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周论坛

时代跨页

「两个基督徒倒下,四人再站出来」
南韩教会公民抗命的经验

南韩教会一直是南韩社会的进步力量,从电影「逆权」三部曲(《逆权司机》、《逆权大状》及《1987:逆权公民》),也看见教会的身影──与独裁政府直接对抗,没有退缩。到底南韩教会如何在民主运动中,扮演精神号召与价值领导的角色?教会如何在漫长黑暗的日子中作盐作光?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全球研究课程助理讲师锺乐伟,在「教会与公民抗命:韩国的经验」通识大补课讲座中分析,教会在南韩抗争运动中的角色多元化,从六十年代尾开始积极介入民主运动,到八十年代更成为了支撑运动的主要力量。


《1987:逆权公民》剧照

二战后南韩教会对政治冷感

韩国翰林大学言论情报学博士候选人锺乐伟在讲座中指出,二战后的南韩教会,不论是基督教还是天主教,对政治问题都比较冷感,持去政治化的立场,不会干涉当地的政治,大多参与传教或赠医施药等社会事务。锺乐伟认为,这种情况与当时的总统李承晚以友善态度对待教会有关。他解释,李承晚是由美国扶植的总统,自然亲美和反共,并颇为重视宗教自由。当时的基督教偏向支持执政党(天主教则支持在野民主党派),李承晚多次当选都是得到基督教会的支持。他指,许多当时南韩的传教士来自北韩,韩战以前他们在北方传教,韩战后就逃难到南韩,他们以反共立场自居,与当时政权的立场不谋而合。

锺乐伟指出,自六十年代末起,基督教会才逐渐步入抗争行列,因为当时总统朴正熙的独裁政策令教会开始觉醒。朴正熙政权有个人崇拜色彩,要求民众向国旗鞠躬,以及崇拜北韩祖先檀君等,令教会感觉到政权已背弃基督宗教。而朴正熙采取亲佛教的政策,对教会的态度不如往日般友善,什至展现出打压教会的姿态,如指出教会有聚众的潜在可能,有机会威胁政权,更要求教会作社会组织登记。于是,教会便重新审视与政权的关系。

此外,锺乐伟表示,当时全球的教会本身立场上都有改变的趋势,不论是基督教还是天主教,除了重视传教工作,还会关注社会问题,争取公义和声讨极权的行动愈来愈多。他又提到,招揽更多信徒,也是基督教在六十年代末更多参与民主运动的原因。他阐释,因早期的天主教比较亲自由派,而基督新教倾向亲政权;相比之下,基督新教在当地争取新信徒支持的能力便较弱。因此,到了朴正熙时代的基督教会便推出更多新措施,希望能争取民众支持,令基督教开始走向人群,站在抗争者的角度。锺乐伟举例指,当时金在俊和朴炯圭两位牧师均有公开批评朴正熙政府,反对朴正熙建立的《维新宪法》,即修改宪法争取三度连任总统。

教会担起民主抗争大旗

锺乐伟分析,教会于七十年代初逐渐担起民主抗争运动大旗的原因有三:

一、政府态度转变令教会更积极参与民主运动。独裁政府打压民主及言论自由,引起社会不满,教会觉得不可以再助纣为虐,不可再站在政府角度为他们护航,以致南韩教会出现新的思想──「民众神学」;认为实践教会理念不可单单靠传教,而是要在社会实践,关心当地民众需要、争取公义和民主自由,神学教育慢慢变得「贴地」,愈来愈关注民众和社会需要。

二、当时社会贫富悬殊,促使教会与弱势同行。在朴正熙独裁执政年代,政府总动员发展经济,虽令国家经济起飞,但贫富差距也愈见明显,令许多工人无法得到适当的保障。工人运动随之冒起,有些工人什至以自焚方式表达诉求。教会从中觉醒,认为不可对工人的苦况视若无睹,望能与工人同在,一起争取应有权益。

三、在朴正熙政府的亲美政策下,教会有力量保护抗争者。因为教会有亲美的形象,而且掌权者深知许多南韩教会与美国教会有很强的连系,于是政府不敢粗暴干涉教会的自由,对教会有让步的空间。锺乐伟指,在朴正熙的维新年代下,任何抗争者都不可能会有自由,唯独教会能有自由,而教会察觉自己有这个特殊地位,自省应充当重要堡垒,保护当时的记者、异见人士及工人等,帮助民众争取自由。

一九七二年,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韩基总)宣布投身参加民主运动行列,当中包括国内五十多间教会中的五大总会,如大韩耶稣教长老会、韩国基督教长老会、基督教大韩监理会、大韩圣公会和基督教大韩福音会。而天主教教会也于一九七四年,因韩国温州教区主教池学淳参与学生民主运动后被捕,正式宣布加入反政府行列。基督教与天主教会从此无分彼此,共同在南韩一起争取民主。

教会参与民主运动的价值

锺乐伟强调,教会的支持能为民主运动带来精神上的捍卫。因为朴正熙的军人独裁政权经常以「民主是分化国内凝聚力」为理由,标签支持民主的学生与公民团体有亲北韩倾向,是有意分裂国家的叛逆份子。而在扣上了亲北韩的「帽子」后,民主运动难以在南韩找到受大众感召的形象。然而,基督教与天主教相信有神存在,不会与「无神论」的共产主义合流,就在教会的道德光环保护下,民主运动从而得到大众信任。

锺乐伟认为,教会有很强的道德感召力,是感召社会争取公义的地方。当时普遍大众不信任独裁政府的花言巧语,但会信任教会。同时,教会是一个公开真相的地方,曾有南韩教会牧师把有关「光州五一八」事件的纪录片从外国偷运回国,再广泛地播放。而「天主教正义具现全国司祭团」金承勋神父在一九八七年五月十八日的光州纪念弥撒上,揭发参与学运的大学生朴锺哲遭水刑拷打致死的真相,并公开涉及在内的警员名单。

锺乐伟又提到,纵使独裁者强悍,但碍于教会在南韩有神圣不可侵犯的道德地位,他们也不敢贸然闯入教会範围,捉拿示威者,教会遂可作为抗争者的避风港。他举例指,位于首尔明洞的明洞教堂,特别是韩国首尔总教区总主教金寿焕枢机的座椅,以及韩基总的礼拜堂,都是南韩民主运动的「圣地」。一九八七年六月,不少大学生因避开政府的捉拿,曾占领明洞的天主教教堂六天,称为「明洞六天」。

南韩教会在八十年代又再走得更前,锺乐伟指,当时不少教会人士都很敢言,例如会说:「两位基督徒倒下,却换来四人再站出来,因为他们都是教徒,坚信这是他们的责任来争取民主和自由。」他指,法庭原本是基督徒自辩的防卫地,最终有不少信徒将法庭变成他们把军政府种种恶行大声宣读出来的攻击场所,进一步感动更多市民认同教会的公民抗命活动。

明洞圣堂(photo: Noulovanarderso)

反抗政权的教会并非主流

在问答的环节,被问到反抗政权的教会是否南韩教会的主流,锺乐伟坦言不是;相反,保守的教会才是主流,指出真的愿意走出教会的人不多。他指曾经看过一些数据,指八十年代初有访问过教会人士是否支持教徒声讨政府、参与公共事务,结果只有两成教徒赞成,八成教徒反对教会走得那么前。他重申,南韩主流教会都是偏向对现世事情少作出干预,但仍然有敢言的教会站出来为公义发声。

有观众提到南韩政府顾忌美国,所以「畀面」教会,但香港似乎情况不一样,北京「畀面」的对象不一样。锺乐伟指出其实很难把香港和南韩比较,因为局势完全不相同。他解释,因为南韩的历史是个亲美的政权,导致美方立场的转变对南韩会有所影响,尤其美国在冷战时代,为了政治需要,控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即使是主张民主的美国,也允许南韩由军人独裁者控制,以抗衡北韩的共产势力。直至中美建交,共产和资本主义不再完全对立,而是有合作空间,美国总统列根对南韩总统全斗焕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不再支持独裁者,认为民主是大势所趋。锺乐伟认为,这是历史巧合的时机,因为美国态度的变化,加上一九八八年南韩要举行奥运会,迫使南韩不敢再镇压示威者,成功登上民主化的列车。他指出,北京则是「另一个思维」,认为他们连拆十字架都不怕,根本不会顾忌任何宗教力量。

对于有观众提到香港教会没有南韩教会那份感召力,锺乐伟说:「无人话系by given(本来就有)嘅,你争取就会有。」他又认为不少香港教会已经付出了很多帮助学生、示威者,包括情绪支援、提供物资,以及提供地方保护他们。他认为香港教会可以尝试研读南韩当年的历史,知道教会做过什么,就能明白只要教会愿意「行出嚟」,力量就已经很大,不要以为做到的事很少就不做,强调「做的事就算很有限,已经很大帮助」。他指出,始终政权向教会「开刀」的代价大,所以他鼓励不论是信徒还是牧者,都可以尝试参与运动,从中寻找更多空间做不同的事。亦有人提到香港教会没有避风港功能,锺乐伟称其实这视乎信徒如何赋予教会功能。他指,大家都认为教会是不可侵犯的地方,当政权尝试侵害时,就会显出政权的错误,会令全世界的教徒都结连在一起,认为政权不对。

对于有观众表示感慨,锺乐伟坦言并不希望大家有此感受,因为他认为南韩抗争运动很正面,指出南韩人经历多次打压都没有放弃,「如果他们在六、七十年代放弃,就不会有八十年代的变天。」他相信,这个世界没有人有水晶球,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变天,不走下去就不会知道有下一步。他又认为南韩人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当认为民主是应该追求的、是正义的,就会争取,不会想太多策略、计谋,「如果太多计算,你就会畀借口自己唔做。」

讲座由荣光敬拜事工在五月廿九日晚上以Zoom应用程式在网上举行,有约五十人参加。

 

南韩民主化进程历史

● 日本殖民地阶段(1910-1945)

● 联合国共管时期(1945-1948)

● 开国总统李承晚的反共政策,打压异己(1948年济州「4.3事件」)

● 推翻李承晚的公民抗争(1960年「4.19革命」)

● 朴正熙发动军人政变夺权(1961年「5.16政变」)

● 维新宪法时代(1972年)

● 朴正熙被暗杀身亡(1979年10月26日)

● 全斗焕发动「12.12政变」(1979年12月12日)

● 汉城之春、全国戒严令与光州「5.18」民主起义(1979-1980)

● 大举打压大学生运动时代(1982-1985)

● 南营洞对共分室(治安本部调查室)囚禁学生(1985-1987)

● 朴锺哲被水刑拷打致死(1987年1月14日)

● 全斗焕护宪声明(1987年4月13日)

● 学生运动家李韩烈后脑被催泪弹击中而死(1987年6月9日)

● 全国「六月抗争」运动(1987年)

● 卢泰愚发表直选制改宪法声明(1987年6月29日)

● 卢泰愚当选为首位民选总统(1987年12月17日)

● 就光州起义进行国会听证会(1988年)

● 金泳三成为首位韩国文人总统(1993-1997)

● 全斗焕与卢泰愚被判刑,光州起义在法律上平反(1996年)

● 政党轮替成功,金大中成首位在野总统(1997年)

● 光州起义正式平反,定性为对国家民主有贡献(1998年)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