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流堂研討會分析未來發展網絡教會方向
李牧權:教會需在自媒體年代把握機遇

【時代論壇訊】因著疫情關係,教會的網絡發展進入新階段,教會應如何實踐網絡教會?網絡教會會否取代實體教會?發展網絡教會有甚麼隱憂?由Flow Church流堂主辦的「香港教會網絡生態線上研討會」的第三講,從教會營運角度,前瞻與想像香港教會未來的網絡藍圖。

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企劃副主任李牧權傳道長期於台灣服事,他認為教會勢必成為online(線上),這是社會、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就像在智能手機上可以查閱聖經後,已經愈來愈少人閱讀實體聖經,所以教會需要正面迎戰。李牧權指,新一代(九五年以後出生)的人是「數位原住民」,他們從出生便接觸數位科技與數位文化,對數位熟悉,並不需要刻意學習。因此,想傳福音給這個世代的人就需要用他們的方式。李牧權指,面對網絡教會的趨勢,教會可能擔心「教會商品化」的危機:人們會選擇設計美觀、唱歌動聽的網上崇拜,使教會淪為產品;而教會為了滿足「顧客」而無法專注於敬拜上帝和讓人認識信仰。他認為,如果教會因為擔心被商品化、擔心做得不夠好而不去嘗試,這樣的心態是錯的。因為嘗試的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贏得掌聲,而是為了使用新時代的方式向新世代傳福音;並不是自己在做嘗試,而是有神的同在,為的是福音。李牧權提到,五百年前印刷術的出現,教會得以宣傳基督教教義,帶動宗教改革,促成新教創立。如今,社會踏進「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媒體,我們也應該把握機會帶動教會改變。

至於實體和虛擬的問題,李牧權以耶穌道成肉身來回應,他笑言耶穌在地上只有卅三年,自耶穌升天後,一切都成了虛擬的。如果我們著重虛擬和實體,與問「耶穌是否真的存在?」這個問題無異。最重要的並不是形式的虛與實,而是在空間下能否見證上帝。李牧權又引用後現代法國哲學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擬像超真實主義」,該學說指在現代世界中,符號所創造出的世界,尤其是電視電腦影像,就是真實。「下一代不會再執著分辨是實體還是虛擬」,他們會認為從數位中所見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存在,他們重視的是能夠透過媒體知道甚麼。

有人指網絡教會存在「數位落差」問題,即社會上不同年齡、經濟、階級背景的人,使用數位產品的機會與能力上的差異。李牧權認為這不可避免,但這反而可能會為教會帶來合一:教會與教會之間可以把各自擁有的資源互相分享;而教會內,因為社會運動使教會流失了很多年輕人,如果教會可以把握這次機會,給年輕人資源和機會去嘗試經營網絡教會的技能,大家不需講政見,只講實際的操作,可以開創話題讓上下代一起討論,成為重新形塑世代合一的契機。

王礽福:以網絡思維經營教會才能應對環境轉變

宣道出版社社長王礽福傳道分享的主題為「反者,道之動」。他強調網絡教會不是把全間教會搬上網絡,而是用網絡思維經營教會,最終網絡可以只佔一部份。王礽福以二○一四年雨傘運動和二○一九年反送中運動為例,反思現時「神學進不了教會,但政治正確進了教會」,批判傳統教會規模變得大到不能犯錯、安全系數太高,以致他們認為有爭議的行動統統不能做;加上傳統教會開始官僚化,事事要按程序,這些原因都令教會失去靈活性。

所謂經營教會的網絡思維,王礽福提出「碎片化結連」的組織模式,即舉辦很多小規模的事工,他認為教會需要運用此模式應對環境轉變,因教會網絡能夠幾乎零成本,以及靈活、有效率地舉辦活動回應時代。他以多個由他策劃的活動為例,詳細說明「碎片化結連」的具體操作。首先他以由香港基督教教牧聯署籌委會及教牧關懷團主辦的「通識大補課」講座(敲碎玻璃之後——如何作政治倫理判斷?)為例。當時示威者於七月一日衝入立法會,王礽福於翌日上午與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教授羅秉祥博士網聊,下午便定案出宣傳,再於七月三日出海報以及進行網絡宣傳。整個活動籌備過程只花了一天時間,而在七月八日活動當日,共有超過七百人現場參與。王礽福再以「辛福台」為例子,他在去年十月二十二日與陳恩明牧師、春麗(歐建樑)決定成立基督教網媒,十一月五日便開始首播。他指辛福台有「五無」,即「無大台、無大老、無銀兩、無禁忌、無遠弗屆(有海外觀眾)」,強調辛福台沒有任何物資,擁有一個方便「執笠」的架構,實踐「碎片化」模式,一台一節目,不會擴張。

王礽福更是「榮光敬拜事工」其中一位創辦人,他指分色牧養不僅是分開黃、藍兩派信徒,更是站在「黃絲」的角度追問:是怎樣的教導與架構,容讓那些不明事理、不明神學的「藍絲」當權,使教會對公義噤聲?他續以「榮光敬拜事工」的特色,分析如何實踐「碎片化結連」組織模式。首先,他們以最低成本經營教會,避免被不動產限制行動靈活性,以致舉辦一些回應社會的活動時,不怕被「藍絲」信徒以奉獻金額威脅,可以專注於信仰本質,為公義發聲。第二,他們以極簡模式營運教會,只舉辦崇拜,鼓勵信徒以「榮光人」身份對外奉獻,擴展他們的天國觀。第三,透過最低限度的信仰生活預習家庭教會模式,預備面對香港教會被中共打壓的情況。第四,他們的講道強調信仰包含艱辛、辛苦與代價,以「辛福音」對抗「幸福音」,認為講道是演繹「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的過程,操練會眾的思辯能力。第五,他們歡迎信徒「一人多堂」,不論別的堂會信徒最終決定當「兩棲信徒」,決定留下,還是回歸原本堂會,他們都歡迎。

王礽福認為榮光敬拜事工強調不是建立教會,而是建立人,因此如何動員和為信徒充權才是最重要的事。而「碎片化結連」的特色就是動員力強,以共同的使命、信念、事工來招聚群眾;也因為這樣的組織模式無資產,所以進入的門檻低、結束的掙扎少,做事便能無禁忌,由群眾決定其存亡。王礽福估計,若網上崇拜持續下去,信徒被充權,發現舉辦網上事工很容易,往後會有大量以網絡為基礎的事工出現。同時,傳統教會如果不大變陣,影響力將逐步減弱;而缺乏互動能力的領袖權威將會下降。

陳韋安:網絡把教會空間生活重新定義

流堂創辦人陳韋安博士指,這場疫情雖然拆掉教會很多傳統的形式——團契和崇拜的形式都改變了,但教會卻可以藉著這個機會思考教會的本質,透過網絡重新定義教會的空間、生活、宣講和群體。他首先回顧二十年來網絡教會的歷史:從電郵傳送會訊給會眾、基督教網上學習資源中心、只供會員登入存取私人資訊的教會網頁,到互動性更高、使資訊不再是單向發放的基督教面書專頁,及約三年前「神學路思」第一次打破常規,以智能手機在面書直播講道,再到了現在教會信徒以WhatsApp溝通,成為重要的牧養工具。

陳韋安以此回顧帶出第一個重點:重新定義教會空間。網絡不是傳遞訊息媒介,而是空間本身。他指,過往教會的網頁就如他們的後花園,只擺放教會實體聚會的紀錄,這種做法只是把網絡當成傳遞訊息媒介。陳韋安認為教會的存在不單在教會堂址,更需要存在於網絡之中,因為網絡本身就是一個領域,而不只是載體。第二,重新定義教會生活。陳韋安指過往的教會聚會模式很定時,如在週六日或晚上聚會。現在有WhatsApp團契,大家會在群組內講笑、吵架,有很真實的關係,擴闊了信徒的教會生活。陳韋安提到在網絡時代,「基督徒網民」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群體,他們處於堂會和基督教機構之間,不容忽視。他們之間會有信仰的交流,彼此安慰和勸喻,把教會生活延伸至網絡。

第三,重新定義宣講。陳韋安重申,宣告耶穌是主並不是把offline(線下)的紀錄放上網,如把本來已經很沉悶的講道錄影下來、放上網,這只會更悶,所以網絡宣教需要透過聲音、影畫、剪接表達聖言,重新演繹講道,令聖道更豐富。陳韋安認為,現時教會傳福音的模式需要範式轉移,他舉例,網上福音見證短片沒有人收看,相反「連登仔」在網上討論區連登開帖文卻能成功介紹網民返教會,指出以舊模式理解網絡崇拜無法接觸到外面更多的人。陳韋安更提及哥林多前書九章20-22節「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而「向連登仔,我就作連登仔,為要得連登仔」,帶出以新方式宣講的重要性。第四,重新定義教會群體。陳韋安認為要將信徒從會員、會友的身份延伸出去,成為網友,讓教會群體不再由堂會定義。他們不再純粹是教會會友,網絡能讓群體更多元化,擴闊群體。至於如何實踐網絡教會,他認為內容要符合網絡生活,強調「道+媒體+設計」,如果教會想長遠、持續地發展網絡教會,需要考慮投放更多資源,尊重基督徒設計者及媒體工作者,而不是剝削他們,也要更重視視覺美。

網絡教會同樣能作出牧養

研討會進行期間,出席者提出問題,其後主持人在問答環節把問題歸納,交由講員回應。被問到網絡教會實際如何操作,王礽福回應其實傳道人並不是在各方面都擅長,可以善用現有資源。他舉例,有傳道人與弟兄姊妹一起收看辛福台節目,然後有接續的討論。他認為牧者透過已有知識解答弟兄姊妹問題,與別人連結,在陪伴過程其實已經產生了牧養功能。而被問到發展教會網絡有甚麼隱憂,李牧權回應,其實有網絡教會不代表沒有實體教會,兩者是並存的,網絡或許只佔小部份,但仍是非常重要的。他指網絡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群體,而實體則可以進行關懷行動,互相配合。此外,也有人問到「倘若香港教會被打壓會有甚麼出路?」和「有資產的教會如何藉這個時機輕盈化?」等問題。

是次研討會為由流堂主辦的「香港教會網絡生態線上研討會」的第三講,主題名為「讓教會成為online——香港教會網絡發展前瞻與想像」,主持為流堂核心委員潘智剛傳道,已於三月四日晚上舉行。此系列研討會於三月二日至四日舉行,首晚及第二晚主題為「不在教堂,也不在耶路撒冷——網上崇拜的神學反思與實踐」及「我信聖徒網絡相通——如何預備教會網絡聚會?」,可在本報重溫相關報道。

當晚講座內容重溫: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請選擇:💳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