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從台灣長老會剖析台灣人身份認同建構歷史
鄭睦群:長老會是第一個支持台獨的宗派

【時代論壇訊】曾被美國《時代》雜誌稱為「民主先生」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七月三十日辭世,李登輝一生促成台灣政黨輪替的民主化,政治光譜由藍轉綠,在統獨問題上有其創新性見解。無獨有偶,台灣基督長老會(下稱長老會)亦由國民黨關係良好,從擁護大中華主義走,走到今天支持旗幟鮮明地台灣獨立運動。榮光敬拜事工最近一個網上節目便邀請台灣淡江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鄭睦群博士剖析箇中歷史及政教脈絡原因。

台灣戰後歷史及人民身份認同的改變

鄭睦群首先定義何為「台獨」,他認為台獨至少有兩種意義,第一種是狹義的台獨,主張摒棄中華民國及其遺留的東西,並採用新的憲法和國號,希望能用「台灣共和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第二種則是「華獨」,由於中華民國已經民主化,他們主張延續現時的體制,但放棄反攻大陸,維持現狀。而大部份台灣人其實傾向「華獨」,即維持中華民國的獨立性。鄭睦群表示,長老教會內部也分成兩派,一派希望追求絕對的台獨,另一派則認為可以配合現時的政府,維持實際獨立的狀態。他指出,台灣人不是一開始就要求台獨,台獨思想其實是在七十年代才萌芽。

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大部份台灣人其實非常歡迎這個「同文同種」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至少能讓他們脫離日本殖民政府的統治。但在一九四七年,台灣便因對國民黨施政的不滿而爆發了二二八事件,主要是因為很多政府職位和學校崗位由外省人以及他們的親信擔任,以及物價上漲,民不聊生。鄭睦群形容,二二八事件是台灣第一顆獨立的種子,但這些種子是種在海外,所以有流亡海外的台灣人早在五十年代開始已鼓吹台獨,海外的台獨運動亦在七十年代與台灣本地連成一線,但大部分台灣人在五、六十年代都認同他們是中國人、承傳了中華文化、也認同中華民國政府和其反攻大陸的主張,台獨的論述在那時候並不明顯。

但在七十年代,台灣被趕出聯合國、保釣運動、美國與台灣斷交等事件均令台灣人民想法開始改變,民主主義的思潮亦達到高峰。由於邦交國數目穩步下跌,中華民國的法統失去國際威信,而中國大陸的國力迅速增長,外國人開始把台灣人誤當成大陸人。鄭睦群指出,台灣人在八十年代的身份認同產生混亂,他以電影工業為例,在五、六十年代,歌頌大中華歷史的電影大行其道,但到了八十年代,台灣人開始反思他們還是不是炎黃子孫。他續指,一九七九年的黨外運動仍以改革國民黨政府為目標,但在一九八六年,台灣歷史上第一個以建國獨立為黨綱的政黨—民主進步黨誕生,反映民意逐漸逆轉。八十年代的台灣人開始認為他們與「中國」扯不上關係,「台灣人」的認同率逐漸增加,並於九十年代首次超愈「中國人」的認同率。

長老會從「大中華」走到「台灣國」的歷程和掙扎

鄭睦群發現,台灣長老會在國家認同的轉換其實跟普遍台灣人沒有太大分別,都是從支持大中華主義慢慢變成主張台灣獨立。長老會在一九四五年也是認同和歡迎國民黨管治台灣的。當時,他們派人到中國大陸,希望了解國民黨政府的運作,並希望他們好好管治台灣。雖然在二二八事件中,有很多長老會的會友被政府殺害,但國民黨透過白色恐怖和教育,向人民灌輸歷史記憶。鄭睦群認為,國家認同基本上包括一個人的血統、髮色和膚色,但更重要的是國家透過知識和歷史教育把人民建構成她要你當的人。他同時指出,長老會最初與國民黨政府的關係就像跟日殖時期的總督府一樣良好。

後來,長老會和國民黨分裂的主因是國民黨不滿長老會留在普世教會協會。普世教協是其中一個最大的基督教國際組織,而國民黨亦一直支持長老會參與其中,因為這能向國際社會傳達「自由中國」的情況。可是到一九六一年,普世教協接納了來自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的東正教會作為會員。長老會陷入兩難局面,一方面希望繼續留在普世教協,與其他成員維持關係,但另一方面亦要符合國民黨的國策,與共產國家的教會去除關係。雖然在一九七零年,長老會退出了普世教協,但亦為它其後簽署不同宣言埋下伏線。

七十年代,長老會跟所有關心中華民國前途的知識分子一樣,發表了三個宣言,依次為《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我們的呼籲》、以及《人權宣言》。《國是聲明》並不旨在推翻國民黨,而是希望國民黨放棄虛幻的傳統,以及改選國會,因為當時的立法委員都是從大陸帶過來的,台灣人民沒發言權。鄭睦群指,當時長老會被國民黨扣上支持台獨的帽子,但不久之後,長老會也在一九七七年的簽署人權宣言,正式主張台獨。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以維護人權著稱,他希望台灣不要變成中美角力的地方。長老會則希望透過人權宣言,勾劃台獨思想。但有很多人批評長老會不遵守政教分離原則,又覺得教會應以傳教為目的,不應牽涉政治。

一九七一年,國民黨把長老會定性為台獨組織,同時有人批評長老會裡大部分人是好的,只是被一小撮人把持,並希望他們及早悔改。鄭睦群表示,其實當時國民黨算是較少壓迫台灣的宗教團體,而外人希望透過教會內外的壓力改變長老會。而一九七八年發表宣言的動機是愛國和愛鄉土,長老會認為站在信仰立場,有責任確保社會良好運作。人權宣言提到要「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其實只是重視本土聲音和帶出討論,長老會要到八十年代才正式主張台獨。一九九零年,台灣主權獨立宣言推動以「台灣共和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與民進黨的主張相同。

民意逆轉反映台灣「天然獨」已成主流

鄭睦群指出,台灣長老會是台灣第一個支持台獨的宗派,它和台灣人的國家認同幾乎在相同時間改變。以前台灣人不會懷疑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但這想法在八十年代開始改變,他以語言來做例子,台灣人在那時候開始覺得台語比國語更優美,更接近「中國」,但到了再後期,台灣人認為台語珍貴是在於其本質上的價值,也為自己是台灣人而感到驕傲。但現在會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台灣人非常少,而從八十年代開始,台灣人很多都不再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愈來愈多台灣人即使認同中華文化,也不認同中國這個政權。有民調更顯示,當沒有中共的武力威脅時,贊成台獨的比例更高。鄭睦群亦表示,反對或支持台獨均各有政治論述,只要大家互相理解和交流便可。

講座為榮光「通識大補課」,於六月廿六日晚上舉行,題目為「從大中華到台灣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國家認同及其論述轉換」,主持為榮光創辦人王礽福。是次分享鄭睦群的博文論文研究內容,他在二零一七年著有《從大中華到台灣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國家認同及其論述轉換》(政大出版社)一書。


鄭睦群(右)曾致送著作予時任台灣總統蔡英文(圖片來源:鄭睦群面書,下同)


李登輝(左)與鄭睦群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