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特寫

Sing Hallelujah後,「耶L」被正名「基督徒」
網媒麥田圈首出書回應坊間耶教迷思

過往,有不少人稱呼基督徒為「耶L」,認為他們離地,但經過反修例運動的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後,信徒被網民由「耶L」正名為「基督徒」。在反修例期間成立的網絡媒體「麥田圈」今年出版新書《亂世,耶L╱基督徒——給非教徒的香港聖經新解》,書內以去年反修例運動為切入點,向非信徒分享信仰價值,並回應坊間對基督教的迷思。麥田圈最近亦有新嘗試,在YouTube利用影片形式,希望能輕鬆一點談信仰。

麥田圈編輯:「我以前就是一名耶L」

麥田圈團隊於去年七月由幾位年輕信徒教牧成立,致力於網上以基督信仰角度分享社會、政治、生活等議題,透過網絡平台與因社會事件而離開教會的青少年信徒同行,盼望按著真理回應社會。

麥田圈編輯麥子澄介紹自己為「覺醒了的港豬」,她坦言自己從前就是一名「耶L」,從不留意時事新聞,全部時間都交給教會、身邊很少非信徒朋友。她指自己所返的教會很強調與上帝的關係,會花很多時間祈禱、敬拜、聚會,專注屬靈的事,而家人也很少關心社會;當時的她很享受這種生活,不覺有甚麼問題。

麥子澄於雨傘運動前從神學院畢業。她提到,讀神學的過程令她改變,因在神學院遇到相當貼地的老師,才開始慢慢關心社會:登記做選民、第一次參與六四集會、七一遊行,到了現在她每日都看新聞。她憶述在神學院每逢到飯堂食飯,就是看新聞的時間,老師也會在課上與學生討論時事。她當時發現自己對社會的理解很弱,「睇新聞有好多嘢都聽唔明,嗰陣真係連泛民同保皇黨都唔知係咩,覺得咁多黨咁多陣營,好複雜。」麥子澄說,那時候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甚麼都吸收,很感激老師讓她「開竅」,否則今天仍會是港豬。

新書第四章名為「耶L被討厭的理由」,提及教會漸漸只關注人數和業績,把教會裝修得美輪美奐後,忘卻教會在社區內照顧弱勢的責任。麥田圈團隊稱,有的讀者過往對教會有不好的印象和感受;讀畢此書,至少會了解原來有基督徒是「正常」的,原來基督信仰可以是貼地的,一改信徒負面的印象。

那麼麥田圈團隊有沒有被身邊朋友稱為「耶L」的經歷呢?團隊成員麥子A指,從未被朋友稱呼為耶L:「朋友話我唔係好似基督徒。」她解釋,雖然一直以來有返教會,但認為自己有批判思考,「當香港發生好多事之後,會開始反思教會嘅人嘅教導係咪一定係正確呢?」麥子A補充,不少人對基督徒的刻板印象是很「虔誠」——每逢吃飯前都會祈禱,覺得他們的情緒不是憐憫,就是感恩。所以,她指當自己「人性化啲」,承認也會做其他人做的事,例如鬧人、講粗口,人們就會「眼前一亮」,頓覺「原來基督徒都會鬧人嘅」。她又指,被稱為「耶L」的,是不問世事、容易站在道德高地批判別人的基督徒。


怎樣才是基督徒的形象?

在麥田圈眼中,基督徒的形象是……


麥子澄:「基督徒應該好似耶穌咁去愛。」
很多基督徒不是很像基督,反而給了別人很多掣肘,所以基督徒應該像耶穌,帶給別人安慰。

麥子A:「基督徒係好吸引。」因為耶穌是個很吸引的人,祂捨己、謙卑、願意服侍人,這就是神的本相;當祂走進人群,人們就很想追隨祂,很想認識祂。

麥子B:「基督徒係比普通人更加唔應該限制自己。」如果不理解聖經想你做甚麼,便照聖經去做,或會失去自己的特質。基督徒更應有自己想法,聖經應能夠讓基督徒做到更多的事,因為基督徒相信自己是由上帝創造出來,是獨特的,有屬於自己的使命,相信上帝賦予自己的工作是與其他人不同的。

麥子C:「基督徒係成世人的事。」要到終點那刻才能判斷一個人是否基督徒。普遍教會對基督徒有不合理的期望,例如要求一位十多歲年輕人「一樣錯事都唔可以做、一句大話都唔可以講」,不停灌輸這種不合理的想法,令人無法經歷完整的、屬於自己的人生。我認識一些出色的年輕教會領袖、導師,他們後來有自己的想法,開始討厭基督教,甚至離教的大有人在。所以,信仰是一輩子的事,而非單單一點,或單單一個時期。

非信徒編輯邀請寫書談信仰

回想起去年十二月三十日,麥田圈的夢想是能於今年書展出書。誰料那時第二天早上,他們就奇妙地收到出版社邀請出書的電郵。出版社編輯的更是非信徒,希望麥田圈寫一本給非信徒看的信仰書。麥子澄指,他們當時完全一頭霧水,因為從未出過書,完全沒有概念,「用咗最多時間去鋪排目錄」。他們從第一次與編輯見面開會,到著手書寫內容,至最後交稿、出版,共花費七個月時間。

麥田圈指不會用「好教會、好神學」的文字來分享,希望藉著淺白簡單的文字讓更多人認識,甚至認同基督信仰的價值。麥田圈團隊稱,收到不少基督徒讀者分享,自己買完以後更多買一本送給非信徒朋友,而出版社指有不少網上訂單也是購買超過一本;也有住在澳門和台灣的基督徒讀者,為了支持他們的新書,即使運費約一百元(差不多是一本書的價錢)也堅持購買,讓麥田圈非常感動。

YouTube撒種待成長

除了出書外,麥田圈亦有新嘗試。今年八月起,麥田圈上載了共四段影片至YouTube,影片系列名為「麥麥放送」及「麥田聊天室」;前者為觀眾提供疫情期間,可在家中進行的小活動,後者則由三位年輕人討論信仰話題。麥田圈表示,平日於FB和IG的圖文貼文內容較為深入,影片的定位是以輕鬆有趣的方式接觸年輕人。他們希望就像一般YouTuber經營這個影片頻道,盼不會只有基督徒才覺得好看。

麥田圈稱仍在摸索屬於他們的特色,初步是希望輕鬆之餘,也會帶領觀眾有更多思考。例如在學習以左手寫字的影片中,帶出每人都有自己的步伐和長處,不需與人比較的道理;又如在射擊遊戲影片中,鼓勵觀眾即使未必每次都能完成各個目標,但付出的努力總不會白費。

問到影片有沒有收到任何讚賞或批評,麥子C笑言:「無乜人睇呀!所以兩邊嘅評語都無!」是否與宣傳不足有關?他們坦言不會花太多力氣去宣傳,最重要是站在年輕人的一邊。他們又提到,不同平台的觀眾不一樣,對麥田圈的期望也不同,只會努力做好內容來吸引觀眾。「如果有更多合適佢地(年輕人)要睇嘅嘢,其實佢地應該睇嗰啲先,唔係睇我地自己嘅嘢先。」

他們同時經營五個社交平台,每個平台定位都不同,接觸不同受眾。「無理由淨係做死一樣,我地都係不斷諗點樣可以做多啲」,他們希望讓非信徒認識基督教,或對基督徒不那麼反感,甚至會有一點好感,「只要種咗呢粒種子喺佢地心入面,之後佢幾時覺得需要耶穌,就係上帝嘅工作。」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