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葡萄园风云》之劳资纠纷与世代矛盾

经文:马太福音二十章1至16节
讲员:任志强

马太福音二十至廿一章,叙述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控诉/审判圣殿(一般称为洁净圣殿)前后的连串事件和言论,其中包含了三个以葡萄园为场景的比喻,即是:葡萄园雇工的比喻(二十1-16)、两个儿子的比喻(廿一28-32)、恶园户的比喻(廿一33-46)。

这三个比喻在故事层面并无关连,情节、人物、信息也不相关,只不过因为都发生在葡萄园,在经文的叙事里又出现在比较相近的位置,我就称它们做《葡萄园风云》系列,好像香港电影《窃听风云》系列那样,三集毫无关连,只是都以「窃听」为题材罢了。

葡萄园经常出现在圣经叙事里,难免有人大造文章,谈论葡萄园的特点,研究葡萄园的象征意义,什至认定葡萄园就代表以色列等等。固然,当耶稣讲故事的时候,或福音书的作者把这些比喻写出来的时候,他们也许都有想到葡萄园的象征意义,但是,我认为我们不妨读得平常心一点。

事实上,耶稣的比喻往往就地取材,以当时当地人们熟悉的地方、场面、事物,什至可能是当时人们熟知的热门事件为蓝本,顺手捡来,带出他的信息。就像大家日煲夜煲的韩剧、日剧一样,有南北韩分隔几十年的恩怨,有贫富之间的阶级矛盾,有政客、财阀、司法系统之间的勾心斗角;而过去一段时间热爆的,大概是银行系统内外的尔虞我诈了。观众容易投入和共鸣,因为他们看到熟悉的场景,什至熟悉的人的影子。

耶稣的比喻也是这样。葡萄园是当时中东十分普遍的场景;葡萄园里面发生劳资纠纷,又涉及两批工人之间的矛盾;园主两个儿子对父亲阳奉阴违,一个话做又唔做,一个唔肯做结果又做;还有因为争夺葡萄园业权而发生连环血案。这些都是非常引人入胜的juicy题材,耶稣就从这些素材交织出他的故事,带出要讲的信息。

葡萄园风云第一回(太二十1-16),一般称为雇工的比喻,描绘的其实是一场劳资纠纷。纠纷的重点,却是工人之间的矛盾:有部份工人不满意其他工人工时较短,却得到同样待遇,于是把矛头指向雇主,认为雇主不公平。


Parable of the Workers in the Vineyard, by Patrick Paearz de Wet, mid-17th century

不公平的园主

故事中,早上受雇进入葡萄园的工人投诉雇主不公平。「我地做咗成日,日晒雨淋,身水身汗,无功都有劳吖!你咁样对我地?」雇主怎样不公平呢?拖欠工资吗?没有。他准时出粮,收工即畀,冇拖冇欠。克扣工资吗?没有,当初讲了多少就是多少。那批工人觉得不公平,纯粹是因为他们知道,有些工友的工时比他们短,却得到同样报酬,心里就不忿气了。

换言之,这场劳资纠纷,根源是雇员之间的矛盾,只不过故事并没有以此为焦点,而以「工人认为雇主不公平」作焦点。很多人读这个比喻的时候,也采取了同一角度,把焦点放在「雇主是否(不)公平」一事上,就觉得那雇主的做法有点奇怪──为什么后来的、工作时间比较短的,他都给一样的工资?什至是下午五时,即是临近收工才聘请的,工资也是一样?

如果从现代企业管理观点来看,这个雇主要不是愚蠢、没有计算成本效益,就一定是另有所图──可能是洗黑钱,可能是有枱底交易、利益输送。但是这位葡萄园主人大条道理说:「老友,我冇搵你地笨喎!我晨早话咗咁多,而家畀足你地喎!你收咗钱就走啦!我畀几多其他人,关你咩事呢?」雇主还要加多句:「系咪我做好人,你就妒忌,就眼红呀?」

的确,绝大部份现代人,不管是否基督徒,都会觉得耶稣这个故事有点奇怪。纵使葡萄园主大条道理,强调自己没有不公平,而事实上他又真的付足工资,准时出粮,但是我们依然都会有点不舒服,总觉得有点不公平、不公道,或者总之唔对路。不公平、唔对路在哪里呢?若把这个葡萄园故事放到现代职场里,员工的不满大概就是这样:

「我辛辛苦苦做到半死,晚晚冇八、九点都唔走得,坐我隔篱位嗰个,成日印印脚,四点九就去定厕所准备放工,原来人工同我一样喎!」

「我同呢间公司捱咗二十几年,由全公司六个人做到而家二百几人(我系第六个员工),上个月新来嗰个,刚刚外国读完硕士返来,搭咩车返工都系我教佢,原来人工竟然同我一样?真系震惊十四亿人!」

现代管理人都知道,要避免员工之间互相比较他们的聘任条件,否则自找麻烦。但是,耶稣这个比喻,根本不是要讲劳资关系、薪酬结构,什至不是要处理「怎样才算公平」的问题。期望从这个比喻找出耶稣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根本是错重点。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这里,只不过反映我们都深受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价值观所影响。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精神,强调多劳多得(也因此不工作就没有收入),投资回报(投入多少资源就有多少合理收获)。我们鄙视不劳而获──虽然心底里面很羡慕,常常希望「唔使做」,但起码口头上、理论上,我们会承认:做人不应该不劳而获。但是耶稣在这里要讲的,不是这些。

天国的恩典经济学

耶稣一开始就说「天国好比……」,开宗明义,表明这不是个关于「经济公平」的故事,而是个关于「天国恩典」的故事。这种天国恩典的观念,从正面地挑战、冲击,什至颠覆我们习以为常的资本主义游戏规则──多劳应多得,超时要补水,学历、资历、能力三高就应得更高报酬。

耶稣所讲的天国价值观,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在葡萄园的劳资纠纷里,园主所给予迟来工人的,完全不是他们「应得」的──这正是「恩典」的意思,是我们「不应得」(undeserved)的。若是我们「应得」(deserve)的,怎算恩典呢?我们凭努力赚回来的,就不是恩典。根据耶稣这个比喻所讲,天国恩典至少有三样特性:

一、不是靠努力,拼命做得多,就可以得到;
二、不是早进场,做得时间够长,就会得到更多;
三、只要你愿意入场,投入参与,就必有所获。

或者有人会觉得,天国恩典这样不是很容易被滥用吗?有没有什么指引或者机制,可以防止滥用呢?这份担心,也不无道理。滥用恩典,就像学校做分组功课(group project)那样,总有些翘起双手白占便宜的free rider,其他组员做得好,他就坐享其成,跟着拿高分数。(当然如果其他人做得差,他也跟着炒车啦。)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大镬饭」经济也是一样,「做又卅六,唔做又卅六」,做多做少,人人工资一样。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要做得多?为什么要勤力?于是,全国都成了free rider,全民hea做,无人认真。这些经验令一些人认为,这样的制度对人性太乐观了,因为人其实是懒惰的,当全组同学、全班、全校都是free rider,那就一齐死了!当全国都是free rider,那就全国揽住死了!

但事实上,天国恩典不是对人性乐观,而是对人的期望和要求十分高──恩典虽然白白赐给我们,却要求我们有一份「恩典意识」(grace consciousness):时刻谨记,我们之所以能够像今天这样存活,并不是因为自己有能力、聪明醒目、条件过人,而是百份百出于上主的恩典。

而上主的恩典,并非单单体现在我们的个人特性上面,更体现在我们所遭遇的、经历的一切事情和生活处境之上。就如那些一早就进入葡萄园工作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够一早受雇,未必是因为他们特别早起,而是因为适逢其会,在等候工作机会的时候,正好碰上葡萄园需要工人的时机,又正好遇到园主路经之地,于是他们就「食正条水」,能够成为葡萄园第一批雇员,做了开垦耕耘的功臣。如果他们因为搭上了头班车,而自以为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那肯定是自己想得太多了。

好可惜,在现实里,不管教会还是社会中,这样想得太多的人确实不少。

恩典意识与世代矛盾

上世纪八十年代,乘着香港政府大力发展新市镇的时机,大量教会宗派纷纷在各个新市镇开展事工、开设堂所。与此同时,许多经济开始独立,或者刚建立新家庭的信徒也搬到这些新市镇居住和工作,他们大部份也就适逢其会地成为了那些新堂所开创时期的骨干。转眼卅多年过去,那批人若没有离开,很多早已成为那些堂会举足轻重的元老级领袖了。

这正是我自己和很多同辈友侪的亲身经历。假若我们因此而幻想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或者以为自己在教会应该享有什么特殊地位,足以指点江山,那一定是想得太多。事实是,几十年来,上帝透过各种方式,在这些地方招聚他的羊群,建立他的教会。这些堂所开展的时候,我们这批当时陆续投身社会的人,开始独立生活,经济比较自主,又刚巧住在这些新市镇一带,于是有幸被征召参与耕耘。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在社会整体的层面也是一样。一个社会里面,必定有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共存。早入场的,可能早年在此出生(即是年纪大),也可能很早就来到香港,觉得自己打拼大半生,付出了很多,也因为累积的经验而拥有较高能力,很容易倾向觉得自己所得那一份是「应得」的「收成」,理应比其他迟入场的(譬如年轻人)得到更多。他们更看后来的、较年轻的几代人不顺眼,觉得你凭什么来分薄他应得的?你要是破坏我的「收成期」,一定跟你拼命!

他们(或者我应该说我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只不过是适逢其会,在香港过去大半个世纪的社会发展里,我们从脱离难民社会、经济起飞、教育普及等等外在因素所得到的,远远超过自己的个人条件,我们只不过是搭了社会发展的顺风车而已。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不少先入场者总有个印象,觉得年轻的后来者懒散、不愿做,只想坐享其成,因此不应该得到同样的待遇。在葡萄园风云里,耶稣在字里行间带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园主约在下午五时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閒站呢?」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6-7节)他们閒着无所事事,似乎「等运到」,不是因为他们懒惰,无动机参与耕耘葡萄园,只不过是因为没有机会,「因为没有人雇我们」──葡萄园需要大量人手的时机已经过了,外在因素的转变,导致不再机会处处。幸运地先进场的人,不能够指摘没有机会的后来者閒懒怠惰,不肯吃苦、不愿付出。

在任何一社群里面,先进场的都需要谨记,他们之能够成为拓荒功臣,开天辟地,以致似乎成就了某种功业,什至日后掌握了一定的话事权,其实是出于无数的外在因素、客观条件,令他们的个人或集体潜力得到栽培,得以发挥。从基督信仰的角度来看,那些令人得以成长成材的外在因素与条件,都是上主的恩典与眷顾,就如他赐给大地的阳光雨水一样。

惟有恩典意识,才会叫人谦卑,放下自以为是、唯我独尊;当看到后来者遭遇上完全不一样的外在因素时,会设法帮助他们开创条件,而不是指指点点想当年。

(本文为作者根据2020年9月20日于循道卫理联合教会沙田堂的
主日讲道修订而成,原讲题为「我做好人,你就眼红了吗?」)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