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時代跨頁

工作與精神健康:重拾安息日的喜樂

勞工主日講章
經文:以賽亞書五十八章

聖經學者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指出,安息日的首要事情就是「對抗焦慮」。

焦慮不單是個人的事,更涉及政治、經濟及社群對人的壓制1。而這一切的壓制,仍發生在現時的香港。不過我們用了一個優雅的名詞:精神健康。

香港跟其他現代社會一樣,精神健康的問題都亮起紅燈。根據不同統計,香港社會現時有40%至45%的市民有不同的精神問題,情況更是每況愈下。其中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困擾更為嚴峻,由2011至2016年,有近三萬名兒童及青少年患有不同精神疾病,需要看醫生治療2。2021年1月,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跟香港民意研究所合辦調查,結果發現全港工作人口中,有35%在工作中感到不同情況的精神困擾,當中涉及170萬工人3


貧窮、政治衝突導致焦慮和抑鬱

世界經濟論壇專家研究指出,在貧窮經濟體系下生活的人民,比在富裕經濟體系下生活的人民,患上焦慮和抑鬱疾病的情況竟高達三倍。世界經濟論壇專家認為精神健康是全球財富和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涉及各國政府政治優先的選擇4

香港政府最近發表《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2019年經政府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接近110萬人,較2018年增加73500人,貧窮率上升0.9%至15.8%5。政府資料顯示,自2013年開始,即使經政府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香港的貧窮人口仍然緩步上升。除了多年的老年貧窮,兒童和青年的貧窮也特別令人關注。2019年,政府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18歲以下兒童的貧窮率上升1%至17.8%,貧窮兒童超過18萬人。貧窮兒童增加,其中一個主因是在職貧窮家庭持續增加,即個人如何努力工作,仍然無法養活自己及家人6

2019年,18至29歲年輕失業率為10.7%,但25至29歲組群是14.7%,比同年全港失業率的2.9%高出很多7。25至29歲青年有46.1%為在職貧窮,在職貧窮青年有超過一半(50.4%)具專上教育程度,及超過七成半(75.5%)有全職工作8。香港大專生增加了,但其就業情況令人憂慮。即使找到全職工作,卻仍在貧窮人口之中。

貧窮是現代社會對人最嚴厲的壓制,但這是由於資源分配不均所致,亦是貧富懸殊的結果。若然將香港貧窮的數據對照上述世界經濟論壇的研究,那麼我們大約可以想像貧窮對香港兒童及青年的精神健康會有多大的影響。

此外,2019年的社會運動令香港嚴重撕裂,對立衝突瀰漫整個香港。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黃仁龍指出,在社會運動中,約15%青少年出現抑鬱症主要徵狀,這比中國、日本及南韓的青少年抑鬱症患病率為3%至4%,高出甚多9。自上年《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很多人被捕,人心惶惶,再次出現的移民潮令人憂慮。根據政府資料,2020年移離香港的居民接近五萬人,而2019年的數字則為三萬以下,增長率高達70.9%10,這反映香港人對前景失去信心。香港人的精神健康無法跟香港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分開。

勞資權力不平等剝奪員工權益

上述兩個因素都是全港面對的問題,但精神健康也是勞動關係的問題。近日香港死因裁判庭處理一位老師的自殺案件11,法庭認為這是學校行政溝通機制的問題。法庭提出改善職場溝通及投訴機制,但法庭的建議只從資方權力去改革,避免權力集中、濫用權力,卻沒處理勞資關係權力的不平衡;而且仍要求權力較弱的勞方單獨面對管理層,要員工單獨跟眾多權力架構周旋,而背後沒有支援機制,這對員工會造成更多傷害。

較好的建議是校內設有既定機制,一旦勞資雙方發生爭議,可將涉事人士抽離衝突,由勞工代表和管理層代表,通過已建立的機制去處理有關事情,免卻涉事雙方身處事件的磨擦點,悲劇或許可避免。

職場上精神健康的問題反映當中勞資權力關係,在香港如是,在南韓及中國亦如是。南韓速遞工人每天工作14-16小時,2020年當地出現多宗過勞死亡12;中國速遞員涉過勞死及過勞自殺13,這都是跟勞資權力關係不平等有關,當中的工人基本勞工權益被剝奪。

在家工作新常態令工人感孤單疏離

信息技術的革新加速了個人和社群的交流,並從空間和時間衝擊了工作的界限。在家工作以及在全球各地工作變得可能和成為常態,這個趨勢給工作帶來了三個關鍵性的改變,即所謂三個「I」,包括工作的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工作的非正式化(informalization),以及工作的非常規化(irregularity)。疫情使這些情況更為嚴峻。最近有關BP石油公司的調查,指出其員工在疫情中面對的工作問題14

一、56%對工作的穩定性增加焦慮;
二、55%因工作日常和機構變動而產生的焦慮;
三、49%因為在家辦公而感到孤獨和疏離;
四、50%難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在家工作與在全球各地工作使工作變得靈活,同時也削弱勞工間的情感支持與團結,讓勞工更容易感到孤單及疏離,在面對困難時也更容易感到挫敗及無助。在家工作與全球各地工作也加速和強化工作的非正式化,令工人憂慮工作不穩定,並喪失了各種勞動保障。在家工作以及工作的非正式化也讓工作與生活缺乏區分,讓勞工在一種非常規的情景下工作,且讓工作模式變得不規範,長工時是工作非常規化的通常情況。

近年興起的食物速遞工作最能闡明這些問題。在中國,一位為「餓了麼」食物平台工作的派送員疑似過勞死,由於「餓了麼」跟所有派送員都沒有雇傭關係,這死亡不能看為工傷,平台只給其家屬二千元人民幣撫恤。因公眾的怒吼,平台才將撫恤金增加至六十萬元人民幣15。「餓了麼」個案很好地闡釋了上文三個「I」:

一、個體化:這位派送員獨自一人工作,沒有同事與工作夥伴;
二、非正式化:他與快遞公司沒有正式的勞動關係;
三、非常規化:為了獲得更高的收入,他需要長時間工作。



安息日的釋放

布魯格曼指,安息日就是「對抗焦慮」,意思是要將人從一切的「壓制」中釋放出來。在以賽亞書五十八章6節,先知對正參與贖罪日禁食的以色列人說,若他們期望他們的禁食日,成為「上主悅納的日子」(賽五十八5),就不可只謀取自己利益,甚至欺壓工人、奪人田產、強迫人賣身為奴(賽五十八3;尼五3-5),而是要解除人一切的壓制(賽五十八7、9):

饑餓無食:把你們的食物分給饑餓的人;
無家可歸:開放房屋給無家可歸的窮人;
衣不蔽體:拿衣服給赤身露體的人;
求助無門:不要拒絕求助無門的人;
毀謗屈枉:不出惡言,屈枉正直;
貧窮無依:滿足窮困人的一切需要。

那麼,上主就會垂聽子民的呼求(賽五十八9-12):

醫治他們;
幫助他們脫離黑暗及困難;
有食物,使身體健壯;
建造房屋,有自己家園;
有榮耀,有身份,受外族尊重;
重建耶路撒冷。

事實上,贖罪日最初不是要求個人懺悔,而是要求免除人的債務及宣告人的自由(利廿五10)16。但以色列民在贖罪日禁食時,卻想著奴役工人及奴隸。在講求「釋放」的贖罪日禁食裡,卻出現「奴役」的事情,這當然遭受上主的指摘(賽五十八1)。

先知將贖罪日跟安息日結連在一起。安息日是上主喜樂的日子(上主喜悅的日子),若以色列民想享受到安息日的喜樂,子民就要尊重安息日(賽五十八13-14):

不走自己的道路;
不謀算自己利益;
不(為維護自己利益而)說廢話,
上主就會使子民得享上主的喜樂:
外族尊敬他們;
在上主賜福的地上安居樂業。17

安息日及贖罪日都指向以色列人的社群倫理,不能只謀取自己利益,而是要免除別人的壓制,那麼,以色列人就可在上主所賜子民的土地上安居樂業,而外族也尊敬他們(賽五十八10、12、14)。

「安息」的真義

安息日講述上主拯救以色列民離開埃及,「要記住,你曾經在埃及作過奴隸;我──上主、你的上帝以大能大力把你搶救出來。所以我命令你,你必須遵守安息日。」(申五15,《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安息日的誡命來自上主對以色列民的拯救,這種神人關係延伸到社群生活,成為十誡的第五至十誡,出埃及記廿一至廿三章就對第五至十誡的社群關係作出詳細要求,並特別保護最弱小的,包括孤兒及寡婦(出廿二21-24)、寄居(出廿三9)、奴隸及貧窮(出廿一1-11,廿二25-27)。當以色列民每週慶祝安息日,重述上主拯救時,也同時提醒他們的社群責任,安息日將上主的拯救和人的社群責任連結在一起18

賽五十六1就重述這種神人之間,以及人與人的關係。上主如此說:

你們要承行公道(mispat),伸張正義(sedaqah)(1a)
上主就會施行釋放(ys),進行拯救(sedaqah)(1b)19

「公道」(mispat)及「正義」(sedaqah)這兩字走在一起,對以色列人非常熟悉,因為這是上主藉著亞伯拉罕,跟以色列民歷代立約時的要求(創十八19,摩五7)。先知在賽五十六1用了正義這字兩次,卻同時指向人的責任和上主的拯救,說明上主的拯救和社群正義是一銀兩面,不能分開。先知在賽五十六4、6講述不論甚麼人,包括外族人(被擄回歸時以色列人的敵人)、被閹割的人(他們靜身服侍巴比倫人,被視為出賣國家,政治不忠誠20),只要「謹守安息日,信守上主的約」,都蒙上主的接納,其實就是講及sedaqah。上主的聖約就是公道及正義,而安息日就是講述上主的拯救及在社群生活中建立正義。

先知在此重新定義「上主子民」,蒙上主悅納的子民不是因為種族血統、身體健康或政治忠誠,亦不因謹守上主宗教儀節及節慶(賽五十八2-4),而是在於實行安息日的公道及正義,這樣的人才是真正「上主子民」。這樣的安息日,充滿正義,充滿喜樂,因為社會上對人的壓制消除了,這也是「上主悅納人的日子」(賽五十八5、14)。

有學者認為「上主悅納人的日子」(賽五十八5),正是回應賽六十一2,上主悅納人的禧年。賽五十八7-12就是回應六十一3-11所講上主禧年的歡樂,只是那裡上主是無條件的應許,賽五十八章就是有條件的拯救。學者更將賽五十八和利廿五「安息的律法」結合在一起。賽五十八跟利廿五至廿六有關「安息年」和「禧年」的律法,在主題上有著緊密的平行,當中包括充足的水源(賽五十八11,利廿六4a)、上主的臨在(賽五十八8d,利廿六11-12)、上主的保護,特別指向軍事的勝利,免於外族欺凌(賽五十八8c,利廿六6-8)、在上主所賜的土地上安居,享受土地出產(賽五十八14c,利廿五18-19、廿六5-6)。這一切都跟整個「安息」律法有關,包括安息日、贖罪日、安息年及禧年21

安息日和贖罪日跟安息年及禧年深深連繫著。安息日是上主悅納的日子,它就是一個小的禧年(賽五十八5、13-14),常常提醒以色列民善待別人,而每年贖罪日就提醒子民個人的懺悔,必須連著對別人的善待,甚至免其債務,讓他們得自由(利廿五10)22。這就是以色列民整個「安息」律法的真義,在每週(安息日)、每年(贖罪日)、每七年(安息年),甚至大約人的一生的每五十年(禧年)都提醒以色列民,上主拯救了他們先祖,免於奴隸生活,那他們也應常常謹記免他人陷於奴役及奴隸的生活,不管是政治、經濟或其他原因。上主要求以色列民謹守安息日及贖罪日,就是為安息年及禧年作準備,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履行上主和以色列民立約的要求:公道及正義。

安息日:分享的日子

以色列先祖在埃及為奴,不斷被勞役工作,不得休息。法老王以提供足夠食物吸引他們不斷勞動(參出十六3)。這好像今天的社會,因資訊科技發展,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工作,休息日只是阻礙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社會像法老王給予以色列民的應許,只要不停工作、不休息,就有溫飽,就有財富。

這應是原始資本主義社會才會是如此,工人為求自己及家人溫飽,賣命工作。然而,今天資本主義經濟成熟發展的香港及中國,我們卻發現仍然有很多人竟然回到每天早晚工作沒有休息的境況,最明顯的就是香港清潔工人,清潔工人大部份是六十歲以上。他們本應退休,但社會沒有機制可以養活他們,他們惟有在社會最底層努力工作,為求溫飽。根據政府資料,清潔工是全港各工種最低收入的一群,每日工作至少十二小時,不一定每週有休息日,平均月薪約港幣一萬元23。清潔工人工資雖然低,但約90%清潔工人是由清潔公司聘請,享有一定的勞工保障。

但是,食物派送員就連這僅有的勞工保障都沒有。他們「假自僱」,表面自己是服務操作人員,但一切都是食物平台公司決定或指派,包括工作時間、訂單接收、收費標準、送餐時間,但沒有雇傭關係,也沒有勞工福利及保障。疫情中,很多失業人士轉做食物派送員,在激烈競爭下,食物平台公司也借此壓低單價,食物派送員工作時間長了,但收入反而少了。資本主義經濟,原來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絕大部份的人替極少數的財團服務。財團只顧自己的利益,勞役工人(賽五十八3)。

這樣的勞資關係只會損害工人的身體及精神健康。先知卻要求那些剝削人的,要向那些貧苦的工人,分享他們的財富,這是安息日「正義」(sedaqah)的意思。拉比薩克斯(Rabbi Jonathan Sacks)指出以色列人的正義原則是一種分配性的公義(distributive justice),強調分享及憐憫,強調社群整體的福祉,正好回應資本主義經濟強調個人的爭奪及剝削。正義原則背後有一個以色列人的遠古信念,就是一切都是屬於上主,也是上主賜予,所以食物和財富不是個人擁有,也不應不擇手段去爭取(賽五十八3),反而食物和財富應該是互相分享,這樣社群才能在友愛中建立起來24

安息日:與他者一同慶祝

安息日是猶太人獨特的民族節日,但是先知將安息日變成開放接納別人的記號,任何人,不論其種族、語言、政治理念、經濟成就、身體狀況,甚至宗教信仰,只要「謹守安息日,信守上主的約」(賽五十六4、6),就蒙上主的接納,成為上主的子民。這就是安息日最初的安排,上主叫以色列人在安息日休息,包括他們家人、朋友、奴隸,甚至寄居的外人,都一同休息歡樂,並要款待他們(出二十10)。先知在此表達出安息日奇妙的地方:獨特的民族記號,成為接納「他者」的記號。這正如拉比薩克斯所說,亞伯拉罕的宗教是獨特的(particular),但亞伯拉罕的上主卻是普世的(universal)25

但更重要的是,這樣我們就可以和他者互相支持,一同工作,並一同歡慶。工委會前主任馮煒文很重視工人歡慶,因為工人每次歡慶,都是在慶祝工人共同成就一些事情,不管那是多麼微小26。大部份工人並不相信「工人可以成就一些事情」。清潔工婆婆從沒想過政府為何沒有政策,讓她可以老有所養,一心只想做到自己無法再做為止27。食物派送員沒有想過,食物平台應該和他們簽正式的雇傭合約。「餓了麼」工人涉嫌過勞死,公司一句沒有雇傭關係,只給家屬微薄撫恤金。若不是公眾怒吼,家人只能自嘆倒霉,望著手中二千元,心中想著那永遠離開他們的家人。

工人是可以成就一些事情,這是我們的信念。然而,工人須組織起來,成為群體,才可成就事情,並一同歡慶。安息日是團結,是擁抱他者的日子,是驅除孤單及無力的時刻,並且相信我們不是無力,而是可以改變及成就事情,最後可以共同歡慶安息日的喜樂。

(部份分題及內文粗體為編者所擬和標示。)


1. 布魯格曼 (Walter Brueggemann),黎智生譯:《安息有時:重尋安息真義,抗衡當代文化》(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7),第二章。
2.〈【2020 年為近 6 年最差】近六成受訪港人精神健康不合格 15-34 歲顯著較差〉,《眾新聞》,2020年9月9日。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33728/精神健康2021年4月7日閱覽。
3. Hong Kong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Institute, “‘We Hongkongers’” Panel Survey Latest Results”, January 29, 2021. https://develo.pori.hk/wp-content/uploads/2021/01/PORI_PC_20210129_vhkr_eng.pdf , 2021年4月7日閱覽。
4. Katharine Rooney, “This Is Why Mental Health Should Be a Political Priority”, in The Davos Agenda2021, World Economic Forum, January 28, 2021.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1/01/poverty-mental-health-covid-intervention/,2021年4月7日查閱。
5.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19 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2020年12月),viii。https://www.povertyrelief.gov.hk/chi/pdf/Hong_Kong_Poverty_Situation_Report_2019.pdf , 2021年4月7日閱覽。
6. 同上書,26-27。
7. 同上書,48。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2020年10月至12月》(2021年2月),8。https://www.censtatd.gov.hk/en/data/stat_report/product/B1050001/att/B10500012020QQ04B0100.pdf2021年4月7日閱覽。
8. 《2019 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46-47。
9. 〈【逃犯條例】15%青少年有抑鬱症狀 黃仁龍:如地震後的海嘯〉,《香港01》,2020年1月10日。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420105/逃犯條例-15-青少年有抑鬱症狀-黃仁龍-如地震後的海嘯,2021年4月7日閱覽。
10. 政府統計處:「二零一九年年底人口數字」,2020 年 2 月 18 日,https://www.censtatd.gov.hk/tc/press_release_detail.html?id=4612;政府統計處:「二零二零年年底人口數字」,2021年2月18日,https://www.censtatd.gov.hk/tc/press_release_detail.html?id=4825。兩份資料都在 2021年4月7日閱覽。
11.「教協就林麗棠老師墮樓死因研訊提出建議」 ,2021 年 1 月 29 日,https://www.hkptu.org/85079,2021年4月7日閱覽。
12. Lee Hyo-jin, “Delivery workers vow not to work on Saturdays”, The Korean Times, October 13, 2020. http://m.koreatimes.co.kr/pages/article.asp?newsIdx=297512 , 2021年4月7日閱覽。
13.〈新华社调查拼多多等“996”畸形文化:加班猝死、跳楼、发帖被辞退〉,《新浪財經》,2021年1月13日,https://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21-01-13/doc-ikftpnnx6486442.shtml , 2021年4月7日閱覽。
14. Kelly McCain & Aidan Manktelow, “6 Global Employers on How to Improve Workplace MentalHealth”, in The Davos Agenda 2021, World Economic Forum, January 25, 2021.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1/01/6-global-employers-on-how-to-improve-workplace-mental-health/ , 2021年4月7日閱覽。
15.〈饿了么 43 岁外卖员送餐时猝死 平台:不存在劳动关系〉2021年1月7日,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1-07/doc-iiznezxt1000016.shtml2021年4月7日閱覽。〈饿了么赔付猝死骑手从2000元到60万〉,2021年1月11日, https://www.sohu.com/a/443863590_644547 , 2021年4月30日閱覽。
16. Bohdan Hrobon, Ethical Dimension of Cult in the Book of Isaiah (Berlin/Boston: De Gruyter, 2010), 164-165.
17. 翻譯參照 Ed Christian, “‘Sabbath Is a Happy Day!’ What Does Isaiah 58:13-14 Mean?”, Journal of the Adventist Theological Society, 13/1 (Spring 2002), 83-88.
18. 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黎智生譯:《安息有時》,45-50。
19. 翻譯參照 Walter Brueggemann, Using God’s Resources Wisely: Isaiah and Urban Possibility (Louisville: Westminster/John Knox Press, 1993), 51.
20. 同上書,55-57。
21. Lidija Gunjević, “Similarities between Message of Isaiah 58, 61 and the Jubilee Legislation in Leviticus25”, Jubilee in the Bible, Vol. 156 (2017), 133-134.
22. Bohdan Hrobon, Ethical Dimension of Cult in the Book of Isaiah, 164-165.
23. https://www.censtatd.gov.hk/en/web_table.html?id=28 , 2021 年 4 月 7 日閱覽。
24. Jonathan Sacks, “Global Covenant: A Jewish Perspective on Globalization”, in John H. Dunning (ed.), Making Globalization Good: The Moral Challenges of Global Capitalism (Oxford: OUP, 2003), 222-223.
25. 同上文,226-227.
26. Raymond W.M. Fung, “O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for Factory Workers” (1976) in The Gospel is not for Sale, 2nd ed. (Hong Kong: Hong Kong Christian Industrial Committee, 2021), 165-166.
27.〈最低工資:外判清潔工預計退休要繼續做零散工:50 蚊先夠食一餐〉,《香港01》,2018年12月14日。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248253/最低工資-外判清潔工預計退休要繼續做零散工-50蚊先夠食一餐 , 2021年4月7日閱覽。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