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社評

議會民主路線成絕響
核心價值守望在民間

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集體總辭,抗議四名議員被即時撤銷資格(DQ),在香港史無前例。站在政治光譜的不同位置來看待事件,評價或會不一。然而,事件確實標誌著香港人數十年來,在立法議會內循序漸進爭取民主的進程,因應當權者近年以一個又一個的「人大決定」凌駕既有特區法律,終於在九七主權移交後廿三年戛然而止,這不啻是香港社會發展的一大倒退。至於去年「變天」的區議會,面對行政機關不斷在行政上和資源上加限設障,在議會佔大多數的數百名非建制議員只能負隅頑抗。

當法治被視為展現權力的統治工具,官民之間的溝通意願就難言雙向,而變得更著重由上而下的單向宣示。這也某程度解釋了北京「全面管治權」一說自二○一四年出現以來,香港巿民的多方訴求──由雨傘運動要求落實《基本法》普選條文的「我要真普選」,到反修例運動的五大訴求──特區政府常常顯得逃避、冷漠和無動於衷,結果進一步激化民憤。此時此刻,立法機關的制衡力量進一步失效,議事廳的異見聲音又幾盡消失,難以盛載社會現存的種種矛盾來加以疏理,今後香港局勢的變化速度,難免更加暴烈難料。與此同時,民間社會若要透過種種行動來處理問題,代價愈見高昂,空間亦會大為萎縮,即使在年宵花巿投一個檔攤,以和平方式分享理念,亦會被當局橫加阻撓。

今時今日,港人要維護香港社會多年發展所珍視的自由、人權與民主等核心價值,已愈來愈難從制度上得到匡助和保障。於此,在制度以外,民間社會的角色只會更形重要。尤其是當權力分立的制衡失效,導致人性陰暗面失去控制如同水銀瀉地般蔓延,民間社會往往就成為保存良知記憶以及守望相助的小小空間──由家庭到社區,由校園到社會服務中心,由巿場到辦公室,由運動場到郊野公園,在在都是守望相助的空間,值得點滴珍惜,聚沙成塔。

至於教會,作為民間社會的重要一員,自然也有不容妄自菲薄的角色;更重要的,是這個角色並不是由制度環境、社會大勢和學術理論所賦予。由大使命到大誡命,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是為著上主的使命,口傳身傳,活出主道,無論得時不得時。這不是因為教會的作為有多好多偉大,事實上在信徒教牧當中,軟弱的也不少;而是因為我們可以倚靠耶穌基督,承認軟弱,面對罪性,見證公義而不自義,分享憐憫而不自憐。我們深信,這才是被神所愛的世人要得享真福的基礎,由掌權貴冑到販夫走卒,普世皆然。

「維多利亞城愈來愈繁榮,將會成為各種重大變革的根源,在香港的正或邪,都會以倍數增加,如果香港是腐敗的話,它的影響將既深且遠。這個城市應要走另一個方向,我們應將它推向另一個方向。」(裨治文 [Elijah C. Bridgman],美部會宣教士,一八四四年)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