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新書回望抗爭之旅中的信仰歷程
戴耀廷:要克勝恐懼,才能走下去

【時代論壇訊】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最近出版了新書《愛與和平——未完的抗爭之旅》,是他過去四年多在報刊專欄文章的結集。他接受七月十六日的《恩典時刻・時代論壇》訪問,分享出版新書所記錄他在這數年間抗爭路上的信仰思考,也分析他對早前泛民初選反映的社會現象。

以和平方法展示反抗意志

早前舉行的泛民初選(下稱初選),參選的踴躍,投票的數字更高達六十多萬,遠超預期。戴耀廷指,起初大家對初選並不太熱切,但到了初選前夕,警方到香港民意研究所搜查電腦,就「即時引爆了大家一直積累已久的反抗意志。」他分析,勝出初選的參選人都是抗爭意志較強烈的,「我看見的現象是,不少人堅持繼續抗爭,但不是很多人可以用很激烈的方法在街頭抗爭,於是就透過和平、完全非暴力的方法,去展示其抗爭的意志。」他說,每一個人的力量很微小,但六十一萬人很微小的抗爭意志累積起來,就成為很強大的抗爭力量,「這就是為何當權者對這次初選有很大的顧慮,相信打壓亦會很嚴厲。」

戴耀廷指,初選的反應熱烈,不只年輕人,也有不少長者去投票,可見跨世代、不分年齡的人,展示他們的抗爭意志。他認為初選的意義,在於展現香港公民社會的力量,這是因為不少人積極主動參與,包括設計投票系統的人、票站義工、借出場地的議員、黃店的老闆等,「每個人伸出手來幫忙,建立起一個網絡,成為社會資本,建立起互信。其實,抗爭不一定是對抗性,抗爭可以在正式官方體制外,建立自己的體制,香港公民社會有能力做到,這可能令當權者更憂慮。」

戴耀廷又提到,任何制度,都需要相對應的文化來承托,有文化上的轉變,才能帶動制度的轉變。「由佔中開始至今,目標好像是制度的改革,但過程中,我很強調如何重塑社會的文化……制度的改變反而不是最關鍵,因為文化改變了,制度的改變始終會來臨,而最難的是社會文化的改變。」他指出,他在新書中,談到不少文化的發展,而社會及每一個人的文化內涵,其實離不開「信仰」——不一定是基督教,也可以是其他宗教或其他進路。

事實上,戴耀廷的新書以信仰心路為重心,書背提及他最重要的身份,並非法律學者和社運搞手,而是基督徒。在書中「教會與抗爭」的一章,一開始的分題就是「教會在哪裡」。那麼,信仰對他的人生召命,有甚麼影響?順著信仰召命而行的人生路,又是否注定路窄人稀?他表示,這幾年在抗爭旅程中碰到不少基督徒,並且愈來愈多同行者。他相信,這會令堂會內部面對不少衝擊,例如早前有堂會青少年導師集體辭職的事件等,這促使各堂會重新反思如何對應香港處境,而他相信,他的新書可以為基督徒提供多一個視角去思考問題。

我們需要懷抱希望

說到其新書,戴耀廷指,該書是書寫他在信仰上的經歷,因此封面設計也用了基督教的象微——十字架,而那就是他在二o一三年與陳健民和朱耀明牧師在九龍佑寧堂的「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記者招待會時所看到的十字架。

由佔中開始至今,這趟爭取民主的旅程還未走到終點,新書副題也喚作「未完的抗爭之旅」。戴耀廷解釋,他在《明報》的專欄原本只構思寫一年,約五十多篇,但後來愈寫愈多,「我在其中一篇文章提到,信仰就是抗爭,抗爭就是信仰,其實這跟我們如何實踐信仰很有關係。在還未有公義的社會裡,我們去實踐信仰,難免有一定的抗爭,所以我說(寫)的是抗爭如何跟信仰結合起來。」他相信,《港區國安法》的實施令香港的抗爭運動面對最嚴峻的挑戰,所以可以預期這是未完的抗爭旅程,未知還要走多長的路。

戴耀廷坦言,在出版這書的時候,並沒預計到香港的政治局面會走到目前這境地。他說,作為香港人,五月的時候得悉《港區國安法》將會到來,感到很震驚,而隨後而來的局勢發展,也沒有人知道,但他不認為是絕望。事實上,他在書裡的不少地方提到盼望,「在佔中案的結案陳辭中提到,我的罪是散播希望,這個罪我承認的。一個抗爭的旅程,面對不斷的變動時,我們需要懷抱希望。」

近日戴耀廷遭北京批評「妄想上演港版顏色革命」,他又會否擔心這本談信仰心路的書會讓自己承受更多這方面的抨擊?戴耀廷說,他在書裡也有提到,我們要爭取的,不是要改變中國的政體,也不是做任何事去促使它改變,只是爭取香港的民主制度的改變,整個抗爭也是回到這一點。他又說,書中有兩章記述他經歷香港社會的轉變,「書裡有一個脈絡,就是記述我的信仰旅程與香港政治及社會的變化交叉重疊,我想印證香港人和社會都在不斷轉化中。未來未可知,在公義訴求的角度出發,我們當然希望變得更好,卻不是顏色革命,只是追求一個更公義的社會而已。」

戴耀廷有關信仰的著作不算多,之前出版的是o七年的《信仰與法律》及二o一八年的《抗爭:靈性的思考》,到了最近的新作,又有何不同?戴耀廷認為,今次對信仰的思考的深刻了很多,「o七年是信仰與學術的初步整合過程。對公共神學的認知也是初步。」他說,自二o一三年起,他的人生一百八十度轉變,這些經歷讓他更深思考和實踐頭腦上的知識,現在的感受比o七年深很多。《信仰與法律》是理性層面的論述,但今次則感性得多,也有靈性層面的分享。

戴耀廷在訪問中也提到他所面對的恐懼。他說,在新書的第一章提到,當年他提出佔中,已受到很多恐嚇,令他感到恐懼。到了最近《港區國安法》的實施,及泛民初選被指違反《港區國安法》,都令他感到恐懼,「這些恐懼一直存在,我在書中的結語說,在這旅程中,一直陪隨著我的,是一根刺——那是保羅在聖經中的說話。」他說,他恐懼的,是失去自己一向有的東西、家人、聲譽,甚至失去生命和自由,「這恐懼會癱瘓一個人……」不過,他亦說,在社會運動中,也有一些「高點」,受到別人的讚賞,重要的是如何保持謙卑,「恐懼是必然有的,你要克勝它,才能走下去。」

香港將有黃金年代來臨

此外,戴耀廷在訪問中提到,過去的抗爭路上,不是每一刻都那麼正面,總有起跌,更有負面情緒,甚至也有憎恨,「對所有傷害香港的當權者或有公權力的人,是否能像耶穌所說寬恕七十個七次?我自己也未必可以做到。」但他相信,過去幾年的經歷,香港人所經歷的,遠遠超乎過去幾代人所經歷,「過往幾代人的獅子山精神,是努力賺錢、工作,但這代人的經歷已完全不同,那種深度很不一樣。我一直說香港將有黃金年代來臨。」他解釋,這是因為這一代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有很深度的歷煉,有更大的能力面對更大的挑戰,香港社會的質地也不同了。

被問到新書以「背上十架」作為全書最後一章,當中有何喻意,戴耀廷說,每個人都自己的十架,在不同階段,使命有所不同,但最終的目標是一樣的。他以自己為例,指過去七年,他站在政治上很前端的位置。到了最近的初選,已去了最後方的位置,「以後會發生甚麼,已超出能控制的範圍。現在,我重新尋找一個新的十架的形態是甚樣,但最終的目標還是朝向神給我的召命,就是實踐公義。」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