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心声.信息

灾难后的生死教育

四川突发灾难,一般而言,不少人心里难以接受,包括信徒在内,为何神容许如斯浩大灾祸临到无辜百姓。当这些不幸事实发生,如西贡大车祸、缅甸风灾、四川大地震等,正是合适时机,教会要作生死教育,与会众一起思考生命的「可朽」(mortality),从而更能好好活着。

灵修学大师侯士庭 (James Houston) 指出,当世人拒绝实践「死亡意识」(death- awareness),我们其实失掉了很多生命宝贵的功课。侯士庭引用哲学家祁克果 (Kierkegaard) 作例子,祁克果对死亡的默想,不是造成病态或绝望的心理,倒是喜乐的泉源,更能注入活力于现世的生活之中。

祁克果于《疾病以致于死》(The Sickness Unto Death)论述:「当死亡是最大的危险,我们盼望生命;但当我们学晓更大的危险(指德性死亡),我们盼望的是死亡(指形而上式死亡)。」对祁克果而言,人倘若「知死」便能真实地活着,死亡不是带来绝望,人最大的痛苦倒是「不能死掉」,这才是绝望之所在。

英国着名玄学派诗人兼牧师邓恩(或译唐约翰,John Donne,1572-1631),一生经历贫与富、浪漫与忠诚、疾病与痛苦等。他来自天主教家庭,而当时天主教不容于奉行新教的英国,博学多才的邓恩,虽有着牛津、剑桥名校学历,却郁郁不得志,不受重用,人生理想难以实现。他的爱情与婚姻,也饱受考验;因他外父反对此桩婚事;邓恩为此失掉职业,约有十年活在贫困当中。一六一七年,他的爱妻安妮病死,先后为邓恩生了十二名孩子,其中五位在婴孩期夭折。大概此段时期,邓恩改信基督教,他才有更为平坦而光明的前途。一六一五年,他被圣公会按立为牧师,一六二一年,他出任伦敦圣保罗堂的主任牧师,期间十八岁女儿不幸离世。此段期间,伦敦先后面对三次瘟疫,死了三分一人口,逃往它地也有三分一,而邓恩仍守护着讲坛,忠心宣讲圣经,安慰人心。

一六二三年,邓恩身体出现斑点,医生诊断是瘟疫,被迫放下牧职;他在等死的独处里,思索死亡的课题,写下了《在紧急际遇中的灵修》(Devotions upon Emergent Occasions)。最初,他被困于床上,挤出一些没有回应的祷告,苦思着死亡,反刍着罪咎,他无法从恐惧中找到解脱。其后,在与上主争论过程中,邓恩的思考逐渐从「谁引起疾病?」「谁带来天灾?」转往信靠上帝。「最重要的并不是他的疾病究竟是一种管教,抑或纯粹是一种自然现象 ……因为到最后,信靠代表了对上帝的适当恐惧。」(杨腓力《灵魂幸存者》)

邓恩于个人与社群苦难的反思中,写下的诗词、祷文、讲章等,成为历代濒临死亡之人的安慰。他看「苦难是宝藏,什为稀有,任何人取拿一些仍感到不足。」他于《在紧急际遇中的灵修》分享:「任何人的死亡,使我萎缩,因为我投入在人类当中;所以请你不要差人问丧钟为谁而鸣,乃是为你而鸣。」不少人以为「丧钟为谁而鸣」源自海明威,查实出身邓恩才对。

邓恩明白死亡使人结连,正如四川地震使全球华人与中国结连一样;他的名言道出事实 :「没有人是孤岛。」他的一首离别诗:「在一只圆球上面,照着範本的工人,能够创造出欧洲、非洲,还有亚洲,很快地你完成了那原来虚无一片的;那里,含着你的每点眼泪,同一地球,同一世界,就靠这种景象成长,直至你和我的泪水交汇,充满了整个世界,来自你的泪水,竟融化了我的天堂。」死亡使人谦卑下来,与世人结连,一起承认生命的可朽性,一同尊重生命的神圣。

不少华人信徒对邓恩的认识,源自突破机构创办人苏恩佩女士《死亡,别狂傲》的书名。她引用了邓恩十四行诗:「死亡,别狂傲,纵或有人称你声势骇人,然而并非如此;那些你自信可以推翻的人是不灭的,可怜的死亡,你未能杀我。从憩息与睡眠,(这不过是你给人的形象)产生不少乐趣;这样,更丰富的还要从你产生,而瞬间我们当中最好的人都随你而逝,他们的身体得安息,灵魂得释放。你不过受命运、机缘、帝王、绝望者奴役,与毒药、战争、疾病为伍,然而罂粟或符咒也会使得我们入睡,而且比你的魔力更高明;你为什么沾沾自喜?短短的睡眠过后,我们将永远醒来,而死亡遂不再。死亡,你要丧命。」

邓恩前半生曾放荡不羁,沉迷女色,反映于不少诗文里;而后半生丧妻、丧子女、身患疾病,更要面对疫病与死亡的真实。他一生经历困苦逼迫,遭人误会;但邓恩回到圣经去,默想基督受苦的事迹,而他的牧职就是教导信徒培养死亡意识,从而拥抱基督之死,不再畏惧肉身之死!

当神的重量在我们生命中过轻,任何突发的灾难,或一些过重的事情,就成为不少信徒不能承受的痛苦。属灵先贤留下的智慧,就是在动盪不安、苦难频仍的世代中,教导信徒多专注神而非世事、多认识神而非了解灾情、多默想神而非受传媒资讯牵动。毕德生(Eugene Peterson)看信徒于灾难时期的祷告,主体乃是神而非灾难。

祁克果、邓恩及不少先贤如茱莉安(Julian of Norwich)等,经历苦难,却在三一神里看「一切将会美好」(All shall be Well)!盼愿中国经历灾难后,我们生命素质也会更美好!

(转载自香港教会网站。作者为香港教会更新运动总干事。)

相关结连:四川大地震专辑

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时代讲场,2008.5.23)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