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时代讲场最新文章

我们要为上帝建造一个怎样的圣殿?

圣灵降临后第八主日
讲员:袁天佑
日期:2021年7月18日
经文:撒母耳记下七章1至14节

经文记载了大衞在国家稳定、住进皇宫后,想到要为上帝建造圣殿之事。或许我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上帝会拒绝大衞的好意?

今天也有不少信徒,当教会决定兴建圣堂或购置圣堂时,会热心捐献,盼望尽快成事。但信徒很少问:「上帝拒绝大衞为他建造圣殿,我们兴建或购置圣堂,上帝会否不喜悦呢?这是否上帝的心意呢?」

虽然上帝拒绝大衞为他建造圣殿,但最终上帝也让大衞儿子所罗门为他建造圣殿。问题的核心是:圣殿的建造,为的是什么呢?上帝所喜悦的殿,是怎样的殿?

圣殿vs会幕

大衞对拿单说:「你看,我住在香柏木的宫中,上帝的约柜却停在幔子里。」(七2,《和合本修订版》,下同)

在大衞的眼中,会幕比不上他的皇宫,所以上帝不应住在会幕中。上帝应住在怎样的圣殿才对呢?

大衞的儿子所罗门,照上帝向大衞所说的,「我必使你儿子接续你,坐你的王位,他必为我的名建殿」(王上五5),为上帝建造圣殿。当圣殿完成后,所罗门为圣殿祷告。他这样祷告说:「上帝果真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容纳你,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王上八27)任何人为的建筑,也不足容纳上帝居住在其中。这是大衞对上帝认识不足的地方。

上帝透过拿单向大衞指出:「自从我领以色列人从埃及上来,直到今日,我未曾住过殿宇,郤在会幕和帐幕中行走。凡我同以色列人所走的地方,我何曾向以色列任何一个领袖,就是我吩咐牧养我百姓以色列的,说过这话:你们为何不给我建造香柏本的殿宇呢?」(七6至7)

人为的居所,不足容纳上帝住在其中,因为上帝是一位无所不在的上帝。但更重要的,上帝看似喜悦会幕更多于一座圣殿,因为会幕是可移动、有弹性、能回应处境的改变,我们所相信的上帝就是这样的上帝。

但我们所相信的,却与我们所实践的不同。我们将上帝局限在圣殿──我们所建造或购置的圣堂之中,也将我们的信仰局限在这里。透过网络的崇拜,我们感到不是味儿;我们敬拜上帝,要在圣堂之中。我们日常生活,也好像与敬拜上帝没有关系似的。我们的信仰,与社会所发生的事情看似没有关系。教会的活动,年年如是。时代的改变,好像与我们的信仰无关;时代改变,我们的信仰也不会有改变。每主日的信息都是信者得永生,我们已可安享天堂的福乐。我们虽常称「教会没有墙」,但无墙的教会只接待那些愿意来接受洗礼,愿意为罪悔改的义人。至于那些粗言秽语的人、在歧途中不肯悔改的人、犯法的人、反对政府的人,这墙并没有为他们打破。当他们在监狱中,我们愿意去探望他们,已是最大的宽容!

日前,在脸书上看到一幅游艇的图片,图片上有着这些文字:「教会曾经是救生艇,现在却变成了游艇」。还有几句小字:「它的使命是去拯救人,如今变成服务自己人,它忘了自己曾被拯救。」图片最下面更这样写:「这只游艇迟早完。」你觉得讽刺吗? 

在歧路上的教堂

不久前,我看过一辑由香港电台所制作的《五夜讲场》(一个探讨文、史、哲的节目,本受大众欢迎,但现已被停止制作了!原因大家心里明白,不在此谈了。),内容是从一些文学着作看湾仔的过去。其中一位节目主持人引述一位诗人鸥外鸥(原名李宗大,东莞人,1911-1995)写的一首诗〈礼拜日〉:

「株守在庄士敦道,轩尼诗道的歧路中央
青空上树起了十字架的一所礼拜寺
鸣响着钟声!

电车的轨道,
从礼拜寺的V字形体旁流过
一船一船的「满座」的电车的兔。
一边是往游泳场的,
一边是往「跑马地」的。

坐在车上的人耳的背后听着那
铿鸣的礼拜寺的钟声,
今天是礼拜日呵!

感谢上帝!
我们没有什么祷告了,神父。」

认识湾仔的人都明白这诗所描述的教堂,正是循道衞理联合教会香港堂(前称为「循道公会香港堂」)。该堂于一九三六年落成,而诗人则在一九三九年撰写此诗(正值是诗人二十岁的青年期,教堂亦只落成三年)。

诗人不是信徒,诗是从他的角度去描述教堂,也描述昔日人的生活。教堂位于轩尼诗道和庄士敦道的交界处,星期日的时间,教堂的钟声响起,呼唤人进入教堂。但周遭的人,一些赶往北角的丽池泳棚游泳,另外一些则前往跑马地马场。人群从交界处分途而行,教堂只是立在人流中的交界处不动。教堂虽有钟声,但仍好像是静止的,与人流无关。或许信徒会觉得,这是未信主者的描述,有所偏差,但我们不能不问,为什么教外人会有这观感?

作为循道衞理教会的牧师,看见这描述,内心当然不大开心。但俯心自问,也观看香港众多教会,不单是这教堂,其实不少教堂的建立,与经过教堂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有多少关系呢?

尚待完工的圣殿

美国田立西州的纳什维尔(Nashville, TN)有一座衞理公会的教堂 Edgehill United Methodist Church。教会建立在一个贫穷的社区中,教会的宣教使命是:

  • 奉耶稣基督之名,不论他们是谁,都接触和欢迎所有的人(to reach out to and welcome all persons as they are, in the name of Jesus Christ);
  • 彼此培育,建立与上帝的关系、基督徒的信仰与生活(to nurture one another in our relationship to God and in the Christian faith and life);
  • 作为上帝转化人的爱的使者,使我们的邻舍和世界,成为有公义和怜爱的地方(to go out as agents of God’s transforming love to make our neighborbood and the world a place of justice and compassion)。

教堂外有一个牌匾,纪念教会的创始牧者 Bill Barnes 牧师(1931-2017)。他被称为「纳什维尔的良心」,因他常为无权和贫穷者发声,为无家可归者发言,寻求社区能为他们建立可居之所。除教会工作外,Barnes与社区人士成立不少计划,协助有需要的人。一九六六年,他建立这间教堂时,立意要建立一间与社区有密切关系的教堂。教堂是开放的,成为社区居民的绿洲。教会的牌匾上刻上了一句由人权领袖萨尔瓦多(El Salvador)主教罗梅洛(Oscar Romero,1917-1980,因被暗杀而殉道)所说的一句话:「圣殿仍未竣工,直至所有人都被安置在有尊严的地方。」(The temple shall remain unfinished until all are housed in dignity.)这是Barnes建立这教堂的永恒心愿。

真正能反映上帝荣耀的圣殿,不是一个装饰得神圣的地方,也不是人数众多、一同敬拜上帝的群体,而是人能否反映上帝创造他的尊严。上帝救赎的美意是「照着所安排的,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同归于一」(弗一10)。人要「穿上新我;这新我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有从真理来的公义和圣洁」(弗四24)。人不单实践公义和圣洁,也要活在公义和圣洁中。在教堂内敬拜上帝的人,和在教堂外经过的人,能否反映出上帝创造人的形像与尊严?今天教会的生活能反映这荣耀吗?

香港的天主教教会在不久前举办了一个为新闻自由的祈祷会(虽然只是由香港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所举办)。这祈祷聚会很有意思,它实现了教会作为「先知、祭司和仆人」的角色。举行祈祷会是作一个先知的宣告:新闻自由的重要,现在被剥夺了!祈祷会将人心中对新闻自由的渴望带到上主面前,是祭司的责任。祈祷会也为因新闻自由被剥夺而受伤的人按手祷告,像仆人为人洗脚那样。这是仆人的工作。

祈祷会中,夏志诚辅理主教用一个比喻提醒信众,也提醒教会:森林失火,教会不应只顾这场大火是否波及自己和自身的生存空间,而是关心整个森林的生态环境是否适合人类生活、继续有尊严地存在。这是教会存在的目的,这才是真正地反映上帝荣耀的圣殿!

潘霍华在《团契生活》有这样一句话:「那爱建立群体之梦想的人会摧毁群体,但那爱邻舍的人却能创建群体。」我们要为上帝建造一个怎样的圣殿?

(标题为编者所拟,原题「圣殿vs会幕」;转载自作者网志。) 


 守护自由空间,请支持基督教《时代论坛》
可选择:📲 PayMe 或 💳 网上捐款(信用卡)

⚡️转数快FPS +852 51100803(注明奉献,如需收据请附姓名及电话)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