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时代讲场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从领汇事件论公退私进

承诺替领汇上诉人支付诉讼费的房委会,早前撤回承诺,事件如何发展,实难预料。当政府只考虑怎样使领汇早日上市,「公屋商场和停车场的私有化」在它眼中已是前提而不是议题。然而,在公共空间的舆论里,我们应否为公营服务的私有化留一点讨论馀地?

  领汇上市之所以是讨论公营服务私有化的好例子,皆因它是全球最大宗政府贩卖资产的案例,出售的商场约占全港总零售面积一成。话说上市受阻後,领汇派员到各屋邨进行游说。一反传媒先前报道给与的印象,居民代表关心的并非公屋会否加租,更不是私有化与官商利益输送,而是商场服务质素。当领汇代表提出房委会员工接近七百人,领汇却只需三百个管理人员的时候,居民反应更是热烈,纷纷不满房委会欠缺效率,同意收缩政府角色。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少公屋商场管理欠佳已非一朝一夕,难怪居民有如此反应。只是,实例证明私人企业式的管理并不保证服务质素。不少公屋商场尽管仍是公共资产,但实际上已外判予私人公司管理,结果如何?承包耀东邨商场的公司管理不善,在约满前中途解约,一走了之,遗下多项僭建、租务纠纷等问题要房署收拾残局。须知私有化的「效率」只是赚钱的效率,提升服务质素的效率充其量只是这个「效率」的副产品,还要是不必然的副产品。

  同样地,赚钱的效率也不代表提升劳工待遇的效率。房署辖下公屋的清洁工作早已用价低者得方式外判予私人公司,这也是私营化一例。SARS期间,笔者曾探访公屋的清洁工友,他们虽在高危环境工作,却不像医护人员般受舆论重视,更要命的是公司并非全都提供口罩之类的安全装备,却乘机增加工作量,导致清洁工友明明领一人薪水,竟要全家总动员赶及在晚上十一时前完成倒垃圾工作,否则有被投诉噪音扰民之虞——重点是,这份薪水常常低於法定工资,证明政府监察外判不力。看见一个不够十岁的小朋友推着一辆比他还要高还要重的垃圾车,不禁叹息。特首在施政报告里宣称加强监管政府外判公司是否给与员工规定的待遇,很好。可惜的是,政府急急推出领汇上市,将公屋商场、停车场私有化,却等如把公屋商场、停车场的保安员和清洁工踢进不受规管的市场,其薪金不再受政府保障,一招顺水推舟把政府监管外判的责任一并取消。对比领汇董事会中随便一个坐收五百万年薪的成员,可谓讽刺。笔者不晓得领汇的投资者有没有发现招股书里订明会压低营运成本(包括工资)以保障收益,有没有看过清洁工友天天做厌恶性工作(每周一天的法定劳工假泰半被克扣)十小时却只有四千月薪,笔者也不晓得教会在用信徒捐献去投资时有没有想想这在最微小的弟兄姊妹身上有何影响,有没有考虑自己投资的企业会否「使用两样的天平和法码」(弥六:10-12),但无论如何,有权利就该有责任,若基督徒打算在私营化的大气候下从市场获得利益与满足,是否也该反过来利用市场表达自己的道德勇气,证明自己活着并非只追求食物,也需要上帝的话语?

  或者,想藉公共服务私有化的机会在股票市场分─杯羹的小市民亦无可厚非。在公积金变成强积金之际,整个全民社会保障的一大部分已从政府交到企业手上,小市民被逼出钱投资才可换取赖以维持下半生的保障,而这个保障还要比以前的不稳定──若不说是缩水的话。在这种大气候下,每年有百分之七回报的领汇基金不是更实际吗?但追根溯源,这个「自保」式的投资思想其实正正建基於对公共服务私有化、对自身生计不安全的无奈。电台投资节目的主持人谈笑风生,说特首要扶贫只应教育香港人如何买股票,如此将不再有穷人。此言乃不折不扣的本末倒置,毕竟能买股票的只是有閒钱的股民,能大手购入股份的更只有大财团,但私有化影响的却是广大市民福祉。

  政府在催谷领汇上市时再三强调的「房委会财赤」,其实并非由公屋营运造成,而是为抬高私人住宅楼价而停售居屋之故。停售居屋後,房委会收入一年之间暴跌九十亿,更酿成日後红湾半岛风波,相比之下公屋去年亏损的八千五百万元简直不值一提。从停售居屋到领汇上市,都是政府自公共服务领域抽身而退的私有化迹象。教会若要立足社区,理当正视公退私进的趋势,为建立一个不至人人私利先行的公民社会尽一分力。

(作者为基督徒关注私有化小组)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