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社評

重新編織社區肌理
教會重拾社會角色

當公民社會被強力擠壓,民間社會肌理被無情砍伐,許多人不忍面對崩壞的家園而選擇連根拔起,社會氣氛一片迷惘,基督徒群體還有何可為?儘管當局不斷極力唱好,振臂高呼「正本清源」、「行穩致遠」,宣揚那走出黑暗的香港融入奇妙大灣區的美好,但一般市民所見證所經歷的,卻是全港讀者群最大、報攤銷量最高的報章被迫停刊,是二百多位由選民授權的區議員在恐懼之下陸續辭職,是在本港公民社會扮演重要角色且歷史悠久的組織,因政治威嚇而宣佈解散,其他在同樣處境下解散、歷史較短、規模較小的組織,更加不計其數。這些媒體、議員與組織的作風和路線,縱使未必人人認同,卻總不能夠、也不應該一筆抹殺他們在歷史裡的位置、在香港幾十年間社會演進的角色。而他們在短時間內頓然消失,難免為不少香港人帶來深層的集體哀傷。任何在地、貼地生活的普通香港人都會感受到,我們的社會正在進入一段低沉、沉寂、沉悶的時期。

身為民間社會一份子,信徒群體固然同樣感受到那份沉鬱;然而身為仰望基督的群體,我們不能不認真思考自己在社區裡的角色。當我們所愛的家園猶如鐮刀之下的壓傷蘆葦,又如疾風之下的將殘燈火,教會對於所身處的社區,怎能逃避守護、醫治、牧養之責?過往香港教會的主流,囿於神學傳統,通常把醫治和牧養的對象局限於個人,而且是教會四壁之內的「自己人」。然而在最近幾年的連串大事衝擊之下,愈來愈多信徒和牧者開始認真面對信仰的公共意義和牧養的社會向度。而在當前這個需求深耕、細作、同行的時勢裡,公共信仰、社會牧養再不是甚麼振臂高呼的行動口號,而是踏實地進入社區小角落,凝聚鄰舍小人物的微小聲音。

本報今期頭版專題所捕獲的幾個教會市集,他們背後的理念和目的各有不同,或為認識社區實況,或為鼓勵青年發揮潛能和創業,或為讓坊眾進入和認識教會,也有為教會內不同組別之間重建關係,不一而足。但是這些市集都無可避免地啟動了教會的更新與復興:復興的是教會與社區的關係、堂會與堂會的關係、堂會內部的關係,更加是社區的低沉與鬱悶,是在重新編織民間社會肌理。而且,那不單是概念上的更新,更是生活實踐上的更新,跟社區裡有血有肉的小人物直接連繫,形成共生關係,成為命運共同體。這正是看似卑微的教會市集在當前局勢下的實踐神學意義。

其實自古以來,不論歐洲的教堂還是各地其他宗教的寺廟,除了是宗教禮拜的場所,也是凝聚社區的焦點,往往連帶著本土經濟活動。只是自二十世紀以來,西方社會急速世俗化,基督宗教不再是社會的主要精神支柱,教堂作為社區生活中樞的角色隨之而褪色,加上資本主義經濟模式在全球大規模擴張,大型商場取代了昔日教堂的位置,儼然消費社會的聖殿。教會市集,凝聚鄰舍,醫治社區,帶動地區經濟,可說是恢復教會在社會角色的一小步。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