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時代講場最新文章

痛民神學──六月四日的聖餐默想

今日是六月四日。我們來聊聊聖餐。自從主耶穌在被賣的那一夜設立聖餐後,這個聖禮便一直持續至今,二千年來從未間斷。在改教運動中,聖餐餅和杯的本質更成為了一個神學爭論的重點。然而,這些神學爭論已非現代信徒的關注點;現在教會的聖餐禮主要是圍繞救恩論,作為一個默想、感謝和讚美救恩的聖禮實踐。

在本文中,筆者想嘗試跳出「救恩論框框」來思考聖餐,並看看聖禮與「時間」的關係(而非過往著重空間,關心餅杯本質有否被轉化)。我們從這節耳熟能詳的經文開始:「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都是宣告主的死,直到他來。」(林前十一26,《環球聖經譯本》)。當中有兩個重要元素:「宣告主的死」和「直到他來」,以下將分別討論。

宣告主的死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釘身受死,這是基督教信仰中不能妥協的核心,由此我們建立起救恩觀,作為普世信徒的共同基礎。然而,過往教會通常將十架僅局限在救恩論的範圍,彷彿一提到十架,接下來必定是圍繞「得救」這主題。如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所言:「神學傳統永遠將主的十架放在救恩論的視域之中。這不是錯,然而並不足夠。我們必須思想耶穌的十字架對上帝本身有何影響。1」耶穌的十字架對上帝本身有何影響?莫特曼給出的答案是,這是一件上帝切實受苦的歷史事件。在十字架上,不止子承受了被遺棄的痛苦,父也承受了喪子之痛2。由此,子與世間一切彷似被上帝遺棄的人所認同(identified with),父也成為了一切被遺棄的人的父。十架上,耶穌成了被罪者(sinned-against),與世間的被罪者共苦,一同遭受邪惡的蹂躪。祂,是將自己拋進黑暗中,與我們同問「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可十五34)的那位。上帝走到世界中與上帝距離最遠的地方,為要擁抱那些與上帝分隔的人,使他們經驗到自己的同在。

因此,每當我們在聖餐中「宣告主的死」(τὸν θάνατον τοῦ κυρίου καταγγέλλετε)的時候,我們不止是宣告祂的救恩,亦是宣告祂與世界受苦者的共苦(co-suffering)。祂是羅馬和平(Pax Romana)下的受害者,被掌權者無情地輾壓,被政權冠上「莫須有」的罪名;但祂不是一個普通的被罪之身:當祂落在被罪的行列時,一切被罪者也得到上帝的同在,上帝與他們休戚與共(solidarity)。

那麼死了的人呢?對已逝的受害者來說,上帝也能同在嗎?天主教神學家巴爾塔薩(Hans Urs von Balthasar)便提出聖週六神學(Theology of Holy Saturday)來回答這個問題。他指出《使徒信經》中,有主基督「降在陰間」一句。陰間(Sheol)被視為一個靈魂死亡(與上帝分隔)的地方,是肉體死亡後的第二次死亡3。因此,陰間是實際上與上帝距離最遠的地方,比起活著時一切被上帝遺棄的經驗更為徹底和絕對4。然而,就在這樣的一個無底深淵中,上帝仍然在。當主基督於聖週六「降在陰間」時,黑的黑暗被轉化為愛的黑暗 5;一切在陰間的人,特別是那些含冤受屈的人,也能得到一個確據──上帝與他們休戚與共(solidarity in death),且祂將來會撥亂反正。

當我們跳出救恩論的視域來思想「主的死」,我們看到十架上的主是與一切被罪者、受害者共苦的上帝。在紀念主耶穌的受難時,我們也當記念一切「餓了、渴了、作客旅、赤身露體、病了、在監裡」(太廿五44-45)和被害而死的人。因為主所紀念、所休戚與共的,正是這樣的人。今日是六月四日,我們記念歷史中的受害者時,亦記念與他們同死的主;在本週日許多教會也會施行聖餐,讓我們在記念主的死時,也記念歷史中的受害者,他們是上帝共苦的對象。受苦的主與受苦者同在,受苦者也在受苦主的同在中,兩者的痛苦被繫在一起。

直到他來

假若「宣告主的死」所帶出的,是上帝與受害者的共苦,「直到他來」就是與盼望有關,涉及時間觀。在改教時期,教會著重聖餐禮的空間,關心餅和杯的本質有否被轉化,衍生出「變質說」、「同質說」、「紀念說」、「臨在說」等。這些關注當然有其重要性,但筆者更想討論另一個以往較少人關注的層面──聖餐與「時間」的關係。這裡的時間,不是指領聖餐的頻密程度(該多久領一次),而是指終末論(Eschatology)下的時間觀。

終末論在過往被視為教義的附錄(appendix of dogmatics),只關乎世界最後的結局。然而,莫特曼在《盼望神學》一書中正確地指出,終末論是打開基督教信仰詮釋的一條重要鎖匙6,它不是單純指「世界的終局」,而是關乎上帝的應許如何於現在實現,轉化和引導歷史走向7。這裡說的「上帝應許」是基督的死而復活,及其所指向的上帝國度。而現在我們正處於上帝應許的兩端(基督復活與上帝國度完全來臨)之間,是一種「已然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的狀態。上帝在基督裡所應許的將來正逐漸實現在歷史中,持續地介入和轉化現在。這就是終末論下的時間觀。那麼,這種時間觀又與聖餐有甚麼關係?

大有關係。筆者認為,教會正正需要採取終末的時間觀來理解聖餐。林前十一26的前半句「宣告主的死」,是指著基督事件(十架和復活)說的;而後半句「直到他來」,便是上帝應許的終極實現──基督再來與上帝國度的全然降臨。聖餐禮本身就叫人聚焦在上帝應許的兩端,紀念那「發生在過去的未來」(即基督事件)和盼望「那來臨中的未來」(即國度降臨)。新約學者賴特(N.T. Wright)說:「我們在每次舉行耶穌筵席時,會發現上帝的過去追上我們的現在,而上帝的未來也再次與我們相遇。8」他說的「上帝的過去」就是基督事件;「上帝的未來」就是基督再臨。紀念和期待,兩者同時在聖餐禮中相遇,且前者成為了後者的根據。

再思聖餐的意義

今日是六月四日。這是一個悼念的日子。在本文第一部份「宣告主的死」,我們已講述過基督的痛苦與世間受苦者的痛苦是繫在一起,我們記念主的受苦時,亦是紀念祂所共苦的一切受苦者,反之亦然;那麼,第二部份「直到祂來」所說的終末論時間觀,也能助我們在悼念中得著盼望和力量。基督已從死裡復活,正在來臨當中,因此祂所共苦的對象──那些歷史中的受害者,在將來也必定得到公正的對待(vindication)。祂那公義和和平的國度,正一步步從未來闖進現在,使世界走向祂所應許的新天新地。雖然我們手頭上沒有上帝行事的時間表,但我們確信,祂的應許在基督裡必會成就。聖餐禮就是這樣的一種宣告。

在本週的聖餐禮中,希望你「吃這餅,喝這杯」時,一方面「宣告主的死」──記念祂是與受苦者共苦的上帝,連那些已落在陰間的受害者也被祂一併擁抱;另一方面懷著終末的時間觀,因著基督的復活而確信上帝那公義與和平的國度正在來臨,這應許的未來會持續地介入和轉化現在──「直到祂來」。

1. 莫特曼:《被釘十字架的上帝》,阮煒譯(香港:道風,1994),頁262。
2. 同上,頁324。
3. Balthasar, Hans U. Mysterium Paschale: The Mystery of Easter. San Francisco: Ignatius Press, 2005, 140.
4. ibid, 139-153.
5. Balthasar, Hans U. La Dramatique divine IV. Le dénouement. Namur: Culture et vérité, 1993, 242.
6. Moltmann, Jürgen. Theology of Hope: On the Ground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a Christian Eschatolog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7, 6.
7. Moltmann, Jürgen. The Coming of God: Christian Eschatology. London: SCM Press, 2005, 22.
8. 賴特:《賴特說聖餐:難忘主餐的滋味》,張碧嘉譯(香港:宣道,2019),頁55-56。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