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港九培靈研經會午堂第二講
陳琛儀:脫離疫症恐懼,化為傳福音契機

【時代論壇訊】面對全球蔓延的疫情、動盪不安的政情,恐懼彷彿已成為我們今天生活的一部份,可如何跨越?昨日(八月三日)第九十二屆港九培靈研經會中午講道會第二講,由加拿大城北華人基督教會創會及顧問牧師陳琛儀牧師主講,說明神如何使我們脫離恐懼,並鼓勵信徒在疫情中放下懷疑與埋怨,視疫情為回應召命、廣傳福音的契機。

陳琛儀以詩篇一百一十九篇25至40節分享,講題為「神能使我脫離恐懼」,於當地以視像錄播的方式主講。他先從經文內容指出詩人如何藉上主的恩典面對人生起伏。 他提到人們恐懼的事物有很多,例如是疾病、其他不安,以及個人需要等。他以約翰福音八章31至32節作例,闡明只要人能相信並遵從真理,即神的話語及耶穌基督的生命,就能得到平安與自由。他相信,如要信靠神的話語擺脫恐懼,就必先了解恐懼,其次就是要得勝恐懼,以及基督徒獨有、神所應許的忘記恐懼。只有這樣,人才能擺脫思想局限,由神安排帶領,在逆境中繼續為神而活。

得勝恐懼:寫下害怕的事,向神禱告

陳琛儀深信,只有清楚了解到自身恐懼的到底是甚麼,人們才能好好面對它。他提到人們會害怕日常的羞辱、群體的攻擊、孤單、失敗、被背棄、老無所依、瘟疫,以至是世界動盪,經文中的詩人也有他所害怕的東西,但他選擇以紙筆記下它們。因為當人明白自己所害怕的東西時,與恐懼感的鬥爭便「先贏一半」。而上主亦會了解我們那無人能明白的痛苦,並照其說話幫助、帶領我們,將我們救活。

他認為,面對突如其來的逆境,恐懼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只要人們分析清楚眼前的處境就不會再害怕。他以其身處省份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例,指出在疫情初期有不少傳言指疫症無藥可醫,六十歲以上患者死亡率極高,一時間人心惶惶,但後來事實證明他的省份有超過八成患者痊癒,由此可見人們不必恐懼未經證實的事情。他又指,撒但會透過人去傷害其他人,但人的生命是掌握在神的手中,所以只要在逆境繼續向神禱告,堅固自己的信心,便不用感到恐懼。

他進一步提到,逆境分為可預知與不可預知兩種。面對前者,人們要做好與主得勝的準備;面對後者,神會以愛為根基與人同在,助人面對逆境。他以一位朋友的經歷作例:他的朋友在一次意外中失去視力,此後必須透過妻子的攙扶,以及為他描述眼見的一切事物,來維持日常生活。陳琛儀認為,在以賽亞書四十一章10節及四十二章16節中的上主,就像他朋友的妻子一樣,以公義的右手扶持身處逆境中的人們,領他們走不知道的路,在他們面前使黑暗變為光明。當人們知道並接受神的愛,求主赦免自身的罪,並嘗試愛神,就能得勝恐懼。

忘記恐懼:「向神看、向前看、向己看」

陳琛儀認為,忘記恐懼是擺脫恐懼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份,當中可分為「向神看」、「向前看」,及「向己看」三個層面。「向神看」即明白神是永恆的,掌管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因此人只要敬畏上帝,與神和好,求神赦罪與安慰,就不必再為今日的事而恐懼。「向前看」就是從神掌管一切的事實中明白,不論是好的計劃還是壞的計謀,只要是由人所作,都是有限的。每事皆有神的旨意,即使是苦難亦不例外,只要人們專心尋求神,就必尋見。「向己看」即忠於召命,勇於承擔,就像保羅為基督而遭受牢獄之苦,反而鼓勵更多人傳福音,使福音更興旺一樣。

他又認為,如今人們均希望疫情早日平息,教會活動從線上回歸線下,一切事物盡快回復昔日的「常態」。但他卻指出,信徒與其渴望回復「正常」,倒不如視疫情為契機,回應召命,反思教會目前事工,使福音在現世更加興旺。

他亦引述凱勒牧師(Timothy Keller)的見證,指出有一位法國人在一次大戰經歷生離死別,一直覺得世上無人能理解自己的痛苦,終透過閱讀聖經中感到被上主所了解,為此攻讀神學,後來成為普林斯頓神學院的教授。

最後,他以詩篇一百一十九篇96節作結,寄語信徒在疫情下擺脫人的思想,放下懷疑與埋怨,反思生命的重點與教會的運作,以疫情作為廣傳福音的契機,成就神的心意。

今年講道會主題為「經歷神的大愛——詩篇119篇」。各場培靈會直播可於該會網站收看,大會並於廿四小時內提供重溫連結。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