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周论坛

社评

春风化雨从不只在校园内

没有人会否认,我们的下一代将会面对一个愈来愈严峻凶险的世界,包括种种地缘政治张力加剧所带来的战争风险,环保失败生态失衡所带来的极端气候,以及粮食和水资源风险,还有经济波动,还有疫症横行。在不美好的世界,新世代需要更加广阔的视野、更敏于辨识的智慧、更勇敢刚强的心灵。要让这些特质得以在新世代中培育起来,社会需要一个建基于真实的开放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免于恐惧去探索、去思考。当中涉及知识与技巧的传授,更涉及心灵质素的哺育。

有一句非洲谚语,大意是要一个孩子得以成长,需要一整条村的付出。这既道出教养孩童所花心血之钜,更点出教育从来就不只是师生或师徒之间的事,也不单单是父母对子女的循循善诱,而是涉及一个社群网络的空间和互动,跨越校园课室的围墙,方能将孩子的生命轨迹结连至未来,在风起云涌里仍然能够成为别人的好邻舍,燃起光明与盼望,筑起另一个新世代的承传社群。

其实,即使聚焦至一个课室来看,社群空间仍然是教与学所不可或缺。这不单单关于课室秩序的维持,更关乎知识学习的火花,以及生命触动的启迪。在课本知识上,老师纵然有其权威,但因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涉猎不同领域的阔度很多时都超越了老师,要教学互动得以收效,师生之间的信任,其实早已不是单单建立于知识的多寡,更是基于大家在这小社群里能否真诚地以心相待。

毋庸讳言,今天香港的局势走向,对人际信任和言论空间,带来破坏与萎缩。即使在课室里,一样红线处处,老师担心随时被投诉而工作不保,学生亦感受到一份令人窒息的氛围,有口难言,遑论建立学习所需的信任。但生命从来都会自行寻找成长的出路,而教育亦从来就不单单是课室内的事。课室以外的每一个生活场景,由家居到补习社,由运动场、青少年中心到K房,以至教会的团契与营会,还有广袤的互联网空间,都是生命教育的前线。在这条前线上,在预备新世代面对未来种种浪急风高的关口上,还是有很多有心人在默默耕耘。我们不会在这前线的每一个岗位上都有份,但我们都有能力让自己在身处的位置,成为一个搭建信任与真诚的小园地,点点滴滴,滋养新世代的心田,直至开花结果的一天。

我们都会老去,都会死亡,未来总是属于下一代的。遗憾的是,一代人交给下一代的世界,总是缺憾处处,风险处处,什至逼迫处处。不过对基督徒来说,盼望的源头,效忠的对象,从来都不是属乎这个世界,要问的倒是:我们能否在缺憾世界里活出属乎上主的生命,以致让更多人得以看见他,认识他,跟从他?昔日耶稣在世,带着门徒经历逼迫,爱他们到底。纵然到受难之时,门徒四散不认他;不过也是同一班门徒(撇除出卖耶稣的一位),得蒙复活后的耶稣重新寻见,成为未来教会的中流砥柱,并且让教会能够在磨难和逼迫里继续成长。无论今世境况如何,我们的行事为人,又可让新世代感受到耶稣基督的爱,并让这爱得以承传?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城市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