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時代講場最新文章

離開,是為了留下的人──潘霍華在倫敦的十八個月

陳韋安博士在〈移居英國的潘霍華〉一文中,談到神學家巴特與潘霍華之間的對話,以及港人牧者去留的問題。然而,本人認為該文章的立論和論據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期盼能與陳博士交流之餘,也讓其他讀者進一步認識潘霍華那一段歷史。

一、潘霍華於倫敦牧會的背景:1933年7月,即德國福音教會(Deutsche Evangelische Kirche)通過《雅利安條款》相關規定的兩個月前,潘霍華得知位於英國倫敦的路德會錫德納姆(Sydenham)堂和聖保羅(St. Paul)堂這兩所德國人堂會聘請牧者。基督教世界聯會的英國主席伯羅主教(Arthur Burroughs)於7月21日寫信給潘霍華,鼓勵他接下這份牧職,因為他認為潘霍華可以代表德國福音教會,在英國推動大公教會內不同宗派間的對話。潘霍華便於7月30日在兩所堂會宣講,2 只是宣講後認為教會情況欠佳,也不肯定該牧職是否適合自己;3

二、潘霍華的決定:陳博士引用10月24日潘霍華給巴特那封信,4 潘霍華清楚交代為甚麼他最終決定到錫德納姆和聖保羅教會牧會,並希望巴特能夠明白他最終的三個考慮:

1. 潘霍華解釋,他一直希望擔任牧職。擔任神學教授的他,一直在審視自己的的召命究竟是當牧者還是神學教授。他向巴特解釋,除了錫德納姆和聖保羅教會的牧職外,東伯林也有一份他心儀已久的牧職出現空缺,只是礙於《雅利安條款》,如果他想接受那份德國牧職,他便要放棄他堅持已久、即猶太人為教會一部份的神學立場。因此,他決定起程前往英國,在無需接受《雅利安條款》的情況下,5 成為錫德納姆和聖保羅教會的牧者,繼續探索自己的召命;6

2. 潘霍華在信中進一步解釋,他覺得自己在德國愈來愈被孤立,「害怕」(原文是名詞Angst)自己的思想過於激進,也對自己失去信心。這裡指的是潘霍華對於同儕和長輩都否定他在《伯特利信條》原稿和第二稿中、特別是有關猶太人問題的觀點。8 因此,潘霍華向巴特解釋,朋友、戰友都不認同他的觀點,所以「我決定到曠野流浪一下」9,認真地反省自己是否有甚麼過失;

3. 潘霍華在信末提到,他希望能夠在倫敦倡議宗派間的對話,推動英國人和居英德國人反對《雅利安條款》,以及組織認信教會的工作。10 事實上,潘霍華在倫敦牧會的十八個月裡,他使所有居英德國信徒一致支持認信教會,也幫助那些需要流亡英國的德國人(包括德國猶太人)定居英國。除此之外,他每星期花大量個人時間,寫信和致電那些還留在德國裡的認信教會領袖,支持他們,以及定時回德國開會;11

4. 在10月24日的書信中,潘霍華除了「害怕」(Angst)自己的思想過於激進,以致他需要認真反省;另外他唯一一次提到「害怕」(Angst)的是該書的開首語:他「害怕」假如他一早向巴特解釋始末,他只能做巴特吩咐他要做的事。然而,他想自由地做一個自認為是對的決定。為此,他向巴特致歉。12

三、巴特對潘霍華來信的誤解:只是當巴特收到潘霍華的信後,一時間似乎不明白潘霍華的用意,更在11月20日的回信中大罵潘霍華為甚麼浪費他出色的神學訓練,又訓斥潘霍華「你快快手手去買下一班船跑回德國!」13 但巴特的誤解並未有影響他與潘霍華之間的合作;相反,在接下來的十八個月裡,二人成了認信教會重要的支柱。

總的來說,基於以上三點觀察,本文認為,陳文未有清晰交代潘霍華移居英國的考慮因素,甚至誤導讀者以為潘霍華移英是出於對前景的恐懼。基於潘霍華的書信,本文認為潘霍華決定到錫德納姆和聖保羅教會牧會的原因,並非如陳博士提到是出於對前景的恐懼。相反,從信件整體來看,潘霍華前往英國,是為要尋索召命、自我反省,同時也是在鞏固還未成型的德國認信教會。最起碼,潘霍華的離開,部份原因的確是為了留在德國的人。

(作者為蘇格蘭聖安德魯大學博士〔系統神學〕候選人)

1. ,,Von Arthur Burroughs. Ripon, 21.7.1933,” DBW 12:103.
2. ,,Von Friedrich Singer, 23.7.1933,” DBW 12:104.
3. ,,An Karl Barth, 24.10.1933, DBW 13:12.
4. ,,An Karl Barth, 24.10.1933, DBW 13:11-15.
5. DBW 12:145-148.
6. ,,An Karl Barth, 24.10.1933, DBW 13:12-13.
7. ,,An Karl Barth, 24.10.1933, DBW 13:13.
8. DBW 12:362-407;潘霍華最終並沒有簽署1933年11月公佈的《伯特利信條》。
9. ,,An Karl Barth, 24.10.1933, DBW 13:13.
10. ,,An Karl Barth, 24.10.1933, DBW 13:14-15.
11. 參Eberhard Bethge, Dietrich Bonhoeffer: A Biography. Revised Edition (Minneapolis, MN: Augsburg Fortress, 2000), 325-417; Ferdinard Schlingensiepen, 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 Martyr, Thinker, Man of Resistance. Translated by Isabel Best (London and New York: T&T Clark, 2010), 144-176; Keith Clements, Dietrich Bonhoeffer's Ecumenical Quest (Geneva: WCC Publication, 2015), 109-126.
12. ,,An Karl Barth, 24.10.1933, DBW 13:11-12.
13. ,,von Karl Barth, 20.11.1933, DBW 13:33.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可選擇:📲 PayMe 或 💳 網上捐款(信用卡)

⚡️轉數快FPS +852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