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辛福台探討教會如何應對亂世
胡志偉:信徒要自立、自養、自傳

【時代論壇訊】早前,袁天佑牧師、胡志偉牧師、陳恩明牧師和盧龍光牧師出席辛福台的節目回顧九七前後的基督教界歷史及討論現今的部署;最近他們再次出席節目,討論教會和信徒可如何應對現今紛亂的香港社會。胡志偉認為教會要以亂世思維去看待現況,袁天佑指教會要"hope for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要令堂會運作合法,也可考慮教授中國和香港的教會歷史,讓教友可從過去思考將來。胡志偉也指信徒要「自立、自養、自傳」,並預備在教會出問題時形成小群體或團契繼續聚會。盧龍光則勉勵信徒不需太悲觀,要努力把自由的空間撐大,堅持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

主日學除聖經課可包含教會歷史

對於香港教會可如何應對當前局勢,胡志偉認為香港現在的情況惡劣,如果教會牧者或宗派領袖仍以「盛世的思維」、以往的運作方式去思考教會前路,他坦言「這是死路一條」,所以反而要以亂世思維去看待現在。盧龍光則認為最惡劣的時候還未到,對於過去梁家麟牧師認為宗教界可能間諜處處,他認為應公開堂會的所謂「祕密」(例如會議紀錄等資訊)予教友知道,彼此不存祕密,便可對抗間諜,重建彼此信任,讓大家可一起坦誠面對危機。袁天佑坦言教會要"hope for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他認為教會的主日學除了聖經課,還可包含歷史課,講述中國和香港的教會歷史,讓教友可從過去的經驗,思考將來可以做甚麼。

另外,袁天佑也認為堂會要盡力令運作合法,例如在合法的地方建立堂會,減少政權打壓的借口,也提升社會對教會的信任。他舉例,最近有堂會在財政上有模糊之處,受警方打壓的同時,也引起教友質疑。陳恩明分享,他所屬的教會以前是「樓上教會」,座落在商住樓宇中,每逢教會聚集太多人時,街坊和守衛都感到不滿,所以他們後來花了大量金錢和時間購堂,從揀選新堂址,到處理樓契,程序繁瑣,令他們感到艱辛,但陳恩明表示沒有後悔這樣做,因為最終堂會可以找一個完全合法、合理的地方。他也指部份教會不時拖欠債項,認為教會應積極面對,若警方沒有刻意打壓,而是自己「唔生性」所以被警察抓到,也無話可說。

信徒要能獨立思考 不要只跟「大佬」

除了教會,信徒自己也可以為未來做好準備。胡志偉認為每一位信徒都要有獨立的思考,因為他觀察到近年信徒習慣只跟從「大佬」,依賴某神學院院長或某名牧的說話去做,以為這就是良方。但他指這只會是「死路一條」,並指其他人所講的只可作參考,因為他們所說的不一定安全;而且現在沒有「大佬」可以跟,所謂的「大佬」甚至可能會夾帶私逃,帶著資產出走。因此,他認為信徒也要具備辨識權力的能力,不論是教會內的權力,還是政治上的權力,不要盲目跟從。

盧龍光則希望老、中、青三代可以在上帝內和好、彼此配搭,因為他認為三代人因立場不同而互罵,對教會沒有好處,所以合一才是香港和教會的出路。另外,他也認為大家不需要太悲觀,並舉例指當年中國共產黨也很艱難,但最後他們因著信念就成功了;正如在雨傘運動後,也無人知道二〇一九年的社運會有那麼多人出來。他認為在二〇四七年來到前,都不能預知未來會是更好還是更壞,所以他勉勵信徒要堅持,努力把自由的空間撐大。盧龍光續指,信徒應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講自己認為該講的話,因為到了被捕時,才會知道政權的底線,所以不應只猜測所謂「底線」,而限制自己的目標。對於新一波移民潮,他雖認同「港人救港」,但也認同香港人可以走「救火通道」,以免「投奔怒海」,認為大家應自己思考去或留的計劃。 

現場的手語傳譯、同為堂會傳道的黃海恩分享,自己與同屆的神學院同學有迥異的政治立場,但她認為不論各人的想法和行動如何不同,都是上帝給每人的位份。即使人各有志,她選擇永遠相信和尊重他們,也會為持對立意見的同學禱告,並且呼籲大家在所處的崗位上盡力去做。陳恩明回應,當遇到持不同想法的人,他會視乎與之同行會否使自己放棄原則,「因為如果我和他(想法不同的人)同行,我會放棄自己,開始同流合污,我不想做這樣的人。」他寄語信徒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一個頂天立地,對得起主、香港和民族的人,不要屈服在淫威下。 

香港要有「三自」的信徒

胡志偉認為亂世中的香港要有「三自」的基督徒,但此「三自」是指「自立、自養、自傳」。「三自」的信徒要懂得在屬靈上餵養自己,又可將福音透過關係與他人分享。他指「三自」信徒的教會觀和傳統的不一樣,不只期望有一所固定的教會能提供優質的服務予他們享受,而是要像舊約的「流動的會幕」一樣,數個信徒聚在一起便可形成教會群體。胡志偉直言今天要預備信徒成為「水陸兩棲動物」,在和平時可回到教會聚會,但在亂世中要懂得餵養自己,甚至在教會有問題時,信徒可以形成小群體或團契繼續聚會,即使信徒來自不同宗派,也可照聚。

盧龍光指,香港已經達到中共的「三自」標準,因為香港的教會很少依賴外國資金運作,所以對中共而言,確定香港的教會「愛國」才是他們的目標。他認為信徒要重新演繹「愛國」,於他而言,「愛國」是指愛中國四千多年的文化、十三億的人民和大地河山,而非中共定義的北京政權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我愛國而不是愛政權,一個政權如果殺人民的話,我更加不能愛她。」他直言不希望讓中共壟斷「愛國」的定義,然後年輕人只管一味拒絕「愛國」。

胡志偉回應,今天難和年輕人談「愛國」,因為此詞一出,便會惹來很多人反感,所以要將這觀念再解說或定義是十分困難。他笑言教會如果認同自己「愛國」,「年輕人會走得更加快。」他認為和年輕人重新詮釋「愛國」,在理性上是對的,但經歷近年的社會事件,在感受上實在難以啟齒,因為他們感受不了中國對香港的「愛」。所以重新詮釋「愛國」,在當下並非首要處理的事。

主是信徒最高而非唯一效忠對象

被問到當香港的教會被強迫掛國旗、唱國歌,他們會有何應對,盧龍光表示不介意,並認為每個人即使在唱同一首歌,心中所想和想表達的都不一定相同,笑言:「第一句不知幾好:『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唱多啲添啦⋯⋯可以唱得更大聲,呼籲大家唔好做奴隸。」他認為唱與不唱是個人決定,也不需質疑他人的決定。他續指,事實上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所以不介意掛國旗,並言「掛與不掛,和我的信仰沒必然關係」。盧龍光舉例,美國也有很多教會會掛美國國旗,例如聖公會、浸信會和部份衛理公會。他也認為掛國旗、唱國歌不代表背叛所效忠的主,因為基督徒的「最高效忠」是主,但主非唯一的效忠對象,伴侶、教會等也是信徒的次要,甚至第三層次的效忠對象。

袁天佑回應,今天香港基督徒所擔心的不是單純掛國旗、唱國歌的問題,而是整個宗教信仰會否受到共產黨操控,特別是看到香港特區政府的管治模式變得內地化,他認為香港人的擔心實在是非常合理。陳恩明也認同,指當權者有責任和民眾建立更和睦的關係,而非只懂用強權去壓制。

是次節目主題為「其實明天如何?──2021香港教會展望」,於一月五日晚上在辛福台FB專頁直播,截至一月十三日晚上已有逾一萬六千人次觀看。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