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神學家巴特的復和神學
蔣文忠:在不公義世界禱告是首要倫理行動

【時代論壇訊】巴特(Karl Barth)公認是二十世紀最偉大、影響力最廣的神學家之一,其著名作品《教會教義學》(Church Dogmatics)的復和神學,在整個教義系統中可算是高潮所在,既描述上帝在基督裡為人類成就的復和大事,從而也引伸出人類在這關係中的復和倫理。最近有講座邀請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總幹事蔣文忠博士,解說巴特神學對教會牧養的重要性,及在現今紛亂社會下談復和的意義。

蔣文忠開場時這樣介紹巴特:天主教教宗庇護十二世(Pope Pius XII)說巴特是自阿奎那(Thomas Aquinas)以來最偉大的神學家,德國神學家雲格爾(Eberhard Jungel)認為巴特是自現代神學之父士萊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之後最重要的新教神學家,英國神學家韋伯斯特(John Webster)則指巴特的《教會教義學》是「一項讚頌的工作」。

蔣文忠指十多冊的《教會教義學》其實是一種描述性而非建構性的神學論說,包括認信與敬拜。巴特用認信再記錄、歸信再描述的方式,不住地形容信仰。「他逐個範疇描述給你聽,你任何位置讀入都可以,他不停地重複認信。」蔣文忠解釋,巴特的神學不是先有基礎再理解,而是要整體地看,「他不是由一、二、三去建構,而是已有整個藍圖。他是用不同的心情,帶著理性的進路來寫。」

復和源於上帝的啟示

復和論是《教會教義學》第四卷,亦是巴特整套教義神學的中心,是他神學的高峰,論及人倚靠上帝恩約的夥伴關係。神為首,人為次:神行動在先,是神聖的行動者,人回應在後,是順服的見證者。「一般我們談復和,意思是兩個群體放下己見、虛心聆聽。但巴特談復和,是離不開啟示。復和是兩個位格的相遇,針對人的生命。」巴特的三一啟示論是指啟示者(Revealer,即聖父)、啟示本身(Revelation,即聖子),和啟示性(Revealedness,即聖靈及其工作)。

復和是神的啟示,也就全然是神的工作。由神的啟示開始,人自己先去經歷與神復和,然後表達出來(叫自己與自己、別人與自己、別人與神和好)。但祂不是「交個波畀你」,讓人去獨自回應。「復和是在十架上『成了』,不是在世界上,是神與我們同在了(God with us),故祂今天仍與你同在,繼續互動。」蔣文忠解說:「世界和個人歷史要包攬在基督歷史之中,我被帶到神的面前,主客分別扭轉思維,我被牽引(draw)進入它當中。」

救恩歷史中的復和

那麼人如何進入基督的歷史當中?蔣文忠引路加福音廿三章33-43節闡釋。這裡有民眾與統治者,而基督就是「王」,一個非常政治性的稱謂。「基督在十架上作成的一切,是一次性到永遠的,這客觀的事實會帶來主觀的經歷,讓人在當中主觀地經歷祂是王,帶來復和。」

「在你死的時候,你被牽引祂的救恩歷史裡,進到祂的國度去,十字架就是如此有力量。」蔣文忠接著細緻地形容這種懾人的主觀經歷:「審判者代替了我們受審,而這是不義的審判;義者並不是威風的審判者,高高在上看著審判,彰顯王權,而是義的代替了不義,審判者成了被審判者,情況是這樣的震撼。最後是兩種人給出兩種反應,這令他們的生命分道揚鑣。主觀的經歷帶來新造的人,但不是在命途上,而是在新的關係上,這是不可思議的。」

十字架的道路是榮耀的,但蔣文忠卻指出人不是因為有恩典就甚麼都能作:「人要倒空自己,交給上帝,然後上帝把人提升,這才是榮耀。」他提醒說:「我們都太快想進入『榮耀』了,但讓我們來看看耶穌。『成了』是祂自己決定的,人的罪卻大到要將耶穌推上死地。我們不去美化罪,但信徒要和耶穌同樣地受試煉,才邁向十字架的生命,這是不能跳過的。」

人的生命需不斷回應上帝

「基督的人性是我們的楷模,但祂不是『教你點做人』,而是在立約的關係中,讓你知道該怎樣行。在立約的責任裡,人不斷作出回應,故需要不住地聆聽神的道。」在這樣全然是神工作主導的復和神學思想下,蔣文忠強調人的回應是見證等候上帝,但「這是既輕省,卻沉重和戰兢的,因為神會透過你做事!故我們要謹慎。」他指出禱告的生命(life in prayer) 就是等候神所產生的最基本行動,是活在立約關係中自然流露的行動。「禱告調校人與神的關係,讓你找回在主裡的位置,重尋你作為基督徒的存在,使你再次聚焦十架上。」祈禱是回轉面向上帝之途,是一項倫理的行動。「面對不公不義的世界,我們的表態就是藉著認信以尋求祂的心意,禱告正是首要的倫理行動。」

巴特的末世倫理觀,談到人要作的部份,是「誠然」(indeed)只有人作為人才去作的,因此人「不要做多,連上帝才能做的也想做,在自己位置做自己要做的就夠。」蔣文忠續說:「我們不是想獲取神祕經驗,不是漠視不公義的歷史衝突——宗教的考慮某程度是地上政治王權的考慮——由基督第一次降臨到再臨之間,基督徒不是由得佢『攬炒』,或由得那些不住否認祂王權的歷史衝突發生。」

人的公義不等同神的義

基督徒應以對神的尊敬那樣的熱誠去作出與神聖行動對應及類比的行動。「人一切的行動是要與神立約的夥伴關係平衡(parallel)、類比(analogous)、相似/對應(corresponding)的,而不是抽絲剝繭地取出原則後去應用。」人的行動是有催迫和不安的,「但這情感不是被社會不公義激起的,而是因主觀經歷被上帝國帶動我們引起的。這不是社會福音或進程神學。」

蔣文忠指人一切的行動要與上帝的行動平衡和類比,包括反抗任何褻瀆上帝之名的行動。「願祢的名為聖,願祢的國降臨,要帶住這樣的心懷去做。」同樣的類比也指向人在行公義。人的義只是神的義的對應,並不等同於神的義。「整個復和神學是說:盡量按你(人)的公義去爭取。」蔣文忠指向差異中的合一(unity in distinction)這概念,它牽涉到人神同工這「好難理解」的課題,而他只想強調「義必定是從外面而來的義。」

巴特復和神學的牧養性反思

蔣文忠指出,巴特的復和神學,是非常具牧養性的,並非一堆教義而已。他提出五點反思。首先,他認為禱告的生命就是人回應上帝的行動,是倫理的基礎。然後,上帝的國和義,均是人的義作平衡、類比、和對應的參照。第三,人是有限的,存在既短暫、偶發又次要。「人的短暫性警愓我們不要常懷緬過去,人的偶發性則讓我們知道,影響自己的只是偶發,故要不住更新領悟,承認自己的限制。」第四,人在上帝國裡的角色基本上是見證、回應與祈求。「見證就是見證神國降臨,見證的角色也讓我們不看自己過重或過輕。」蔣文忠舉例說明:在《教會教義學》第四冊中提及三宗罪,包括驕傲(pride)、怠惰(sloth)、和虛假(falsehood)。「怠惰是不行在神的旨意中,反去『指人做嘢』;而虛假則警愓我們要更堅守真理,顯明在這荒謬的世代中。」最後,人在上帝國裡的狀態是感恩、喜樂與自由。

談到現在社會上人們都爭取自由,蔣文忠指出「真正的自由是順服在神的底下。」他解釋,人神關係是互動的,常見在事奉中。由開始到結束,中間你要做的,是如何堅守客觀的事實與主觀的經歷。「在林後五17-20中,神把叫人與神和好的職事交給人了,但人需要先經驗這份和好,然後帶給世界。」這個客觀事實與主觀經歷間遊走的生命,就是基督徒要窮一生去揣摩,然後活出這樣的生命。

是次講座名為「復和神學——《教會教義學》的匯合」,是環球聖經公會主辦的巴特神學系列講座之一,在十二月十三日於浸信宣道會明基堂舉行,約五十人出席,不設台下發問環節。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請選擇:💳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