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逾百人訪FES六四悼念祈禱站及展覽
與當時民運人士「隔空對話」

【時代論壇訊】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於六月四日在該會舉辦「追憶.信念.哀悼」六四祈禱會,以及微型六四展覽,全日合共逾一百二十人出席。當地的場地分為兩部份,分別是六四祈禱站和六四展覽。FES大專部同工謝建邦指,坊間的悼念空間減少,而FES正是回應那些需要,提供空間讓人悼念默想。他也談到,祈禱會和展覽是想讓人與當時民運人士「隔空對話」,勉勵一眾參加者。

祈禱會的場地前方有一個發亮的十字架,前面點起幾根蠟燭,旁邊放著打開的聖經。側面的黑板牆寫滿參加者對六四事件的心聲,以及貼著八九學運人士的文章。膠櫈子整齊有序地隔開排好,在第三節的祈禱會,人們都坐滿了細小的地方。祈禱會先由同唱泰澤詩歌開始,然後由主持朗讀八九民運參與者所寫的文章,有些提到父母得悉自己參與學運的反應,又有記錄到其對四二六社論的看法,以及與同伴的討論。聆聽完這些故事後,主持會誦讀詩篇的選段,讓參與者安靜沉澱,再有自由默禱的環節。整個祈禱會的時間不長,完結後會再有空間讓人自由安靜默禱。

在另一邊的六四展覽區,細小的場地分開三部份:左邊從入口起整理了香港悼念六四事件的進程,提供了不少的歷史刊物,有《文匯報》出版的《血洗京華實錄》、丁子霖撰的《六四受難者尋訪實錄》等;右邊則整理了六四事件爆發的起因與經過,沖曬的相片和資料放進書櫃的小格子,每格均仔細標示了事發的日期,讓人能清晰理解六四歷史;中間近窗的熒幕播放著六四事件的影片,不單有當日的新聞片段,更有一些六四參與者、死難者家屬的訪問片段。據記者觀察,不少人細心地翻閱那些歷史檔案,願意蹲下去閱讀每一格的歷史資料,惟看影片的座位不足,有部份人靜靜地站著觀看。整個環境十分寧靜,只有片段播放的聲音,而每個人留在展覽區閱讀的時間也不短,可見他們認真看待六四歷史。

FES大專部同工謝建邦指當天參與人數比同工預想的多,來的人也不單是他們服侍的學生,他指這反映了社會的需要,「人們不能去維園悼念,但不會因而不悼念,而是會自行找空間和途徑,恰巧我們能提供空間讓人悼念和安靜。」祈禱會提到八九學運人士的故事,謝建邦表示希望藉此製造一個「隔空對話」,勉勵祈禱會的參加者,「在這個狀況下,(坊間)已有很多大的論述,會讓人有距離。反而是這是人性的故事,讓大家跨越時代地對話,希望大家有點迴響。」在展覽區,謝建邦也聽到參與的學生表示未見過那些歷史刊物,並認為是十分珍貴,翻閱那些照片時也為他們帶來震撼。

參加者從歷史感受跨時代團契

當天有參與祈禱會的陳同學覺得,六四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對她來說是第一件接觸政治的事,認為這不應被遺忘,應被謹記。經歷二〇一九年的社會運動後,她指更能感受到六四學生的痛,「他們那種痛連繫著兩個時空的人」。她也十分欣賞展覽的部份,如實把不同片段整理出來,「經常說不要遺忘,腦海中卻只剩下『八九六四』幾隻字、天安門等圖像符號」,今次展覽正能還原當時是甚麼一回事。從不同的歷史刊物中,她也感受到「團契」──不同年代的人在同一片土地經歷受苦,為著民主自由奮鬥。她提到,在祈禱會上可以將自己的情緒和思緒帶到上帝面前,加上主持朗讀民運人士故事,也讓她看見對方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家人、同伴、掙扎,彷彿能與他們連結。

另一位參加者剛考完公開試的雅文是在二〇〇三年出生,八九年的六四事件對她來說是件遙遠的事,但她見到人們並沒有淡化這段歷史,「因為不同的社運,讓人更想深化這歷史,不要因壓迫而消失了。」雅文在小學初次接觸六四事件,指自己那時並沒有反思六四對自己的意義,慢慢長大才明白當時的大學生為了中國民主而作出犧牲,而現在是學生的她也會思考如何回䜋社會,「經歷雨傘運動和(反送中)社運,才更明白他們當中的感受。」她指今次FES展覽讓她更了解這段歷史,知道維持了幾個月的八九民運是如何發展,明白六四不只是一天的事。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