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中神座談會剖析港版國安法
呂秉權:相信習要一次過解決香港問題

【時代論壇訊】最近有關內地替香港訂立國安法制的提案,不少人相信對香港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將造成很深遠的影響。回應當下政局,中國神學研究院信仰及公共價值研究中心邀請了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和牛頭角潮人生命堂主任伍敏尊牧師討論這個議題。是次座談會高峰時段有四千人同時在網上觀看。

呂秉權:傘運後中央已研究如何為港立國安法

在國內和香港疫情放緩,但經濟仍然下行之際,中央卻在此時引入國安法,是否自然的政治發展?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相信北京在下此決定前已研判很久,希望在香港管治上會有破局,想一次過解決香港問題。當晚他嘗試以近因與遠因兩方面談。

在近因方面,呂秉權指去年反修例事件發生後,北京用半年時間研判了局勢,從四月到九月在香港及內地收集各種意見以及看清形勢後,要用一次性方案讓香港長治久安。去年十月,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有關香港問題的決定,有四個主要決策:一、成立以及健全國安法律和執行機制;二、對整個香港的管治體制進行拆牆鬆綁;三、對公職人員的愛國審查,包括要求行政立法司法要由愛國者為主組成,上、中、下亦然;四、完善香港教育制度,令學生更徹底學習中國歷史、文化、憲法和《基本法》的教育。

呂秉權指在二○一五年雨傘運動結束後,中央就有關在香港立國安法的處理方法進行大量研究。內地多個智囊團用國家課題基金研究有關國安法立法的方法,提出種種方案。其中一個主流意見是認為廿三條立法相當困難。今次要避免二○○三年重蹈覆轍。全國港澳研究會在此背景下成立了一個關於國家安全的研究小組,其目的都是為立國安法鋪路。

習近平介意香港問題

在遠因方面,呂秉權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結束地方管治後,由上海轉到中央領導層任政治局常委,當時中央交付給他的第一個任務是港澳。二○○七年他任中央港澳協調小組的組長。呂秉權指由二○○七年到現在,香港的局勢不但沒有穩定下來,甚至在國內的角度來看,衝突愈演愈烈。因此,內地有種講法是「連小小的香港也管治不了,如何治國,甚至統領全世界?」故此香港問題是他的痛處。《一國兩制白皮書》的智囊陳鵬飛教授也曾表述,指習近平對香港的重大事情和大政方針親自拍板。二○一七年香港回歸二十年,習近平落地第一句說話是「香港時刻牽動著我的心。」可見他相當介意香港的管治問題。

呂秉權認為,來年二○二一年是中國共產黨百週年黨慶,香港的混亂不能長此下去;因此,今次習近平相當破格要一次過解決香港問題。他更採用身邊得力和鐵腕的親信,例如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作為副國級的人選統領港澳辦。由夏寶龍、駱惠寧作為一線諸侯來主政香港,其哲學已經完全不同。他們進行的是「軍令狀、硬任務,一定要解決」,徹底落實四中全會精神,不容再拖延。呂秉權指中央此決心會對香港一國兩制和國際信心有打擊性的影響。

張達明:全國性法律不受人權公約約束

張達明指現時不是香港自行立法,而是中央代為立法。若特區政府自行立法,也需要遵守《國際人權公約》保障人權的規定。因此,這樣比較困難以言入罪,或把國家安全的定義定得太闊來大包圍監控。但若由中央頒布法律並成為《基本法》附件三的其中一個部分,這變成全國性法律並有中央定義。這些法律不需要遵守《國際人權公約》。張達明說大家不清楚其執行力度,但透過了解國內對顛覆國家政權罪的詮釋,會了解有機會犯國家安全罪的情況;例如執法部門不會因為你宣揚宗教而入罪,但他們可以指你借宗教為名,實質是顛覆國家政權。例如王怡牧師也是因顛覆國家政權罪而被監控。國內法律的特質是很有靈活性,有需要用的時候就會使用。

根據草案的框架「防範、制止、懲治」任何顛覆國家政權的行為,張達明表示我們有三方面需要留意。防範是指在有需要的時候在港成立國安機構,卻不受任何《基本法》條文規管。雖然表面上會指此機構會遵守香港法律,但不會有機制監察其機構是否遵守香港法律。因此,香港宗教團體需要面對的風險是其工作,言行都會受到監察,作收集情報用。那麼會否立即進行拘捕?按內地的情況,他們會先拘捕代表性人物,試試反應。若大家「乖」,他們也覺得已達到他們的目的,便不會再拘捕。中央任何的舉動都要達到目的,目的未達到便繼續幹。在內地,可以先是零星拘捕,後來可以是大規模的抓捕事件。

在新的政治環境中,張達明表示信徒要準備面對很不穩定的情況,信徒該進入覺醒(awakening)的階段。此刻,大家有幾個A的考慮:第一,aware,信徒在短時間未必能思考太多東西,但要開始了解和明白多些相關資訊;第二,acknowledge,信徒需要正面承認事情的發生;第三,accept,接受有些事情正在發生中;第四,action,思考一個合神心意的行動;第五,appreciate,在黑暗當中,我的信仰能否指引我面對此問題,我是否相信上帝是掌權的。

伍敏尊:教會「分」未必不可取

香港慢慢由一個開放社會,漸漸步入一個封閉監控社會,伍敏尊坦言教會未預備好。首先,教會甚少思考教會能否避免封閉社會或監控行為的衝擊。很多時候,教會還停留在想事情未必是這麼差,可能會好一點。伍敏尊認為信徒要醒覺我們沒法避免這些衝擊,是避免不了的。第二,我們要承認我們認識的事情很少。我們對聖經和神學的了解,如何與政治歷史和經濟整合也要學有所準備。我們要謙卑地學習。第三,我們要接受一些避免不了的處境。全香港的堂會裡不同的弟兄姊妹對這些封閉社會、監控、滲透的事件都會有不同的立場和選擇,很難避免每一間堂會有分的情況。雖然「分」在基督徒眼中很忌諱,這樣是不合一,無法保守聖靈所切合有關合二為一的心。但在上帝眼中,「分」是否一定是不可取?與其被動地被分化,被滲透,甚至無奈地很傷害性地被分裂,為何我們不主動點考慮「分」。這個步驟並不容易,因為教會導師需要教導弟兄姊妹討論,帶領他們思考信仰,歷史政治經濟的整合,並教導他們不同的選擇會有甚麼的後果。這個「分」需要準備接受不理想的結果。

伍敏尊提出有些行動是可以進行的。若信徒想保存完全的信仰自由,不接受中央監控、統戰,你會變成地下教會。這個論述在九七回歸前已經有人提及。「最重要的預備並非思考家庭教會如何運作,而是信徒是否願意受苦,預備好隨時會有人滲透分化大家,當初最親密的弟兄會否『篤灰』?」

最後,伍敏尊認為信徒需要思考如何在新的政治環境傳福音。若變成地下教會或家庭教會,當信徒失去公開傳道和辦佈道工作的機會,信徒該用甚麼途徑傳福音? 若教會選擇委曲求存,年輕的一代會覺得上一代的人很表裡不一。他們會覺得這個福音很虛假,失去向下一代宣揚福音見證的能力。為求公開合法聚會,教會要準備適應一些規範,這包括:不能公開批評國家、教會要重新登記、教會領袖要再被教育、教會崇拜會有CCTV監控、辦學的自主權會被取締、有些堂會被逼合拼、堂會要掛國旗和唱國歌、傳道人要宣示效忠黨。這些相適應要想清楚,是否值得附上這些代價。伍敏尊指他會提早為自己做決定,不被溫水煮蛙。不過我們仍然要尊重不同堂會的決定。

是次分享會名為「傷城 • 十架:政經變局下之時代挑戰」,由中國神學研究院主辦、該院教授李耀坤博士主持,已於五月廿五日晚上舉行。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