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日新聞

特寫

靈意解籤:遭難之時唱凱歌

前言:詩篇150首,乃將信仰群體流傳之詩歌彙編而成,呈現信仰、人性、人生之豐富多樣。言為心聲,詩則為心聲最精緻之表達,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詩篇與歷代信徒之處境激揚迴盪,或讚美,或哀求,盡訴衷情,好坦蕩以見主面。今以聖詠(詩篇)入籤,以150籤涵蓋人生150個處境,指點信眾迷津,踏歌天路。

主曆2020,前呼後應皆20,即以第20籤為港人問前景、導迷津,凡有耳可聽的皆當聽!


 第20籤 中平 大敵當前,出征前求旗開得勝 

 遭 難 無 助 呼 恩 主 ,求 悅 燔 牲 賜 凱 歌 ;
 豎 立 旌 旗 神 帥 令 ,無 車 無 馬 不 蹉 跎 。

時機:
流年不利,大敵當前
遵主聖訓,方保不失

 

解說:此詩乃出征前向主祈求旗開得勝,雖為聖詠中最激昂者之一,亦為最凶險者之一。因大敵當前,已無法外交斡旋,大戰就在眼前。詩人以「遭難」來想像爭戰之時,著毋庸議。原詩云:「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二十7)側寫對方裝備精良,擁有巨大殺傷力武器,可想像為今之坦克、導彈,雙方實力懸殊。侵略者只為個人利益,不惜犧牲兩造士兵之幸福與性命。偏偏侵略者常以聖戰為名,巧言令色,激起士兵以正義為名之獸性,戰場實為鬥獸場。

但聖詠務實不務虛,不以一味求和為尚,視此抵抗之戰為正義之戰。詩人放膽向耶和華求勝,並勉勵信眾憶記主為「雅各神」(二十1),即其祖宗之神、歷史之主。無疑眼前之苦難異常巨大、前所未見,卻非絕無僅有。日光之下無新事,撫今追昔,耶和華於攸攸天地間,豈非不住使弱者絕地反擊、敗部復活?故爾可剛強壯膽!所謂「聽命勝於獻祭」(撒上十五22),你若習慣以聽命為祭獻予上主,行公義、好憐憫,心存謙卑,所求的自會合乎主心意,必蒙垂聽。

至於爭戰時,要奉主名豎立旌旗。古代通訊科技不良,戰場信息紊亂,士兵常靠聽鼓聲、辨旗位來作戰。所以看戰爭電影,舉旗者一旦倒斃,就會有另一士兵立時接手舉旗向前衝,否則群龍無首頓成一盤散沙,不知何去何從!面對危難,我們常有鋌而走險之衝動,覺得非常時期就得用非常手段。但若想主賜凱歌,就必須以主為旌旗,定睛於主的教導與引領,才能保持此為正義之戰,並結出仁義之果。

你無法靠車,你無法靠馬,因為你本就無車無馬。面對實力懸殊,無法硬拼,更要無忘初心,「立得正直」(二十8),方能看見敵人「奸有奸輸」。籤文「不蹉跎」取其原意即不失足跌倒。原詩:「他們(敵人)都屈身仆倒,我們卻起來,立得正直。」(二十8)有車有馬竟屈身仆倒,無車無馬卻立得正直,已非人力可為,有賴上主聖手。惟心存正直者,即或跌倒,仍有上主扶持,立得正直。反倒一念詭詐,以為可以枉尺直尋,才真箇蹉跎歲月。

古哲加爾文視此詩為彌賽亞詩歌,預表基督王國終必高奏凱歌。故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以喜者,投靠得勝的基督,自然勝券在握;以憂者,眼前此仗仍然成敗莫測。且此詩於寫出征前,故戰事可能曠日持久,須有心理準備。



 靈 訓 


  是年困難重重,已非己力可勝,故宜:

  追憶上主的歷史足跡,保持信心;

  以聽命為祭,行公義、好憐憫,保持清心;

  以主為旌旗,勿鋌而走險,保持正心;

  誇勝在終末,勿被眼前成敗所困擾,保持鬥心。


「時:」

【聚會報道】
分享會談異中求同
陳謳明指政府市民不願彼此聆聽

採訪:林倩恆

【聚會報道】
調查:15%恆常返教會大專信徒曾想離堂

報道:陳德宜
  • 頭版專題
  • 【1911期.頭版專題】
    往日疾呼聲已成歷史餘音?
    《信念書》發表四十週年

    採訪:麥嘉殷 林倩恆 王澤山
  • 社評
  • 【1911期.社評】
    回望《信念書》的今天意義

    時代論壇
  • 國際
  • 【國際新聞】
    悉尼亞述教會主教聚會期間被刺傷

    時代論壇
  • 文化
  • 文化活動

    時代論壇
    更多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