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在動盪社會尋求靈命成長轉化
潘怡蓉:靈程以神國為中心免墮試探

【時代論壇訊】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及新冠肺炎個案急升下,本港社會彌漫著憂心的氣氛,基督信徒如何在紛擾中不致迷失,在靈程中堅穩成長?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實踐科) 潘怡蓉博士早前在「動盪社會中的靈性塑造」講座分享時,勉勵信徒在新處境下要明辨及回應主的作為,在波動中依靠主,以神的國度為中心,並效法基督接侍鄰舍,活出信徒的生命。

潘怡蓉先從動盪社會下靈性旅程及成長說起。她指香港社會經歷多元的挑戰,差不多每個界別都面臨處境的轉變,即使是教會及機構也有不同意見,產生張力,個人內心亦對前路有不確定性。她直言,轉變會帶來波動,基督徒如何在波動中轉化及成長,屬靈生命便需要藉著聖靈走出自我中心,改以基督為中心、效法基督,接受基督的呼召並回應,以投入其國度。

在靈修操練上,潘怡蓉指基督徒每日都在屬靈的爭戰中,如社會改變時會出現張力,信徒便易墮入試探、內心波動。因此,基督徒面對新的挑戰或機會時,屬靈旅程中要轉化以神的國度為中心,將新的挑戰及機會轉化成新的旅程及新的成長。她提醒說,在生命轉化的旅程中亦會有迷惑,而面對下半年的波動時,希望信徒在神給予的新處境下,可展示神的新國度,以及在新機會中回應神。

退省節奏助塑造靈性

另外,潘怡蓉提到三方面的靈修操練。第一是建立退省節奏:「停、退、省、悟、出」。她認為,在社會運動甚至在疫情中尋求神的心意,就是必須安靜下來,整理個人的內心世界,求神光照,回歸父家,這是退省節奏的精神。所以先要停下來,信徒不能在波動的社會,不斷只活在解決問題之中,而是要在問題中回應新的處境,尋求新的位份及崗位,以建立神的國度,回應召命,這是生命的成長。因此,「停」是為行得更快。

「退」則是脫鈎,不依附,心靈才得以自由。潘怡蓉解釋,當問題出現,很多時首先會求人,第二是依附自己的才華,第三是依靠世界的方法。但信徒不要依附這些,應有空間聽神說甚麼,要單單依附尋求衪的話,即「放低、交託、信得過上帝」。

她續說到「省」,指在聖靈裡得自由,就如見到神在礦野開道路,有新泉源在生命中。信徒可透過詩歌、講章,回想感動的禱文及經文等,讓自己停留在上帝的面前,省察上主如何看及回應社會的波動。之後,信徒可學效以父神的心為心看世界,看聖靈光照有甚麼亮光,就是「悟」,這便能用上主的眼晴及心意去看出波動的張力,從而令生命得以提升。

而「出」是重新的轉變,她指轉化一定有轉變,是新的成長,對神有新的回應,以神為中心,「神的國度不會因地上的事做不成而受攔阻,只要付出努力,神是會記念的。」她強調,靈命塑造是沒有捷徑的,建議每日可用五至十分鐘的時間安靜下來操練。

以懺悔罪過之心呼求上主寬恕

潘怡蓉跟著談及第二方面的靈修操練,是意識省察的練習。她說,這幾年看到不少弟兄姊妹在處境改變時,情緒亦隨之波動,建議可從感恩、祈求光照、回應/悔罪,以及展望/定志來回應。她指臨到每個人身邊的事,神是知道的,故信徒可用感恩的心、用接受禮物的心境來面對;並祈求光照,求聖靈讓自己更能意識神在日常生活中的臨在,知道賞賜及收取的也是神,「在教會內有不同意見的爭論,而憤怒來自不平不公的對待,因而受傷⋯⋯去到上帝面前,神會為你追討的。」

談及回應/悔罪,潘怡蓉指以祈禱來回應及反省,若省察到內心的喜樂,便以回應恩典之心奉獻給主;若有過失,便以懺悔罪過之心呼求上主寬恕。 她說,信徒在波動中會感到無力或退縮,但不要對未來感恐懼而不敢跨步向前,而是要到神面前,回應上主給與的新處境及新呼召。至於展望/定志,潘怡蓉指步步靠恩典,即先整理自己,求主恩典向前行,並求主賜新勇氣、新洞見及智慧應對。

第三方面的靈修操練是學走新路的態度。潘怡蓉指當中包括在敬畏中開放與聆聽、順服中堅持讚美服侍神、放手依靠神、學習與波動及不安共處、有受苦的心智及吃苦的堅忍、建立天國的盼望及步步靠恩典等。

款待消減鴻溝增合一

最後,潘怡蓉提到靈程同行:接待與款待。她強調,接待與款待是靈修操練的一個很重要主題,希十三1-2及羅十二13便提到,要恩待陌生人、善待外人與受護寄居的人,弟兄姊妹亦要互相款待。她指香港現時是動盪的時代,不少人在經濟及心靈上的貧窮很大,而由波動產生的鴻溝,令部份家庭、夫婦、青年及機構同工都變成陌生人,但信徒要在基督裡合一,要款待、打開家門,就如款待耶穌一樣。

是次講座由環球聖經公會主辦,是該會「基督信仰六堂課」系列講座之一,於七月十日晚上七時三十分舉行,原於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迦南道真堂舉行,因疫情關係,當晚改在youtube直播,現場觀看約有九十三人次。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