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眾議園
(本版園地 歡迎來稿 文責自負 不設稿酬)

同質異貌的福音派與靈恩派

音主義和靈恩運動皆沿自基督新教,兩者皆在二十世紀中葉發展成普世基督教的運動,在信徒的增長上都有長足的進展。兩者都是成功回應了後現代的訴求 ,發展出注重內在化和多元化的宗教模式。兩者在多方面都有同質異貌的取向,有學者甚至把後者包納在前者內1。以下在介紹兩者歷史後,會以比較兩者的教會觀、聖經觀的異同為例,對上述同質異貌的觀點作出說明和論證。

歷史
  「福音派」一詞最早出現於十六世紀,指天主教內部要求重回聖經的人,及後則理解為「反公教會的」2。在十八世紀則是新教徒用來分別支持愛德華滋帶領的「大覺醒」復興的3。而現代的福音派則源於三個源頭︰由馬丁路德和加爾文帶領的憲制的宗教改革、以愛德華滋為首的清教徒運動和追求個人屬靈經歷的敬虔主義。4現代的福音派主要綱領為︰聖經的權威性與充分性;基督的至尊性和十架之死所帶來之救贖的獨特性;個人重生的必要性;傳福音的優先地位。5

  在五十年代福音派在「聖經或次要分離」上出現分歧,其中基要主義以對反現代性作為自我界定,因次要教義的分歧而和主流教會分離6;而以葛培理為首的「新福音派」則以福音的傳播作為不同教派的最大公因數,發展出普世教會的福音運動,亦較積極回應現代性的問題。7

  靈恩運動其根源可直追至約翰衛斯理的成聖觀(追求在重生後第二次經驗),和十九世紀的聖潔運動(追求聖靈的更新)。魏格納則把二十世紀的靈恩運動分為三波8。第一波(十九世紀未至二十世紀初)的靈恩運動的領導為錫安會堂的道威約翰和亞蘇撒街復興的黑人傳道西蒙,此波主要強調講方言,追求聖靈的洗,開展了五旬宗和神召會等靈恩派教會。9第二波(六十年代)則發酵於主流教會內部,起首是一位聖公會牧師—本內特,告訴他的會眾他已被聖經靈充滿。此波影響了主流教會並天主教會,成為一普世教會運動。此波強調神醫和各種靈恩現象。第三波(九十年代)則由溫約翰和魏格納所帶領的神蹟奇事運動,其影響仍在發生中。

  從歷史看來,兩者都有著更正派的傳統,在北美的背景下發展,至廿世紀中葉發展為普世運動。兩者有著接近的歷史背景。

聖經觀
  福音主義強調聖經的優先性和權威性。福音派神學家卡爾亨利認為聖經的重要性在於它為其他神學(如救恩論、基督論、人論等)討論立下範疇,規範何為基督教的,何者非為。10這可使基督信仰免成文化時尚的附庸。

  聖經的權威則是沿自上帝的啟示,聖經的寫成因聖靈的默示並聖經作者的配合,並因聖靈的指導,聖經是無誤的。聖經的權威非沿自教會。而啟示不單指聖經的客觀性,亦指聖靈對讀者的光照,因此聖經對信徒的靈性有著存在性的關係。11在聖經的詮釋上,福音派認為在重要問題上,如救贖的重要性,聖經是有明確的指示;但在次要的問題上,則會接受多元化和個人化對聖經的解釋。12

  靈恩運動則一樣接受聖經的無誤性和權威性。靈恩運動以為聖經為上主一切啟示的彙集。13與福音主義不同,靈恩運動特別強調聖經與聖靈的關係,他們固然同意聖經無誤是因聖靈感應,同時亦認為「聖經無誤的作用在於證明聖靈感應的真實。」14 靈恩運動亦認為每一個能正確閱讀聖經的,亦是那被聖靈靈浸的信徒。15靈恩運動強調聖靈在了解聖經的作用,亦因此開展了個人化直接啟示的空間。16 而聖經亦對個人化啟示作出反制,因對聖經的強調,客觀的聖經對主觀的靈恩現象(如講方言、智慧言語)作出規範,裁決其是否合乎真理。17
從聖經觀看來,兩者都以不同的途徑強調聖經的權威而保留對聖經詮釋的多元性。這回應現代人在多元社會中價值多元所產生的亂序,為現代信徒提供價值基礎;亦因其多元詮釋亦不至落於保守而不為現代人所接受。

教會觀
  福音主義如上述如說,強調四個主要假設,對以外的討論都不大關心。因此對於教會觀,福音派並沒有特別的構想。福音主義並不特別支持任何一種教會的模式和教會論,它效忠的是福音本身。因此福音主義可謂一個超宗派的運動,對不同的教會模式都有包容性,所以會有「聖公會的福音派」、「五旬宗傳統的福音派」18或「天主教的福音派」。19福音主義利用福音原則,把不同的宗派的建制都相對化,否定了某一教派的絕對性。

  靈恩運動則強週教會是靈恩的群體,認為教會生活極需要靈恩的恩賜。20靈恩運動認為教會不是一種組織,而一個有機體,要不斷地成長。因其對靈恩恩賜的發展,他們發現靈恩的恩賜對豐富教會生活本身是極重要。他們認為是基督賜下靈恩給教會運用,以使教會可以實踐其使命。因此,靈恩主義著重靈恩恩賜的分享,為不同教會的人士帶來靈恩經驗,至使不同人士能服待各自的教會。21同時,因不同的宗派在靈恩運動中對靈恩有著同樣的經歷,這成為不同宗派人士超越其分歧而合一的根據。聖靈成為各教會的共同焦點,超越了宗派的傳統矛盾。

  在教會觀,兩者都分別以不同的超越點,架空了宗派的建制,忽略了宗派的分歧,促成宗派的合一。這讓兩者都成為超宗派的運動,亦補修滿現代人對基督宗派分歧的不滿。另外,因著兩者對教會模式的包容性和建制的忽略,開啟了教會由下至上的發展空間,發展出較貼近地面的教會。這能吸納更多元化的信徒,因此在現在全球化的社會佔了上風。

小結
  福音主義與靈恩運動雖有很多的歧異,在以上兩方面(聖經論和教會論)都有或多或少的分別。然而再將其歧異放在現代人的處景下,卻會發現他們對現代人的問題有著同樣的回應。福音主義與靈恩運動在相類的背景中成長(靈恩運動歷時較短),遇到同樣的挑戰,亦都以異貌同質的回應,跨過挑戰而成為二十世紀增長最快的基督教運動。


  1. 麥格夫(董江陽 譯),《福音派與基督教的未來》。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2004。70頁。

  2. 麥格夫(董江陽 譯),《福音派與基督教的未來》。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2004。14頁。

  3. 奧爾森(吳瑞誠、徐成德譯),《基督教神學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636頁。

  4. 麥格夫(董江陽 譯),《福音派與基督教的未來》。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2004。16-19頁。

  5. 參麥格夫(董江陽 譯),《福音派與基督教的未來》。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2004。54頁。和Alister E. McGrath. Christian Theology-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2001. P.121.

  6. 奧爾森(吳瑞誠、徐成德譯),《基督教神學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637頁。

  7. 麥格夫(董江陽 譯),《福音派與基督教的未來》。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2004。39頁。

  8. C. Peter Wagner, The Third Wave of the Holy Spirit: Encountering the Power of Signs and wonders Today(Ann Arbor, Mich.: Servant, 1988)

  9. Alister E. McGrath. Christian Theology-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2001. P.123.

  10. 葛倫斯、奧爾森(劉良淑、任孝琦譯),《二十世紀神學評論》。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98。349頁。

  11. 麥格夫(董江陽 譯),《福音派與基督教的未來》。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2004。61頁。

  12. 麥格夫(董江陽 譯),《福音派與基督教的未來》。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2004。63頁。

  13. 杜非爾、范克理夫(洪建州譯),《基要神學.五旬宗神學要義》(第一冊)。台北,天恩出版社,1999。3頁。

  14. 同上,49頁。

  15. 同上,55頁。

  16. 麥格夫(董江陽 譯),《福音派與基督教的未來》。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2004。72頁。

  17. 杜非爾、范克理夫(洪建州譯),《基要神學.五旬宗神學要義》(第一冊)。台北,天恩出版社,1999。55頁。

  18. 本人教會對本身宗派傳統的自稱,本人之教會為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堂。

  19. Alister E. McGrath. Christian Theology-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2001. P.121.

  20. Alister E. McGrath. Christian Theology-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2001. P.494.

  21. 楊牧谷,《狂飆後的微聲-—靈恩與事奉》。香港,卓越書樓,1991。21頁。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城市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