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人生原是一趟朝圣之旅
──再思流散的召命共同体

讲员: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教授)
日期:2021年10月16日(视像主讲)
经文:彼得前书一章1节、二章9节;彼得后书一章19节
主题:被拣选.分散.寄居的人(台港同行团契聚会)

各位在台湾的香港弟兄姊妹平安。感谢台港同行团契的邀请,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上主的话。虽然分隔两地,但彼此之间仍然有着紧密的连结。人在香港,而各位聚会的地点是熟悉的公馆,如果在台北,聚会前我一定会先到台大椰林大道漫步,再去校园、联经、唐山及茉莉书店逛逛,找间咖啡室坐下。待聚会结束后,再去臺一品尝喜爱的木瓜牛奶及红豆冰。当然,这一切只能在想像之中……不过,重要的是,我们都有着相同的身份,是主内的信徒;以及那不管活在何处,也无法摆脱的香港人身份认同。

与苦难不可分割的离别

此时此刻,我们活在不同空间,因着不同的考量,各位离开了香港。有些人认为,离开了的人就是离开了,不仅需要适应及融入新环境,建立新的身份,对香港的事情,也无置喙馀地。但离开本身,毕竟牵动了太多的情绪,特别是对香港这片土地的情感,还有跟在港亲友的分离,因此,即使分散在不同地区的香港人,仍然会在情感上与香港有着斩不断的连系。就此而言,不论去或留,在空间上的分散,不应也不会成为我们彼此间的阻碍。事实上,不论身在何处,目睹熟悉的土地变得愈来愈陌生,我们都经历情感上的创伤,或去或留,只是在量的程度上有所分别,而非质的不同。

今季台港同行团契的季题是「新身份.新使命」,所以,今天跟大家一起看彼得的书信。彼得前书开首是这样形容收信的群体:「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写信给那些被拣选,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寄居的人。」(彼前一1,《和合本修订版》,下同)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句看似简单的开场白,明确地界定了收信者的身份──「被拣选……分散……寄居的人」。「被拣选.分散.寄居」,不仅是彼得书信中对一群流散各地的基督徒的描述,也是给他们认定自己身份的提醒。作为活在台湾的香港基督徒,你对「被拣选……分散……寄居」有何体认?或者,在这三重身份中,当下哪一个令你最有共鸣?

我在想,作为移居者,「分散」是否首先最触动你?是的,「我」是分散的人。二〇二〇年以来,香港人是「离散」的群体,分散在英国、台湾、加拿大、澳洲、美国或其他地方……这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记得年轻时,读唐君毅先生的《说中华民族之花果飘零》,书中以「一园中大树之崩倒,而花果飘零,遂随风吹散……」来形容一九四九年后中国人的失落与悲哀。此时此刻,这也未尝不是香港的写照。大家还记得亚洲电视一套经典的纪录片《寻找他乡的故事》吗?当下,许多流散香港人也以自己的生命编写着新一辑以香港人为主角的「寻找他乡的故事」。「分离」是这一代香港人的集体创伤,绝不是一件「风流快活」的事情。许多香港人都在经历着与苦难不可分割的离别,毋须用什么数据来佐证。可以说,苦难成为受创伤者彼此的连结。

避免分化 彼此守望

昔日彼得写信的对象,也是一群「分散」的人──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无疑,「分散」或「离散」是个具浓厚犹太色彩的概念,令人联想起亡国被掳的民族创伤。不过,圣经学者指出,彼得前书的作者并不纯粹针对分散在罗马帝国各地的犹太基督徒,更是涉及各地的外邦人基督徒。重点是,不论你是犹太人或外邦人,地理上的「分散」,都具有身份上的「边缘人」的意思,就是说,因着基督徒的身份而在政治、社会及文化上,受到不同形式的打压与歧视。综观彼得前书,多次提及「受苦」或「为主受苦」、「火一般的考验」,就是这个意思。

新约书信,特别是保罗书信,均有特定的对象,如哥林多教会、腓立比教会等,因此书信会处理当地教会的具体问题。但彼得前书在此却是写给分散各地的人。虽然分散各地,什至涉及不同的族群(犹太及外邦),但彼得提醒大家,大家都有共同的经历,也是这些共同经历,将大家连结在一起。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因信仰缘故而成为政治、社会及文化的边缘人,不见容于主流价值,什至要为此受苦。

人在异地,有时很想尽快融入。对在台生活的港人而言,一开口就会被认出是香港人,对吗?相信只有少数香港人,可以讲一口地道的华语。我的华语也很烂,但我却以这种「港腔华语」为身份认同的标记(希望这不是掩饰的借口)。语言的问题事小,如果涉及基本价值的矛盾,就如初期教会的信徒所面对的,便是极大的考验。当感受到自己是被排斥的边缘人,到底是千方百计寻求主流社会的认同;还是坚持自己的信仰,即意味着自绝于主流,什或为此付上代价?彼得特别指出,如果选择了后者,记着,这是「行善受苦」(彼前三17)、是「为基督」而「受辱骂」(彼前四14)、是「照上帝旨意受苦」(彼前四19),就是赋予「受苦」更大的意义与价值。不仅如此,彼得又强调,受苦的基督徒,「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怜悯和谦卑的心。」(彼前三8)就是说,既然大家都是分散各地的边缘人,就要避免分化与内耗,并且要彼此守望。

分散的召命共同体

此时此刻,这不仅是对离散各地的香港基督徒的提醒;也是对留在香港的基督徒的教导。第一,我们是苦难的共同体,去或留,只是面对苦难不同抉择的结果,是生为这一代香港人的悲哀,并由此等悲哀引伸出的不同变奏。留下的人,不要否定了离开者承受的苦痛。记着,即或有不同意见,但将我们连结在一起的,是苦难,所以更要彼此同心与体恤。第二,我们也是分散的共同体,去或留更让我们面对「分散」的事实,离开香港,来到不同地方,固然是花果飘零的分散;但留下来的,未尝不是活在「在地离散」的状态中,在曾经熟悉的地方作陌生人,或在故土成为异乡人,也是构成「花果飘零」的一部份。

由此,我们便由「分散」的身份,进入「被拣选」的身份。彼得说:「你们是被拣选的一族,是君尊的祭司,是神圣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使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不论分散在何处,彼得强调,不要忘记自己是被上帝「拣选」的。要留意,被拣选的不只是「个体」,而是属于「一族」。紧接下文的「祭司」、「国度」及「子民」都是具有群体性的。当我们说自己是「被拣选」时,会否出现某种「舍我其谁」,或「只剩下我一人」的「自义」?这样,「拣选」便成为贬低他者的同义词,而非彼得说的,我们是被召进入一个「群体」及「国度」之中,成为「上帝的子民」。

这个身份上的认定十分重要,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恰如其份地面对「分散」的事实,并且坚持下去,承担苦难。各位在台(或分散他方)的香港弟兄姊妹,也许,离开本身虽然也是一种痛,但相比留下来者要面对及承受的,毕竟仍不一样,大家要思考如何在不同空间上,更好地记念及守望留下来的人。我们同属一个群体,去与留不是也不应成为一重隔离;在不同的地方,应当如何活出上帝国度的价值,如何守护上帝子民的身份与底线?

在被掳神学中,祭司扮演着在帝国中维持「圣洁」身份的角色。面对被掳或分散的事实,圣洁就是对身份的坚持,就是「不顺从」帝国文化的规範。「被拣选」、「祭司」、「国度」、「子民」的多重身份,正是要抗衡帝国权势。在不同地方,如何在上帝国度中作祭司与子民的空间与责任也有所不同,我们不必强求划一,对于不同角色、责任,什至策略,更应具国度胸怀来面对。记着,大家共同的使命就是「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出黑暗入光明」既是对昔日归入基督的描述,同时也代表当下仍然活在罪恶权势中要持守的价值及挑战。

所以,我们除了是苦难共同体,及分散共同体外,也是召(使)命的共同体。信仰的身份成为我们的标记,为此被召,并且为坚持这身份而去或留,付上不同的代价。或去或留,都在避免成为「行恶」的人(彼前三17),要守护自己的「灵魂」,将之交给「那信实的造物主」(彼前四19),而不是那恶者。彼得以「咆哮的狮子,走来走去,寻找可吞吃的人」来形容「仇敌魔鬼」,他并没有提出一些杀敌的绝招,反而说「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他」,谨守自己的生命不被魔鬼掳去。他什至指出,受苦是历世历代基督徒的共同经历,「因为知道你们在世上的众弟兄也正在经历这样的苦难」(彼前五8-9),受苦将信仰群体彼此连结在一起,成为召命共同体的记忆与印记。

在难民与朝圣者之间作出选择

最后,彼得提出「寄居」者的身份。「被拣选」及「分散」者,也是「寄居的人」。他在彼得前书二章11节说:「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客旅与寄居容易予人消极避世的印象,反正「这世界非我家」,所以毋须投入与委身。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香港是个难民社会,超过一百万中国难民流散到香港,不少人期望局势稳定后即可回国,没想到就在这英属殖民地终老,或是二度漂流至他乡。这一代人仍怀着真切的乡愁,即使老死,也不想客死异乡。既然难民及移民不以香港为家,就不会期望推动社会的变革。直至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一代,开始寻索自己的身份,七十年代以降的社会运动,就是源自这种本土身份的醒觉。

那么,为何彼得以「客旅」及「寄居」者形容基督徒?其实,彼得眼中的「寄居」并没有任何消极出世之意,这从下文他教导信徒要「禁戒肉体的情欲」(二11下)、「要品行端正」(二12)、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二13)、「要作上帝的仆人」(二16下)可以见到。彼得的教导,其实是说明在世的「客旅」与「寄居」者,拥有另一重身份──上帝的子民。要活出子民的身份,同时代表在世上要持续「争战」。所以,分散各地的寄居者,不是无根的人,不要忘记自己是「被拣选」的,那位召我们的才是我们效忠的对象。

有一篇我很喜爱的文章,作者提出了「朝圣者」(pilgrim)及「难民」(refugee)的异同,两者均是处于一种不安顿的行旅(travellers)状态,分别在于:难民是离开家乡,失去安全感,不知道何处是可以安身之处;而朝圣者却是走在朝向目的地的路上,旅途过程中所赋予的意义,超越了一般的安全感,什至「当下」也成为「神圣」的。作者笔下的朝圣者是:在所行过的路径上张开耳朵,敏锐感知途上发生的事情,感受到地上的痛苦、听到当下的呼喊,为冒险而兴奋、为异象而喜悦。面对重大的问题,在艰钜工作中承受苛责的悲剧,在激情与力量之间,有着上主的灵。最近有一位朋友将举家移居英国,说要让我写一些话,我就引用了这段话作互勉。

这样看来,基督徒的人生,不论在何处,或去或留,虽然无法摆脱「分散」的命运,但却要在难民与朝圣者之间作出选择。朝圣者代表我们有在乎的价值,知道自己要走的是一条什么的路。重点是,我们是否知道自己的终极关怀是什么?是否朝着上帝国度努力前行?我们要成为朝圣的共同体,在路上彼此守望,分担忧虑,分享喜悦,见到身旁的人疲累时,就说声「打油、加油、别放弃……」,彼此提醒「记得要多饮水」,并且互相祝福,相约在「终点见」……

不要让心中的微光熄灭

彼得在彼得后书中说:「我们有先知更确实的信息,你们要好好地留意这信息,如同留意照耀在暗处的明灯,直等到天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升起的时候。」(彼后一19)「直等到天亮」这句,无疑包含了在黑夜中等待天亮的经历,不过,在漫漫长夜,真的会见到黎明来到吗?如果一直未见到天亮,还有等下去的信心与盼望吗?这正是被拣选、分散与寄居者面对的真实考验。值得留意的是,彼得所说的「天亮」,原来是指「晨星在你们心里升起的时候」。就是说,首先升起的,不一定是外在的晨曦,而是「心里升起」的晨星。对于仍在深沉黑夜中,不知黎明何时来到,什至对等待天亮充满怀疑的我们,这会否也是一个提醒与安慰?

也许,真正的光明,既是从这个照在心中的微光开始,也是我们寻找及见证光明的经历与过程本身。是的,被挤压的光,终会迸出一道扩大的裂缝,因为知道暗到尽处,就是「衣服放光,极其洁白」的耶稣基督。在黑暗的当下,我们会看见光。在此,彼得说「直等到天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升起的时候」,其实正好呼应了彼得前书「要使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这句。我们如何宣扬那召我们者的美德,关键在于不要让心中的微光熄灭。这正是「寄居的人」要坚持的信念。

曾经在台买了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出版的两本书,关于台中政治受难者的口述历史,书名是《黯到尽处,看见光》、《因为黑暗,所以我们穿越》。当时,就是被这两个书名深深吸引着。其实,台湾经历过白色恐怖,各位在台生活,更要了解这段历史,看看二二八国家纪念馆、景美人权纪念园,什至有机会到绿岛走走……认识台湾在转型正义路上的努力及争议。已故的台湾《旷野》杂志社苏南洲社长,先后带我到二二八国家纪念馆及景美人权纪念园,安排专人讲解。我知道苏哥的心意,就是在我感到灰心与迷失时,希望借着这段历史,能给予一点力量与盼望。

放眼当下,谎言充斥,价值扭曲,好像走在黑暗无尽头的隧道内……那么,我们是否仍然相信「有先知更确实的信息」,并依然「好好地留意这信息」?这信息是否可以「照耀在暗处的明灯,直等到天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升起的时候」?是的,等不到天亮的机会,应比等到高。但不论如何,要记着,人生就是一趟朝圣之旅,即或分散各地,要扬弃难民的身份与心态。因为我们都是被拣选的,是寄居的人。走这条路,必然会经历黑暗,但我们不是孤单的,而是命运紧扣的生(召)命共同体,苦难的经历、分散的事实,反而让我们更深地联在一起,并为信仰一起走这条朝圣之路。

(标题及分题为编者所拟,内文粗体为编者标示。)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