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武漢肺炎疫情催生線上崇拜發展
春麗拆解網絡教會迷思 提供實用教學

【時代論壇訊】武漢肺炎疫情急速擴散,不少教會因此停止了某些聚會,並開始思考「網絡崇拜」的課題。近日,Jesus Online網絡媒體宣教基地的Facebook專頁也發佈了幾段短片,由該平台的兩位創辦人春麗和Anson Tang,闡釋信徒群體對「網絡教會」的一些迷思,更提供一些「網絡崇拜」的實用建議。其中,春麗談到辦「網絡教會」是必然的趨勢,且能補充實體教會的不足。他也澄清,線上崇拜並不單是直播教會的崇拜,而需按網絡的特性特意配合,例如理想長度為四十五分鐘至一小時。

網絡教會非取代實體教會

縱觀其他的國家,春麗指,台灣和美國等地的「網絡教會」發展十分快,香港起步相對較遲。他認為是次武漢肺炎的事件,推動了本港的網上崇拜和網上牧養的發展。他坦言,隨科技的發展,教會是不能不發展網絡事工,「可能下次再有流感,令人不能返教會,最終也要走網上教會的路」,並建議教會藉這次事件好好地作嘗試。春麗相信末後的日子已十分接近,他希望大家思考,福音能否藉科技更快傳到地極,在面對環境的轉變時,應怎樣調整一些固有觀念。

有人認為「網絡教會」和「實體教會」兩者是有衝突的。春麗澄清,網絡教會不能取代實體教會,只是用來補充實體教會的不足,更強調網絡教會不會令信徒離開教會。他認為,「信徒因習慣(網絡崇拜),便不去教會聚會,對傳統(崇拜)模式厭惡」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因為網絡宣教中重要的概念是從online到offline,故人們不會只停留在網上的世界,是會回到現實。他因此亦指出,若教會更早發展網絡教會,可以吸引更多人到實體教會。Anson Tang據他過往的經驗指出,線上崇拜的參加者主要分為「本來就會返教會的人」和「不會返教會的人」,因此網絡教會是不會令人不返教會,反會令一些沒返教會的人萌生返教會的念頭。

線上崇拜非直播教會崇拜

除了網絡教會外,片段也有討論「線上崇拜」,而線上崇拜確有衝擊一些教會或信徒舊有的觀念。今天有不少香港教會仍在猶疑能否在線上崇拜,春麗指出他們卻步的原因是講道和敬拜也應是現場的。可是,「過去多年,很多人在網上敬拜、聽道、祈禱,他(們)一樣可以有聖靈的同在。」他提醒信徒,無論信息是否實時、現場,也不能限制聖靈的工作,因為聖靈的能力是可以穿越科技。他亦以一本舊書作比喻,即使讀者和作者相隔很長的時間,聖靈也可以藉書中的文字感動人。春麗亦提出問題予人思考,就是網絡教會的「界線」在哪裡。他問及能否以網上的支付平台作奉獻,甚至教會的一些傳統禮儀,如浸禮、聖餐等,可否在網上進行。

春麗強調,線上崇拜並非只是直播教會中的崇拜,而是把它視為一個節目,並要分為不同的部份。時間的掌控也十分重要,他建議一次線上崇拜的理想長度為四十五分鐘至一小時,因為受眾在網上的聚焦能力相對較弱。但他補充,各教會可按其文化延長或縮短。

他亦簡單講述每個部份的內容和注意事項:一、開場,主席闡明崇拜的經文和主題,呼籲人預備心靈崇拜;二、敬拜,領人進到祈禱,敬拜隊宜四至六人,樂器宜不多於四種;三、講道,中間可加插投影片;四、回應詩及報告。另外,春麗提醒各部份間應沒有「過場」,而應無縫銜接下一段片段,因為dead air(沉默)是網上直播忌諱的事情。

「網上講道與現場講道是十分不同的,⋯⋯我又不知道你背後的反應。」Anson Tang就此特性,帶出網上講道內容是需要濃縮。他假設講道的時間是二十分鐘,便要把內容分成四個重點,「今天人們的專注的時間,五分鐘已是很長」,故講員需在五分鐘內講述一個點題的重點。此外,Anson Tang亦建議可在講道中使用網站Mentimeter增加互動性,其功能是予人投票、完成問卷和公佈統計結果,這樣便「可以即時知道觀眾最想知的東西,亦考驗講員能否即時回應其需求」。

Jesus Online共上載了四段有關網絡教會的片段,主題有「網絡崇拜的因由和操作」「線上奉獻」「線上崇拜」「網絡牧養」,內容主要圍繞網絡教會的實際操作。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請選擇:💳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