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天主教宗教科課本籲學生愛國
龔立人:愛上帝是「終極關懷」

【時代論壇訊】近日有天主教學校的宗教科課本,被指涉及「愛國」內容,引起坊間爭議。九月十七日,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龔立人在D100《恩典時刻.時代論壇》電台節目表示,應要全面地看該系列各年級的課本,又指這系列的課本由小學至中學的都含批判性,如亦有談及六四事件。他又說,基督教所強調的愛上帝是「終極關懷」,而我們對上帝的愛就反映在愛周遭的人身上;國家是一種工具、一個媒介,讓人實踐愛。

在《星光系列》部份級別的宗教課本中,列寫了相關禱文帶領學生感謝天主讓他們成為中國人,又表示願意熱愛國家民族,部份亦提及利瑪竇與岳飛關於召命的故事。龔立人認為應公平地、全面地看各年級的課本。有朋友亦有發送相關課本內容的照片給他,他發現這系列的課本由小學至中學的都含批判性,不完全有偏頗,如談論愛國是甚麼;在談論國家事件時,亦有提及一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

對比信仰教育所講的天國,與國民教育所講的地上國度,龔立人指昔日有部份西方國家會把兩者「黐埋」來說。他舉例,波蘭滅亡了一段長時間,但在建立民族時一直都包含著天主教信仰,宗教教育有明顯的波蘭民族色彩。不過,他又指,今天一些歐洲國家不再只是單一民族,而是有很多新移民。所以這些國家的宗教教育,就少了從國民身份去理解,反而是傾向認識不同文化與宗教的關係,如接納和尊重不同文化。

至於基督信仰所講的「愛」,和國民教育講愛國所指的「愛」,有甚麼分別?龔立人說,耶穌強調最大的誡命是愛上帝,另一條是愛鄰如己,「整個過程沒有說要愛國家」。「可能有些人為國家犧牲生命⋯⋯但這從來不是基督教信仰高舉的事。」他說可能有人會覺得當時以色列沒有國家概念,所以愛鄰舍是指愛其他族群,不單單是以色列人。他也認同這是重要的,但基督教強調愛上帝是「終極關懷」,而我們對上帝的愛就反映在愛鄰舍,對待周遭的人身上。在這基礎上,我們才可以討論國家所扮演的角色。「國家應該促進人去愛人」,是一種工具、一個媒介,讓人實踐愛。國家應容許宗教自由,讓人愛上帝,而不是為了國家才愛上帝、愛鄰舍。

「神愛世人」反映全球公民概念

龔立人說,要將「神愛世人」放在教育層面,應要培養全球公民概念。他解釋,「神愛世人」其實正反映全球公民這概念,不是強調人有甚麼權利,而對周遭人的責任,縱使大家沒有血緣關係或有著同一文化,但仍去實踐愛。他又指,雖然我們是中國人,但仍要有全球公民的概念來理解或詮釋何謂「中國人」。

有人可能會擔心談論全球公民可能會忽略本土文化,不過龔立人認為兩者不一定是對立,反而可以用全球公民概念不斷反思,「當我們愈強調講本土本國,我們有沒有排外呢?」他補充,在廿一世紀初已有談論「全球化」,不過近年來則少了談論。他期望,特別是教會學校的老師,能用全球公民的概念詮釋國民教育,而不是單單用教育局指引。

面對香港目前的處境,老師應怎樣有的心靈素質教導學生?龔立人認為,老師應要有迫切感,以致做每一步都知道其價值和意義。其次是不需要有很多自我審查,因老師在日後談論或描述社會和國家的事,也可能談到一些敏感課題,會擔心被指是在課堂上推動某些行為,但龔立人希望老師都問自己的良心,如真的想向學生描述和講解,不要因被人誤解而避談。同時,經過過去一年的社會運動,老師可能也要接受自己接觸的都是有限,而學生接觸的可能更多。老師要保持一份謙卑的態度,與學生同行。

D100《恩典時刻》由《時代論壇》統籌製作。節目重溫:https://bit.ly/3hC93mr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