊妹面谈 |
3.28 |
3.29 |
|
安排讲座或与信徒一起参与讲座 |
3.27 |
3.21 |
|
在游行或示威期间开放堂会作休息站 |
3.27 |
3.07 |
✔ |
教牧亲身前往集会或游行现场 |
3.17 |
3.16 |
|
不做任何事 |
1.32 |
1.39 |
|
就受访者对所属教会的回应与期望回应的落差,以下几项是落差最大的几项回应:
最大落差 |
有参与教会聚会的基督徒 |
教牧 |
Top 1 |
在游行或示威期间开放堂会作休息站 |
|
Top 2 |
安排讲座或与信徒一起参与讲座 |
|
Top 3 |
约见不同立场弟兄姊妹面谈 |
撰写牧函、分享牧函 |
研究结果(三):受访者对所属教会回应的满意程度
在问卷中,我们邀请受访者就过去几个月他们所属教会的回应,填写满意程度。我们希望借此了解和量度受访者认为所属教会在「反修例」事件中的回应是否足够:
1=十分不满意 |
有参与教会聚会的基督徒 |
教牧 |
|
满意程度 |
5.54 |
5.69 |
研究结果(四):受访者的个人回应
除了堂会的回应和期望,问卷亦问到弟兄姊妹在个人层面上对「反修例」事件的回应。当中祈祷是受访者最常用向上的(对上帝)回应方式,而参与联署则是横向(社区层面)最常用的回应方式。当中教牧在向上的表达,以及参与讲座的数据都显着较高。
平均值(1:从不 > 4:经常) |
受访基督徒 N=3,485 |
教牧 |
教牧比会众数据上显着较高 ✔ |
|
祷告 |
向上的表达 |
3.53 |
3.73 |
✔ |
圣经中寻求神的心意 |
3.05 |
3.43 |
✔ |
|
基督教静观/默想 |
2.65 |
2.97 |
✔ |
|
参与祈祷会 |
2.55 |
3.30 |
✔ |
|
参与联署 |
横向的表达 |
3.13 |
3.02 |
|
参与集会/游行 |
2.85 |
2.86 |
|
|
参与讲座 |
2.11 |
2.42 |
✔ |
结果初步分析
我们就以上的问卷调查结果做了初步的分析,发现在受访者个人表达方式上,愈多参与集会/游行及联署的,能预测到对教会满意程度较低,及对教会的期望较高。相反,愈多参与祈祷会,则预测到对教会满意程度愈高,及对教会期望较低。
而在教会回应的层面上,教会愈多在讲道中提及或教导信徒如何回应、提供辅导服务及教牧亲身前往集会或游行现场,能预测到对教会满意程度愈高。
就年龄组别上的分别,18-39岁受访者都对教会期望较高,他们横向的表达(如参与联署、讲座、集会/游行等)亦比其他年龄组别高。而50岁以上的受访者则在向上的表达(如祷告、在圣经中寻求神的心意等)较其他年龄组别高。
此外,填写自己为「本土派/激进/温和民主派」的受访者在对教会的期望都较其他组别高。「中间派/无政治倾向」则对教会满意程度较高,而「本土派/激进民主派」对教会满意程度较低。
总结
从上述研究结果可见,不少香港教会在今次「反修例」运动的历程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回应。特别值得注意是举行祈祷会不单是教会最常的回应,亦是受访基督徒和教牧最期望教会的回应。而在教会回应中,「在讲道中提及或教导信徒如何回应」是最能预测到较高的满意程度。
今次问卷使用雪球抽样法(snowball sampling),结果参加者由较多民主派和年轻的信徒组成,可能未能反映具代表性的教会实况,这是今次研究的限制。可是,我们希望此研究能帮助肢体对教会和信徒在这段时间的经历有更多了解。我们希望在短期内有更深入的分析,特别就不同年龄和政见组别作更详尽的报告,同时亦对比早前焦点小组研究结果作探讨和回应。
在城市前景未明及教会不同的分歧和分裂下,盼望教会和肢体一同互相学习、了解和同行,倚靠上帝的带领,一同在这动盪的时代中站稳,作福音和盼望的见证。
(编按:「反修例」与教会牧养情况研究系列文章之九。「反修例与教会牧养」研究调查由福音证主协会、伯特利神学院柏祺城市转化中心及领导力培训学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