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時代跨頁

教會啲年輕人去咗Hypersonic Fest!

三月七日,Hypersonic Lab在觀塘的工廠大廈舉辦Hypersonic Fest,全日共約一千四百人流水式參與。音樂節齊集各類音樂人,卅三隊音樂團隊在四個專區演繹不同類型的音樂:有敬拜詩歌、自創音樂、搖滾電子音樂等。不論在各專區,都見參與者投入地一同頌唱歌曲。另外亦有市集,共十多個攤檔展現信仰「美」的一面,讓大家認識福音。是音樂連繫了一眾教會年輕人

 1. 小記們的音樂之旅 

下午二時多,吃過午飯後,一整天的音樂之旅正式開始。到了音樂節的場地──觀塘駿業里世貿大樓,激昂的搖滾聲已從天台傳來。樓下人頭湧湧,長長的人龍正等候上樓,大部份都是來參加音樂節的。我們首先要到五樓換票,甫出升降機便看見Hypersonic Fest的海報,填好網上健康申報表、消毒、量體溫後便可前行。掃過入場的QR code後,獲發一條通行各場地的手帶,之後便可自訂個人行程,到四大專區觀看表演。

我們急不及待上到天台的主舞台看Milk&Honey Worship的表演。遲了一步,天台已經差不多擠滿了人,還有人不能進入,要在樓梯聽歌。Milk&Honey Worship唱了多首熟悉的網上熱爆歌:〈榮雨降下〉、〈得著自由〉、〈呼喊〉等等,驟眼看,幾乎所有在場的人都投入地跟著唱,就真如參加一場演唱會很有感染力的現場敬拜一樣。主音Matches也很投入和激動,以音樂和禱告鼓勵眼前這群「被時代選中的細路」。

來到三樓的基督教專區,是老牌機構HKACM的環節。這室內場館同樣滿了人(場地因防疫而設有人數上限),幸好還是擠進去了。一首首熟悉的、滿有少年回憶的詩歌,如〈動力信望愛〉、〈主信實無變〉,經過重新編曲,聽起來卻是新鮮。他們也請了不同的新晉隊伍參與演唱。相比起天台的主舞台,這裡的氣氛雖然沒有那麼熱烈,但大家都齊唱詩歌,讚美上帝。

聽眾在完場時大叫encore,Milk&Honey Worship便再多唱幾首熱播曲。


ACM的環節有個多新晉隊伍演出。


音樂節當日有Carlos Choi與其樂隊演出。

回到五樓,十多個單位擺設攤位介紹他們的手作產品,包括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神學生組成的「載野孩」、製作精美版聖經的Alabaster等等,細心看遍每個攤檔的話,大概可能需要用上起碼半小時。擺攤的都充滿活力,非常積極介紹其作品和理念,尋找共鳴。穿過市集,便可以進到原創分享區,但這場地較小,因此也沒有多作逗留。

黃昏時段,也到訪了位於另一大廈亞太中心廿二樓的獨立樂團表演場地。聽說春麗的表演很特別、很正,不但玩電子音樂和rap,還講了見證,但可惜表演已經結束,大家卻仍在場地中hea和回味一番。也有參與教會新生態導賞的牧者分享感受,說今日的體會很震撼,沒有想到教會的青年喜歡聽和做的音樂是這樣的。

再趕回世貿中心三樓,由基督教善樂堂成員組成的HeArtz,陣容鼎盛,成員思漢笑言,他們教會六、七十人,今天一半人都來了。多首主題豐富的歌曲,配以不同的樂器和組合,讓人在短短大半小時內,思考公義、和平、愛等課題。

其後又再跑到亞太中心聽了一隊獨立樂團De Tesla的表演。他們以音樂節的所在地觀塘作為表演的主題,與大家回顧觀塘近幾十年來的發展,配合他們的原創歌曲,帶出對政府施政及社區變化的無奈和不滿,讓大家反思社會現況。

簡便晚飯過後,到了五樓原創分享區聽相當罕見的handpan表演。一般以為handpan做出的都是治癒系音樂,表演者Ah Ding卻展示了這樂器的豐富,既可配合鋼琴演奏,也可獨奏。

一整天的音樂和激情,使人心情愉快,也為沉悶的抗疫生活帶來了一點姿彩;第二天早上上班時,卻發現身體留下了去過mus fest的痕跡──雙腿和腰都隱隱作痛了,很是熱血!

HeArtz

Handpan表演

 2. 音樂節、市集、Tour的理念 

一個讓音樂人自由發揮的舞台

在音樂節當日,主辦方Hypersonic Lab的創辦人Harold接受本報訪問,分享他構思這次活動的理念。Harold說,一直以來堂會都透過舉辦佈道會和音樂會等活動,鼓勵大家帶身邊的家人朋友來,「讓弟兄姊妹serve個佈道會」,但這較為只著重堂會內部的人數增長。而Hypersonic Fest就相反,聚集堂會外不同音樂團體,「你想做乜,我畀個舞台你」,這種由外到內(outside-in)的形式,反而能讓更多喜歡音樂的人留意基督教的圈子,讓更多人認識信仰。Harold指,這次音樂節氣氛超出預期,全靠社交媒體的力量,招聚了一群音樂愛好者來參加。

而對於一眾音樂人來說,Harold亦希望藉此推動大家繼續做好基督教音樂。這次音樂節共有卅三隊樂隊參與演出,Harold說:「如果無音樂節,樂隊唔會無端端練歌、諗新嘢。佢見到個line-up(演出陣容)咁勁,自己(自覺)都要再勁啲,要再練嘢喇。」同時,音樂節展示教內音樂的多面向,可讓觀眾看見:「原來基督教音樂可以咁樣㗎」。能擴闊觀眾的眼界之餘,亦以敬拜音樂激勵人心。

音樂節除了有音樂元素外,還設有市集。Harold表示,這次市集的攤檔均有篩選過,都是有參與Instagram的基督教文化運動(Delta Movement)。作為運動發起人之一的他亦希望善用這次音樂節平台,讓不同專頁展現信仰「美」的一面,吸引信徒及非信徒接觸福音。


市集裡的攤檔均有基督信仰元素。


載野孩的人肉「YES卡機」

跨代共融Tour教會新生態實驗

除了市集外,Hypersonic Lab當日亦與推動香港教會活化及轉型的Ecolesia教會新生態舉辦了兩場「Ecolesia Tour:世代共融」教會新生態實驗,由年輕信徒帶領教牧長執遊覽音樂節,從而讓參加者了解年輕信徒的文化,以及探討「教會啲年輕人去咗邊」。

有份負責這次tour的Steven事後表示,這次活動最想表達的是,音樂節是年輕人的主場,同時其實也可以是牧養場景,教牧若要牧養年輕人,先進入年輕人的世界是很重要。此外,tour由年輕人主導路線,過程中年輕人可以與教牧長執彼此分享和聆聽,亦讓教牧體驗年輕人的音樂活動。「年紀唔係問題,放低角色對等溝通,可能先係新轉機。」Steven指這次活動讓他感受深刻的是,有參與的牧者分享:教會常常問「年輕人去咗邊」,但音樂節卻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參與,可能是因大家亦有音樂這個共同興趣,而這裡提供了開放空間讓年輕人實踐所想。

 3. 參加者眼中的音樂節 

Matches:神的故事在不同樓層貫穿

在音樂節期間,Milk&Honey Worship的創作人麥濬思(Matches)接受本報訪問,指很久沒試過有那麼多敬拜團隊和喜歡音樂的人聚集在一起,「供與求」終有機會一起交流、碰撞,感到興奮。他留意到五樓有市集,不同的人用自己的作品述說上帝的故事,這也是一種敬拜,因此當日就像是神的故事在不同樓層貫穿。此外他提到,大家認識的Milk&Honey Worship都是acoustic一點的,但今次現場演出則嘗試多一點band sound,並加入rap,希望更配合主題「時代的呼喊」。他說美中不足的是,音樂節最終用不到更大的場地,令參加者要穿梭不同地方,希望來年再辦時可以找到更好的場地。

古丹青、音樂節義工:能展現不同類型音樂

資深音樂人古丹青亦參與了今次音樂節,並在ACM的環節中有簡單演奏。她主要在三樓基督教專區觀看了多隊的演出,感覺各有特色。她在當日接受訪問,指今次音樂節在眾多限制中已經做得很不錯,她曾參與外國的音樂節,感覺都與這次差不多,但外國的會有更多如舞蹈的元素。但她認為,今次音樂節能帶出不同風格和類型的音樂,並能啟發到大家繼續努力做好音樂。

幾位有份幫忙音樂節的大專生義工則覺得這次Hypersonic Fest是新突破,是好的開始,難得基督教界內有多隊現場樂隊表演,不同的音樂人能聚集(assemble)起來,亦讓聽眾能有平台聽不同音樂。他們認為,音樂節之所以能吸引年輕人參加,是因之前教內沒有舉辦過這樣的活動,成了教內的先驅。此外,音樂節亦能「食到文化趨勢」,融入年輕人文化,例如舉辦市集。

李浩賢:香港基督教音樂的新盛世

多年來致力推動廣東話詩歌創作及翻譯的CantonHymn發起人李浩賢(Anthony),當日被邀請負責三樓基督教專區的場地管理及司儀,他對今次音樂節感覺相當正面,形容這是本港基督教音樂界的里程碑,並且認為新一代原創詩歌已進入新的盛世。活動後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他對最後一場原始和聲的演出感到十分震撼,在無歌詞的情況下所有參與者都投入地頌唱歌曲,很感受到神的同在。綜合一整天他看到基督教專區的情況,年輕一代的音樂和投入,令他對新一代的基督教音樂感到十分有希望,到了一個「大家唱外語詩歌不能達到的境界」。

Anthony曾經用不同方法鼓勵本地詩歌創作,坦言也曾經想辦這樣的音樂節,但最終由更年輕且新成立的Hypersonic Lab負責人Harold順利舉辦。Anthony表示欣賞Harold有能力召集那麼多年輕人幫忙,又認為時勢造英雄,以往他感覺到很多人不想唱廣東話詩歌,但這兩年廣東話詩歌的發展卻明顯蓬勃,在亂世、黑暗中能孕育本土意識和使命感,創作更多本地詩歌。他甚至認為,現時這波廣東話詩歌浪潮已超越上一代的詩歌盛世,無論在歌曲深度、闊度及文化氛圍亦然。他感嘆自八十年代基督教音樂是年輕人主導,其後都是幾乎由同一班人主導;現時終能再回到年輕人主導的時代。現已作為前輩的他也感到欣慰。

談到CantonHymn的角色,Anthony說他們希望只做背後支援和網絡連結的工作。他又希望藉此時機做一些長遠的工作,因為熱潮有一天總會過去,但希望廣東話詩歌創作可以繼續維持及發揮得更好,因此他們和一些團體早前成立了基督教音樂發展聯盟,希望就音樂版權等不同方面進行研究和倡議,又希望長遠能成立發展基金支持本土詩歌創作。

他也希望未來能繼續舉辦音樂節,今次他看見絕大部份參與者為年輕人,期望下次會有更多上一代參與,與年輕人有對話交流的空間。

Harold說,「融合、抗衡、互通」是想像兩束可以看得到的聲音,尋找彼此的過程。

 4. 音樂節之後 

音樂節後,熱潮未散,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繼續分享交流:有Clubhouse的音樂節後交流會、有人上載當日在音樂節拍攝的vlog等等。

Harold表示,這次音樂節大致上順利完成,惟最後一隊因突發事件而被迫終止,有點可惜。事後檢討,Harold指今次因臨時轉場、多了租務及人手支出,最後仍要蝕錢;而且在安排及公佈上未算清晰,希望汲取這次經驗,下年再舉辦音樂節。他期望來年可以在戶外空間,如西九文化區舉行,又或繼續像今年這樣,在工業風味道較重的工廠區進行。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