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華福網絡研討會談跨代牧養挑戰
蕭加欣:溝通前要先明白彼此價值觀

【時代論壇訊】世界華福中心在六月十八日晚上八時在Zoom和面書直播題為「跨代的挑戰,上帝有話說?!」的網絡研討會,三位本港及海外機構及教會同工,分享在教會面對跨代挑戰的方向。當中臺北靈糧堂執行牧師周巽正提到要視教會為家,以家的關係和愛去面對教會的傳承和跨代溝通問題;香港啟勵扶青會行政總監蕭加欣則認為兩代溝通最重要是要理解對方的處境、真誠的聆聽,和使用非批評式的對話方法;加拿大Azurean Coaching & Consulting執行長譚峻斌博士則講解Five factor model讓我們更了解人的性格特質,從而有更多資源去面對教會跨代問題。

周巽正:「家」的比喻而非「交棒」

周巽正表示戰後嬰兒潮的一代、X世代和千禧世代之間的代溝很大,因為上一代的牧者大多從零開拓教會,他們對服事的委身和犧牲很大,對他們而言生活就是服事、服事就是生活;但對下一代而言,生活和服事分開,期望不同,自然會有「跨代」問題。他也指出,兩代在溝通和表達方式上也不一樣,例如上一代牧者對下一代表達愛和欣賞的方式是給他們更重大的服事,但對新一代來說,這不是「愛」,只是更多的責任。他認為跨代溝通最大的敵人是本位思想,即每人只從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他認為如果我們把教會當成家,就會學習到換位思考,在明白上一代所付出的代價和欣賞上代產業的同時,看到下一代的可能性。

周巽正也指出,基於華人的恥感文化,下一代會跟從長輩的一套特定的生活和辦事模式,因為這樣才會被接納,例如常聽到的一句:「你都幾歲,還不結婚」,正正體現長輩對下一代的期望。但周巽正認為如果要為年輕世代營造歸屬感,他們不是要 ‘fit in’,他們要 ‘belong’;要讓下一代覺得他是家的一份子,所以他會被接納,讓他們知道他們是在愛的關係裡面,不在羞恥當中,以神的愛去除文化性的羞恥感帶給我們的枷鎖。歸屬感會帶來人心的連結,讓彼此開始在乎對方在想甚麼,令跨代溝通更融洽。

另外,他認為「接棒」這個傳承教會的比喻太殘酷,因為這暗示上一代會突然從場上退下,所受到的注視和重要程度的落差太大;所以上一代為了不要讓此事發生,會盡量延長他們的影響力,所以「交棒」會成為很緩慢的過程,對下一代而言也不是件好事。所以他提出「教會是家」這概念,認為以親子關係看兩代同行才會有出路,意指上一代在家中依然有重要位置,並舉例指已為人父的一代也需要父親,而「家」有愈多世代是愈豐富的。他強調年輕人獨自去開拓未來也非不好,但他相信可以有更美的可能性。

蕭加欣:聆聽是最大的支持和改善溝通的方法

另一位講員蕭加欣則認為兩代的成長環境有太大差異,所以在談跨代溝通前,要先讓雙方明白彼此的看事角度和價值觀。她認為新一代活在較富裕的社會,會多討論公義,例如LGBT+、種族歧視、政治等議題,她舉例指這年在香港的青少年有很大壓力,因為要同時兼顧學業和社會運動,但他們的家長不明白,因為覺得他們只需要好好讀書、然後找份好的工作就夠;青少年不明白他們的家長曾經歷非常困難的時期,他們只想兒女有最好的生活;而家長則認為兒女浪費了很多時間去關注社會上的事,但那些事與他們的前途無關。

蕭加欣認為要改善兩代關係,彼此聆聽和善用非批評式的對話方法很重要。她認為在現今香港,兩代間欠缺真誠聆聽,所以彼此沒有理解,故不能解決任何跨代問題,但她認同上述方法知易行難。她補充去年有很多年輕人離開教會的原因是他們感到不被理解和支持,她認為大人可以坦誠去問他們需要甚麼,此舉會令年輕人開始信任大人。她也補充部份年輕人對教會失望的原因在於他們在教會感受不到神的接納與憐憫、不被聽見,令他們感覺受傷害。

譚峻斌:了解人的性格可助教會面對跨代問題

譚峻斌則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跨代問題。他說明學術界常用的five factor model可如何讓我們更了解人的性格。此工具可展現以下五個特質在不同人的性格內的多少:一、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二、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三、外向性(extraversion);四、親和性(agreeableness);五、情緒不穩定性(neuroticism)。他指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所以大家相處時可利用這套工具推測大家的關係會如何;也可從中看哪些人適合哪些事奉位置,例如親和性高的人就可多做關顧的工作。

他指性格特質會隨人的年紀和生命經歷而轉變(見下圖),例如年輕人的盡責性普遍較低,而年長的人普遍經驗開放性較低,但親和性較高。


因應譚峻斌在加拿大的經驗,被問到北美教會在傳承上不只面對世代分野,社會結構、語言、文化都有差異,他有甚麼看法。他認為教會本身有好的運作模式當然重要,但「人」才是最重要;如果實踐不好,模式有多好都沒有用。他表示從神學院的角度而言,對教會牧者的領導學教導反而較少,所以有可能在此有所缺失。

對於年輕人不願「接棒」服事的回應

司儀問到如果下一代不願意「接棒」服事,三位嘉賓有何回應:周巽正寄語下一代,成功不在於教會增長、事工偉大,而是經營好家庭,所以指年輕人不需焦急;譚峻斌則指兩代差距太大,新一代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成長,有很多方向可走,想法也會有不同,所以會否「接棒」很難說;蕭加欣認為當年輕人在教會受到上一代的傷害,便不願承接上一代的棒,但她認為不一定要和上一代做同一樣的事才算事奉,可讓年輕人自己尋索他們的路。

 周巽正(右上)、蕭家欣(左下)、譚峻斌(右下)(研討會截圖)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