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社評

全民抗疫的自省空間

按基督宗教的年曆,每年復活節前的四十天被稱為預苦期或大齋期。傳統教會會在首天將去年棕枝主日所用的棕枝燒成灰燼,在信徒額上塗成一個十字,之後以四十天的反思與禁食,預備迎接受難節與復活節。今年武漢肺炎肆虐,連著重傳統禮儀的教會也迫不得已取消了聖灰日的聚會來防疫。不過,預苦期裡伴隨攻克己身而來的自省空間,總不會因為聚會暫停而消失。而當香港經歷疫症的痛苦與磨難,預苦期所標誌的自省就更值得重視,無論在社會抑或個人層面。

病毒不認人,但不同社會的抗疫能力卻大相逕庭,除了關乎氣候因素,更涉及政府的管治能力與意志、醫療制度與水平、醫護人員士氣、公民社會的自發互助與資訊流通等等,不一而足。中央集權的政府做事或能手起刀落;但要刀法準確而不致失諸交臂,那個讓公民社會得以發揮的自由空間就不能或缺,好指出錯誤並盡快加以糾正,也使中央決策所未能顧及的漏洞減至最少。武漢肺炎疫症爆發至今,無論是內地包括李文亮在內的八名醫生,抑或日本的岩田健太郎教授,在在都身體力行地實踐「吹哨者」於疫症關鍵時刻的社會責任;可惜兩者所處社會有別,遭遇也差距甚遠。

回望香港,縱使民間尚有一點點言論空間,掌權者對民間訴求與異議聲音,又是尊重,是藐視,還是擺出警察來鎮壓和威嚇?自武漢肺炎在港首宗確診個案以來,要求封關(封人不封貨)的民間強烈訴求一直得不到正視,錯失堵截外來患者在港播毒的時機,甚至一度觸發醫護罷工。而由興建臨時隔離措施到在海外確診港人的病況,政府又未有開誠佈公。在社會缺乏信任下,經常謠言四起。面對尚待曙光的抗疫路,倘若特區政府不改弦易轍,恐怕還會繼續事倍功半。

另一方面,當公民社會挑起了抗疫的大半擔子,我們更需要就當中的人性光明和黑暗面細心思量。個多月以來,無論是互相分享口罩,抑或網上自發製作的各式「停課不停學」資源,在在都見證香港公民社會成熟的一面,值得為此而感恩。然而,當目睹囤積廁紙背後的恐懼與盲目、口罩騙案背後的貪婪與詭詐,還有對非我族類確診肺炎後的幸災樂禍,我們又可會撫心自省?要支撐一個讓人性光明面得發揮空間的民主社會,除了制度上的改革,還需要怎樣的公民德性與心腸?

《經濟學人》近日就分析自一九六○年代以來全球各地多場大型疫症,指出同一場疫症在民主國家的死亡率,均比同區同等經濟收入的非民主國家為低。香港社會距離真民主仍遠,但公民社會的生命力和反應力要得以維持,就需要不斷的自省——即使在未確立真普選之前,我們仍要面對疫症,以至風險社會未來不可知的一個個巨大挑戰。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