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闻消息

疫境下工作尊严的再思
龚立人:视工作为与人分享的礼物

【时代论坛讯】新冠肺炎疫情在本港持续,更接连出现愈百宗感染个案,各行各业受到严重打击;不少人要在家工作,什至被迫加入失业大军。作为基督信徒,在这经济寒冬下,如何再思工作的意义?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副教授龚立人在一个题为「工作尊严:在疫情下生活的颠覆反思」讲座中,提出他对工作更深的看法,指信徒可以以新思维来体验工作,视工作为一份与周遭人分享的礼物,并在逆境中为他人的需要多行一步,建立互助关怀的新文化价值,丰富个人生活。

龚立人从三个层面来解构工作。一,工作者在工作上不被视为工具,有自主性。二,工作不单是自我表现,更要成为周遭的人的一份礼物或贡献。三,人可为劳碌得到回报,正如传道书五章18节说:「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分。」他说,在没预计的疫情下,什至新冠肺炎更可能成为风土病时,不少人都希望回复正常,这是否意味返回昔日的生活或工作模式?这「正常」以什么作为参照?这些都值得每个人反思。

龚立人指「正常」有四种特性。首先,正常社会的关系反映在工作及资源上,以「交换价值」为主,即以金钱及表现来衡量。但他说,将「交换价值」这思维伸延至社会不同层面就变成问题,「你系咪值咁多钱?」、「畀唔到钱就睇唔到医生?」二,驯服的身体。透过不同工作空间的布置,反映某种程度的身体监控,如公司内不同座位的设计,显示不同的职级;规範工作角色及表现,如售货员被要求某种谈吐及姿势等。三,透过计算表现,如收到多少客,若不达标,便受处分,减薪或不续约等。四,今日的工作世界已由强调生产转为消费,即使「閒暇」(lesiure)亦被视为经济活动,不是生活节奏,如到澳门「閒暇」就鼓吹消费为主。他提出疑问,若说想生活及工作回复正常,试想当下的情况又是否正常,非常态又是否不正常。

没工作不等于没贡献

疫情下,生活都要改变。龚立人指不少人失业,手停口停,但保住份工是什么意思?对政府来说,保就业就是要减少社会产生不安,减少游行示威,否则「唔单止黄丝,蓝丝都出嚟」。他强调,工作对人有一定意义,但没有工作不等于没有贡献,这不一定是回报式的贡献,如有店铺濒临结业,有人会刻意到该店「帮衬」,或业主减租等,产生互助,便超出正常社会强调的消费模式及改变交换价值,虽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为了别人的需要着想,多行一步,多了体谅及彼此支持及关心,就建立出一种新的文化及价值。

龚立人又解说疫情下给与的新经验。他指出,工作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是建立自己的人生,因与不同人相处,会丰富个人经验;但失业时,会同时失去人际关系,令人感到不安。不过,疫情下,不少人多了留在家,多了与家人相处,多了明白父母在家庭的付出,如买餸及做家务等,令个人也多参与这种没经济回报的家庭工作,建立自信及丰富生活。他更说,学习新生活中,包括减少消费活动,「买少啲嘢」,便明白生活原来可以好简单。

第二个新经验是体现创意生活。龚立人指可尝试做一些「新嘢」,扩阔自己的生活世界,找出新的生活节奏,以及多留意社会发生什么事,「限聚令要阻游行?九月立法会选举系咪押后?但好多人都知,感染源头唔系游行同投票,而系多姿多采嘅生活。」

学懂慢活新节奏

另外,龚立人提到在疫情后,新的工作型态将会出现。他指工作世界中,在时间及空间上已起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家工作,这或会成为常态。但当中会学懂工作不是靠效率,是有自主性的,生活节奏亦可以慢下来,不用急,学懂在疫情下慢活。他重申,要将工作看成是对其他人的礼物,才可改变对工作的态度,举例本地生产口罩、餐厅做好衞生等,除了是经济回报,也是为社会做多一些,为其他人想多一些,共度时艰;并要在生活上不同的层面多参与,退一步环顾周遭的世界,以不同形式关注,不将工作占据整个人生。

最后,龚立人总结时说,工作尊严是肯定劳动的重要,并享受成果,但同时也要找回工作的自主性及有创意,决定生活节奏,并回应工作是对周遭人的礼物。

是次录播讲座由香港基督教工业委员会举办,是「边一个发明了返工」讲座系列之三,于七月廿四日晚上在该会的YouTube播出。


守护自由空间,请支持基督教《时代论坛》
可选择:📲 PayMe 或 💳 网上捐款(信用卡)

⚡️转数快FPS +852 51100803(注明奉献,如需收据请附姓名及电话)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