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闻消息

教会须关注年轻人生命 尊重独特性
青少年事工「低谷会」论牧养挑战

【时代论坛讯】自二○一九年的反修例运动后,牧养青少年成为不少教会的挑战与难题,有人质疑教会继续采用以增长为本的牧养方向,亦有人担忧教会青少年流失的现象愈趋严重。最近由辛福台举办的「教会青少年事工低谷会」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助理教授叶汉浩、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FES)总干事蒋文忠、网络媒体专页麦田圈成员、作者思路.丰及黄乐祈,共同探讨如何回应青年事工的低谷情况。节目主持王礽福指出青少年是牧养的重灾区,不止是人数流失,什至出现福音不能传达的牧养问题。多名讲员均表示过去的青年牧养欠缺对年轻人独特性的尊重,认为在日后的牧养需正视。

蒋文忠:倒模牧养难实行,变成低谷

回顾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的青年牧养工作,蒋文忠认为牧养年轻人的方式一直在转变,过往由上而下的牧养,把教牧和会友二元化分出高低,在资讯爆炸的年代中,这种方式明显过时。然而,除了方法以外,蒋文忠亦指有一次FES大学使命营后,有堂会同工曾向他表示「教会好难收科」,教会容纳不了年轻人的属灵领受变成难题,以堂会为中心的「倒模文化」无法包容这种多元性,而当倒模牧养难以实行,就变成了部份堂会眼中的低谷。蒋文忠认为教会应尝试给予年轻人差异的空间,让他们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现职教会干事的黄乐祈认为在教会文化的限制下,青少年同工除了牧养对象外,亦要向执事长老等教会领袖交代,在教会框架下要让年轻人表现出独特性是相对困难的。他又以过往校园事工的经验分享指,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个别地接触年轻人,而教会中有志于年轻人事工的牧者,也会出现拒绝改变牧养方法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年轻人也会观察牧者的耐性以及会否出现「打份工」的心态。

麦田圈:以天国价值接触信与未信者

在反修例运动中,不少社交媒体专页得而迅速发展,其中麦田圈至今已营运超过一年半的时间。根据他们营运专页的经验,麦田圈成员指出,过去接触到不少对教会心死的青年其实继续在追寻信仰。他们又指教会中「有教导但无人肯听」,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从青少年的角度出发。该成员认为教会把年轻人离开教会视为大问题,却无法理解年轻人离开教会后「时间多咗,开心咗」的原因。同时他又表示有成员过往在教会中,由于文静及内向的特质,曾被认为是「function唔到(没有功用)」的青少年导师,而这种文化亦正反映教会欠缺对低谷者的安慰与同行。以文字在社交媒体服侍的成员,刻意地减少每日贴文中的属灵字眼,相反地集中表达牺牲、公义等天国价值观,觉得天国价值能够接触到信徒与非信徒,更能实践与年轻人同行的目标。

同样在社交媒体经营专页的「思路.丰」,集中于分析信仰与社会间的问题。他借社会学的吕大乐教授和李立峯教授的研究,指出婴儿潮世代的堂会领袖抱持的成功价值,与当下后物质世代的年轻人所追求的截然不同。他又指出堂会领袖一方面要求传道人站在青少年角度,另一方面则要向领袖交代增长情况,青少年传道人变成了夹心阶层。更大的问题是,教会一方面表示愿意下放权力,让年轻人尝试更多可能;而另一方面则不断反对年轻人的主意,这种一言堂模式只会令年轻人更易反感。 

叶汉浩:年轻人挣扎和感受不止于「黄蓝」

过往曾任中学教师的叶汉浩则以自己在中学和大学教育的经验中分析新一代的信仰挣扎。叶汉浩表示,除了神学院课堂外,他亦会任教中大「基督教研究导论」的课堂。他留意到近年的学生,有许多自称不再信主,然而,这些学生并不是来挑战信仰,而是过往在教会青少年牧养方法中受伤的「苦主」。他在每月定期的午餐聚会与学生一同重新寻找信仰,在过程中,他发现,许多教内青年的创伤都是「无人听佢讲嘢」。叶汉浩提醒,在牧养年轻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态度就是要尊重个体,明白每个人的独特性,教牧应该「先关注生命,再关注数字」。

叶汉浩又指,现在的牧养策略给予年轻人许多的标签,而这些只捕捉到部份特质的标签,容易令青年牧养失焦。相比之下,教会应该放弃先入为主的想法,认为年轻人必然是代表某种价值观。他以时下争议较大的政治光谱「黄蓝」作为例子,指出年轻人的挣扎和感受其实并不止于政治上的色彩,在社会处境背后,青年亦有自己的反思与相法。

在问答环节,有观众提问如何面对年轻信徒欠缺动力的牧养难题。多位讲员都认为,相比于催谷年轻人的属灵生活,容让年轻人按自己的步伐成长与参与。蒋文忠认为生命的独特展现有其被动性,在牧养青年的过程中可尝试以最大的包容去理解。

「低谷会」众讲员

「教会青少年事工低谷会」由辛福台、荣光敬拜事工、耶青台合办,于一月九日晚上举行。


守护自由空间,请支持基督教《时代论坛》
可选择:📲 PayMe 或 💳 网上捐款(信用卡)
⚡️转数快FPS +852 51100803(注明奉献,如需收据请附姓名及电话)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