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闻消息

华福办网络研讨会探讨疫情下牧养
韩意西法四国华人牧者分享当地教会状况

【时代论坛讯】在近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不同国家及地区的教会都受到影响,需要改变,什至暂停恒常聚会。为了促进各地牧者交流经验、彼此勉励,世界华福中心最近便举办「疫情中前行的华人教会」网络研讨会,吸引来自廿八个国家及地区,共四百八十人参与。

研讨会初段,大会先邀请来自南韩、意大利、法国及西班牙牧者分享所属教会近况及代祷事项。南韩爱的教会中国语礼拜部主责牧师柳永俊表示,他的教会过去三周都改为网上崇拜,信徒在家观看崇拜直播。教会并会每天举行午间祷告会,由主任牧师主持,为疫情祷告。至于其他日常聚会,亦改于网上进行。此外,教牧同工每天会致电会众,了解他们的需要。为了配合政府防疫措施,他们将教会的祷告院供政府使用,并发起募捐,购买疫区所需防疫物资,然后捐赠予重灾区大邱市的教会及政府机构。他们期望,疫情可以尽快结束,可恢复正常主日崇拜。柳永俊相信,疫情过后南韩教会仍会面对众多牧养的挑战,求主可以赐下智慧,使牧者懂得应对,教会加以复兴。

意大利的基督教米兰华人复兴教会主任牧师黄爱敏称,自上月底起,教会主日崇拜、各项聚会、会议都改于网上进行,并分发口罩予会众及提醒各项防疫注意事项。于牧养方面,他们推动四十天禁食祷告运动,并以电话、即时通讯等方式进行关顾牧养。此外,牧者每天会透过微信发放每天五分钟的灵修信息,推动信徒保持灵修习惯。

世界华福中心法国区董事黄玮珥执事坦言,政府宽松的防疫政策令不少华人信徒不安,部份会众离开法国,令聚会人数不断下降。自上月起,当地华人教会逐渐改于网上举行聚会及崇拜。不同堂会牧者之间,则会透过网上彼此分享、代祷,并透过网络牧养信徒。至于信徒之间,会透过网络进行聚会,十分珍惜彼此相聚的时间。

西班牙华人基督教会总会主席陈正波长老表示,当地各家华人教会都改为进行网上崇拜,并于周末举行网络聚会,信徒间彼此鼓励、代祷。部份堂会则为信徒朗读属灵书籍,旨在鼓励信徒在危难中要仰望上主,获得属天的平安。陈正波坦言,部份信徒这段期间面对巨大生活压力,但内心仍感平安,深信上主仍在看顾。他相信,今次疫情也能提醒信徒要抓住机会传福音,预备自己迎接未来。


左至右,上至下:柳永俊、黄爱敏、黄玮珥、陈正波(网络研讨会截图)

陈韦安:网上崇拜亦是真实

建道神学院神学系副教授陈韦安博士则分享有关网上崇拜的神学反思及本港教会进行网上崇拜的经验。他认为「崇拜」本身是人整个生命的敬拜及生活,并不限于每周的主日崇拜。这既是上主的工作,也涉及人的回应。他引用约翰福音第四章,指出耶稣与撒马利亚妇人的对话对今天信徒有重要的意义。敬拜毋须特定的地点,重要的是信徒要以心灵诚实来敬拜,与上主相遇。因上主是灵,他可以不同方式存在,包括存在于网络世界,所以他可以透过圣灵于网络上与信徒连系。上主也可使用各种器材,使它们成圣。例如信徒利用电脑聚会,促进美好的团契。

有些人认为,网上崇拜是虚拟的,并不实在。陈韦安认为这种说法有误。网上崇拜也是真实的崇拜,让人与上主连系在一起。故此,他认为网上崇拜其实也是实体崇拜,讲求信徒的全人参与,只是地点改于家中进行而已。他强调,网上崇拜合符圣经教导,亦有其神学根据。

对于如何让信徒投入参与网上崇拜,陈韦安认为网上崇拜不只简单地将崇拜过程摄录下来并上载至网上平台,而是利用网络空间构建崇拜。他以近月本港教会网上崇拜经验说明,认为信徒应把整个崇拜时段分别为圣,全心投入参与,什至一家人一同参与也是美好。第二,他认为网上崇拜中能让会众看到牧者样貌亦是重要,亦可增加互动性,例如进行直播崇拜、网上实时互动等。陈韦安相信,上主要求我们存在于网络空间,可以是实体的延伸,让人有真实的团契、敬拜。而教会在疫情当中,应把握机会思考教会的本质及未来发展。

台湾教会八年前已开始网上崇拜

台湾 iM 行动教会主任牧师松慕强同意陈韦安的看法,网络只是空间,重点在于崇拜使人与上主产生连系。他表示,iM 行动教会八年前开始举行网上崇拜,故此在现时疫情期间,他们可顺利举行网上直播崇拜。为了促进会众间的交通,他们鼓励会众开放自己的家,与其他弟兄姊妹一同参与网上崇拜。松慕强认为教会透过今次疫情,可借此反思崇拜的意义,并提醒信徒将信仰融入在生活之中。

台中磐顶长老教会主任牧师庄信德表示,今次疫情可重新建构信徒对教会本质的理解。第一,这打破了聚会的惯性。他提到,很多教会担心取消实体崇拜是没有信心的表现。不过他认为信徒如只有实体聚会却没有彼此真实的连结,所以现时是机会反思信徒关系的真实性。第二,很多牧者关心疫情下堂会聚会人数、所得奉献减少的问题。庄信德引用路廿一1-4,指出重点该在于奉献的心态而非数目上的多与少。第三是有关接纳的问题。他认为信徒需重新思考过去会否任意标签别人,应该归到接纳、关怀受疫情影响的人。

有关网上崇拜,不少信徒都关心守圣餐的问题。庄信德认为重点不在于用品及进行的形式,而是要在过程中记念基督,并且被圣灵改变生命。他补充,基督借着圣餐,也是教导我们要儆醒等候。当我们无法于同一地方一同守圣餐,正是让我们反思平日守圣餐是否有儆醒等候基督再来。另外,因疫情已超出人的控制,这亦是机会重新建构信徒对盼望的认知。我们盼望的来源不是生活美好,物质丰盛,而是源于上主。而现时亦是机会再思福音的本意,信仰核心是否真正盼望基督再来。他形容,疫情有如是对我们的小考,考验我们对教会复兴的理解。这不是纯粹的恢复旧有程序,而是盼望基督再来。

松慕强回应指,在牧养中人与人的相遇才是重要。网络牧养没有问题,灵活度可以很高。疫情不只「震动」聚会,而是牧者也会被「震动」,颠覆一般的思考。他认为牧者若要培养信徒成为主的门徒,考量信徒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而陈韦安同意现时是好机会反思牧养的本质。他认为向来不少牧者关心以聚会牧养信徒,现时正是有空间可以放下事工重担,重新思考牧养的本质,以不同方法聆听会众的需要。

信徒要将自己为苦难世界一份子

对于教会对社会的责任,浙江大学哲学系宗教所研究员曾劭恺教授认为在这世代中。信徒要求真,尽量客观地对应于真理。过程中,我们要让其他观点挑战我们的前设、理解,才能更认识自己的观点。他亦提醒信徒,应从多角度吸收讯息,不应妄下定论,这也是符合圣经教导不要论断别人。

对于信徒能为苦难中的人做什么,曾劭恺指出耶稣基督能体恤人,亦即与人一同受苦。信徒要将自己视为苦难世界的一份子,感受对方的痛苦。第二是见证基督,避免不合时宜的「神义论」。他认为在苦难中单讲顺从上主,为上主辩护,这不是好见证,使人难以理解上主。他认为信徒在苦难中借善行活出属天的盼望。第三是教会的「摄政性」。这不是指信徒要成地上之王,而是成为众人的仆人。信徒行善,不是为使教会光荣,而是出于对邻舍的爱,以及基督的爱。松慕强回应指他的教会亦有社会参与部份。早前他们购买了机器,可生产消毒液,派发予会众以至社区人士,借此让会众一同关心社会,并与社群建立关系。

疫症下要了解恐惧本质

于答问部份,有信徒建议同宗派的堂会可统一举行崇拜,以节省资源用于其他事工。陈韦安认为这道问题混淆了教会与堂会的定义。他指出香港每周有千多场网上崇拜,很多信徒都会参与自己所属堂会以至其他堂会的网上崇拜。而每一间堂会,背后都代表着一个真实的团契,有其存在的意义,让同一堂会的会众可以互相交流。他认为信徒可以参与自身宗派的崇拜,同时无需否定自身堂会崇拜。

对于如何面对恐惧,曾劭恺认为我们有能力对付惧怕,重要的是了解恐惧的本质,到底我们怕的是什么。我们可能会发现可能出于未知的未来而感到害怕。重要的是,我们现时身处在天父的世界,虽有黑暗、罪恶,但他仍在掌权。我们透过读经、祷告,多加体会、认识,不断追求真理,就可得着力量面对恐惧。

是次研讨会由世界华福中心主办,救世传播协会、基督教论坛报协办,已于三月十九日晚上举行。


庄信德(上左一)、曾劭恺(上右一)、陈韦安(下左一)、松慕强(下右一)


守护自由空间,请支持基督教《时代论坛》
请选择:💳 网上捐款(信用卡)
⚡️转数快FPS - 51100803(注明奉献,如需收据请附姓名及电话)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