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社評

春風化雨從不只在校園內

沒有人會否認,我們的下一代將會面對一個愈來愈嚴峻凶險的世界,包括種種地緣政治張力加劇所帶來的戰爭風險,環保失敗生態失衡所帶來的極端氣候,以及糧食和水資源風險,還有經濟波動,還有疫症橫行。在不美好的世界,新世代需要更加廣闊的視野、更敏於辨識的智慧、更勇敢剛強的心靈。要讓這些特質得以在新世代中培育起來,社會需要一個建基於真實的開放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免於恐懼去探索、去思考。當中涉及知識與技巧的傳授,更涉及心靈質素的哺育。

有一句非洲諺語,大意是要一個孩子得以成長,需要一整條村的付出。這既道出教養孩童所花心血之鉅,更點出教育從來就不只是師生或師徒之間的事,也不單單是父母對子女的循循善誘,而是涉及一個社群網絡的空間和互動,跨越校園課室的圍牆,方能將孩子的生命軌跡結連至未來,在風起雲湧裡仍然能夠成為別人的好鄰舍,燃起光明與盼望,築起另一個新世代的承傳社群。

其實,即使聚焦至一個課室來看,社群空間仍然是教與學所不可或缺。這不單單關於課室秩序的維持,更關乎知識學習的火花,以及生命觸動的啟迪。在課本知識上,老師縱然有其權威,但因著互聯網的普及,學生涉獵不同領域的闊度很多時都超越了老師,要教學互動得以收效,師生之間的信任,其實早已不是單單建立於知識的多寡,更是基於大家在這小社群裡能否真誠地以心相待。

毋庸諱言,今天香港的局勢走向,對人際信任和言論空間,帶來破壞與萎縮。即使在課室裡,一樣紅線處處,老師擔心隨時被投訴而工作不保,學生亦感受到一份令人窒息的氛圍,有口難言,遑論建立學習所需的信任。但生命從來都會自行尋找成長的出路,而教育亦從來就不單單是課室內的事。課室以外的每一個生活場景,由家居到補習社,由運動場、青少年中心到K房,以至教會的團契與營會,還有廣袤的互聯網空間,都是生命教育的前線。在這條前線上,在預備新世代面對未來種種浪急風高的關口上,還是有很多有心人在默默耕耘。我們不會在這前線的每一個崗位上都有份,但我們都有能力讓自己在身處的位置,成為一個搭建信任與真誠的小園地,點點滴滴,滋養新世代的心田,直至開花結果的一天。

我們都會老去,都會死亡,未來總是屬於下一代的。遺憾的是,一代人交給下一代的世界,總是缺憾處處,風險處處,甚至逼迫處處。不過對基督徒來說,盼望的源頭,效忠的對象,從來都不是屬乎這個世界,要問的倒是:我們能否在缺憾世界裡活出屬乎上主的生命,以致讓更多人得以看見祂,認識祂,跟從祂?昔日耶穌在世,帶著門徒經歷逼迫,愛他們到底。縱然到受難之時,門徒四散不認祂;不過也是同一班門徒(撇除出賣耶穌的一位),得蒙復活後的耶穌重新尋見,成為未來教會的中流砥柱,並且讓教會能夠在磨難和逼迫裡繼續成長。無論今世境況如何,我們的行事為人,又可讓新世代感受到耶穌基督的愛,並讓這愛得以承傳?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城市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