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閱讀潘霍華.後創傷時期的青少年牧養
盧智榮:應讓不同人均有空間成長

【時代論壇訊】身處後創傷時期的香港,教會應如何牧養青少年?神學思考如何結合在現實場景當中實踐?早前一個名為「後創傷時期的青少年牧養——如何閱讀青少年牧者潘霍華」的講座,邀請了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總幹事蔣文忠博士及G-Power青少年事工聯盟主席盧智榮傳道主講,分享對路思哲(Andrew Root)所著的《青少年牧者潘霍華》的反思和批判,同時希望反思於這個時代的青少年牧養。

蔣文忠圍繞該書的內容,思考神學和神學實踐的關係,並認為潘霍華神學和實踐的起點是從聆聽上帝的道開始,今日教會亦應仿效。盧智榮則從潘霍華的〈論青年工作的八條提綱〉(Eight Theses on Youth Work in the Church),指出教會的關注不應放在青少年事工,而是整個堂會的塑造,思考當中是否有空間讓眾人成長,他亦將討論延伸至香港教會的處境,提出五個方向讓教會進行神學實踐。

以聆聽聖言結合思考和實踐

蔣文忠指出,在《青少年牧者潘霍華》一書中,路思哲將神學踐行轉向(the turn to the theological)和神學轉向(a turn to theology)作出對比,將神學踐行視為在實際的經歷和場景中,反思與主相遇的具體經驗;神學轉向卻是單單訴諸於教義和傳統,將正確的觀念放進青少年的腦內則達成目標,而路思哲認為潘霍華對於神學的重視是著重其踐行多於頭腦的認知。不過蔣文忠提醒,該對比也受路思哲於北美的處境影響,但這種對比未必是潘霍華的理解。同時,路思哲也認為潘霍華的個人生命經歷及其神學塑造有緊密的關聯,例如潘霍華於羅馬的教會經歷塑造了〈聖徒相通〉一文,或其家庭經歷也對其神學構成影響,但蔣文忠看見潘霍華的家庭亦有缺陷,難以用生命經歷的塑造去涵蓋所有神學內容,故其生命和神學的關聯性有待尋索。

因此,當路思哲將經驗視為牧養的起點時,蔣文忠認為教會亦有其他牧養青少年的切入點,例如安靜的靈修經驗,或以神學和讀經啟發思考與討論都是可行的方法,因有些特定經驗難以創造,但教會傳統裡的屬靈操練卻能成為共同牧養的空間,因此蔣文忠認為經驗和思考能夠處於並排,或互相豐富的關係。

當路思哲強調經驗並將神學視為對應經驗的「反應」,蔣文忠希望重新強調上帝的主導性——神也能主動介入人的生命並主動說話。蔣文忠引述潘霍華的著作指,當我們言說上帝之時,「從信心退後回到神是不可能的」(It is not possible to go back from faith to God),意即我們的牧養是由神作主動介入,才有信心,此順序可見神的主導性亦是潘霍華的一種面向。蔣文忠結合自身理解和反思,指出神學思考和實踐在潘霍華當中是並行的,而兩者都是以聆聽上帝的話作為起始點。蔣文忠指:「他一生的任務就是將信仰活化,讓信徒生命能夠重新經歷信仰的力量,經歷榮耀的上帝,而必定要從聆聽上帝的道開始,這是潘霍華神學和實踐的起點。」

因此,蔣文忠勸勉教會給予上帝工作的空間,當上帝在言說中,而香港教會同時面對重重困難時,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聚會和活動,而是在神話語中反思、在神學中前進,從而讓我們知道怎樣和上帝配搭,讓上帝有空間工作。

青年事工應以堂會塑造為焦點

盧智榮則從〈論青年工作的八條提綱〉中,總結青年事工在本質上就是堂會塑造,故需要營造的並非成功的青年事工,而是不同年齡弟兄姊妹皆能成長的空間。在各項綱領中,盧智榮看見教會斷層的問題,並非方法、技巧的漏洞,而是需要讓上帝的道介入年輕人的生命。同時,青年群體本身是教會群體的一部份,應當將他們視為弟兄姊妹,而非將青少年的身份放在特權和特別劃分的位置,故信仰的基本仍然是年輕人需要的元素,例如生命和救恩等概念,不應因他們年紀小而忽略,反而應當嘗試用他們的言語去表達,用他們的經驗去切入。

盧智榮用種田的比喻,指出在田地中種菜也非將不同資源投放於田地即可,而是田地需要孕育不同的生物,有生物的多樣性才能彼此配搭;同樣地,教會不能將年輕人牧養抽離於整個教會的處境之中,而是應有空間讓不同年齡的弟兄姊妹成長。

回應到年輕人批判教會的議題,盧智榮認為書中的第七條提綱能夠回應現今的時代,他說道:「過去年輕人批評教會有不同的角度,離地、親建制、政治冷感等,甚至很多人出走教會……並不是不能批評教會,但要出於愛,出於在教會內怎樣幫助教會更新、突破、成長,而做出批判,並作出承擔。」他指出批判背後需要的,是留在教會的制度裡面去承擔,並一起去懺悔,藉著生命更新教會。

左:蔣文忠、右:盧智榮(圖片由大會提供)

神學踐行的五點轉向

從上述內容,盧智榮提出堂會塑造需要有神學踐行的五點轉向,包括:將堂會去營運化、以他者作為思考起點、尊重人的主體性、與時代同步,以及和社區共融的共修群體。他指出放棄過往堂會的營運模式,便能夠放棄一些無謂的事工,並給予生命培育以及聖道宣講更多空間。而以他者為思考起點,就是放棄將堂會作為本位,不以堂會發展為目的,倒嘗試從不同群體的角度去思考和牧養。他指,過去以既定架構去計劃人生命成長的方式已經無用,反而應當引導信徒進入適合的崗位,例如過往傳福音的論述將能言善道的人更加重視,反而忽略了較為沉默的人,未能培育不同類型的信徒,故教會需要重新審視,讓不同人均有其空間去成長。

盧智榮指,過去堂會有一套既定的成長模式,但在現今受壓迫的時代下未必適用,故教會需要和時代同步,尋找自己的回應。他又表示,一個共修群體尤為重要,這共修群體需要牧者開放生命與年輕人分享,有共同生活和共同目標,甚至是深層關係的委身,在過程當中一起經歷上帝。

在問答環節中,有與會者認為很多青少年導師都缺乏神學訓練,蔣文忠回應,很多牧者在神學院畢業後就放下了神學,而專注於學習輔導等實務技能,故他同意現今的牧者需要進深於神學發展,否則和時代的對話之中會失去信仰的框架。盧智榮亦指出過往的神學教育或許比較抽空,失去了處境性的思考,亦是需要正視的問題。

又有與會者問到如何面對青少年未能開放自己深入分享的處境,盧智榮再以耕種為喻,表示生命的成長需要時間,以為一兩次的小組就能深入分享是過於理想,反而作為牧者只要能夠開放自己,便已足夠。蔣文忠亦同意,並勸勉牧者不要用成果主導事工。他指出撒種者或許在撒種後就已經完成他的工作,收割者或許是其他人,故不需要部署太多而讓自己承受更多擔子,只需要做好牧者的角色。

是次講座由福音閱覽室主辦,G-Power青少年事工聯盟及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協辦。講座於九月三日晚上在網上以Google Meet進行,中段參與人數有逾一百一十人。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