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時代講場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災難後的「知死」與「知生」

被稱為「世紀浩劫」的海嘯災難,帶來至少十五萬人死亡,留下遍地滿目瘡痍,頹垣敗瓦的災情。港人除了踴躍捐款予救災工作,更要反思的是災難使人不得不面對「死亡」的課題。

海嘯過後,「死亡教育」就是契機,讓廿一世紀人類,從各類災難中,汲取更深刻的生命教育,「知死」隨時不邀而至的真實,方能尊重生命,「知生」而活。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長久受孔子思想:「未知生,焉知死」影響,對「死」一字存有莫大的忌諱。由於缺乏對「死亡」作正面與直接的探討,人民就透過鬼神等坊間「神話」,構思死後的虛擬景象,於是閻羅王、牛頭馬面、目蓮救母等,就成為與死亡有關的思想素材。近年來,傅偉勳的《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與譯作《相約星期二》(Tuesday with Morrie),華人開始關注與探索死亡的課題。

現代人又因醫療科技進步,生活小康,又不知不覺陷入另一神話中,就是「拒斥死亡」。貝克爾(Ernest Becker)寫了《拒斥死亡》(The Denial of Death),從精神分析、哲學與宗教等,剖析人的被造性,人是「可朽的」,而「不可朽的」屬於宗教信仰的層面。貝克爾眼內,「自然母親」不是可供觀賞遊玩的湖光山色,反是殘忍的母獸,她會施行毀滅。當世人失掉了人性內對死亡應有的恐懼,他引用奧爾特加(Ortega J Gasset)一番值得深思的言論:「生活一開始就是一種使人失落的混亂。個體懷疑這一點,但是他害怕看到他自己面對這可怕的現實,而試圖用幻想的帷幔把它全部掩蓋起來,那裡,每一事物都沒有危險。至於他那些想法是否真確的,並不令他憂慮,他只是把它們用作保護他之生存的戰壕,用作稻草人來嚇走現實。」

這些年來的災難、九一一表明了恐佈襲擊隨時隨地會發生;SARS「沙士」疫病、禽流感與其它殺傷力極大的傳染病同樣是忽起忽落;而自然界災害如地震海嘯等,更使人醒覺世事無常、生命脆弱的真實。

哲學家海德格(Heidegger)說:「人生是邁向死亡的歷程」;面對海嘯災難,人間無言以對,正說明社會學的不足,也許是「死亡學」(Thanatology)與其相關學科的萌芽發展,教育世人敢於嚴肅面對死亡。死亡教育要普及化,就要借助禮儀;可惜本港傳媒主辦的救災籌款活動,仍然流於「公式化」,尚欠供人反思的空間。這正暴露本港文化只有硬件(如西九龍的文化建設項目),嚴重缺乏「內涵」。

曾任聯合國秘書長的韓瑪紹(Dag Hammarskjold 1905-1961),死於飛機失事,他的《痕跡》一書,在他去世後出版,成為名著。他的母親常在除夕夜朗誦聖詩「黑夜將到」,使韓瑪紹從小就意識死亡與他的人生不可分割,正因他樂於「知死」,他也能豐盛地活出有意義的人生。筆者改編此首詩詞若干字句,以此與各位讀者互勉:


「在殲滅的地震中,
在毀滅的海嘯裡,
以及死冷的犧牲行動中,
你會歡迎死亡。
但是當它在裡面慢慢滋長,
一日復一日,
在籠罩著你的無言審判下,
在葉子散落在愚者的樂園時,
你則飽受煎熬。
選擇者的幸福在於被選擇者的完全結合, ……
你裡面有一種快樂──卻不屬於你的。」

(《痕跡》,莊柔玉譯,頁40-41)


(筆者長兄於一月十四日凌晨安息主懷,個人更深感受「知死」與「知生」的可貴,謹以此文悼念亡兄。)

(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05.1.21)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