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周论坛

道在人间

「一代不如一代」?

近在报章看到一篇文章,令我感慨万分。

  「生于香港、长于香港,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不知是中国人的习俗还是其他原因,『一代不如一代』总是比『青出于蓝胜于蓝』更具感染力。只要到街上做个访问,看看市民对『年轻一辈』的感觉,相信『一代不如一代』会以极大比数胜出……并以此作为解释所有青年问题发生的理由。」(罗健熙、林辉:〈给:我们的长辈〉,《明报》二○○九年四月十一日)

  事实上,既是家长又是老师的我不时也会这样叹息。我们的子女、我们的学生拥有比我们理想的成长环境、比我们优越的学习条件,但为何他们却成为了「弱不禁风」的年青一代?当我每次看到小学生被老师责罚后便背着书包堕楼轻生、中学生以至大学生因受不了考试压力而服药和自残、年青人初踏入社会工作被上司责难或经不起磨练而变得忧郁、躁狂等新闻报道时,我总会纳闷地问:到底是哪里出错?这到底是谁的责任?

  文章随之而来的是年轻作者的控诉。

  「从一九七○年代香港经济起飞以来,『自由经济』和『自食其力』成了香港精神的两大核心。我们这一代,自小便学懂『执输行头,惨过败家』的道理,我们也不停被灌输『赚大钱便是成功人士』的想法,读不好书赚不到钱那是失败者。长大一点,当我们开始和你们谈『兴趣』、谈『理想』时,得到的回应总是『理想唔可以当饭食』;但到现在,却老是听到你们说年轻人没理想、没大志。……你们又说我们没有捱过苦,抗逆能力和你们相比相差太远;更年长一点的长辈也不时将抗日、国共内战时的苦况挂在嘴边,『再苦也捱过』。实在,我们没有这些经历。又再想想,我们到底是怎样成长的呢?你们对我们简直是呵护备至,你们常说:『我哋捱过,唔想你哋都要捱』,因此便用尽一切办法,帮助我们避开所有可能出现的困难挫折,让我们享尽你们能力範围内的最大奢华!你们什至担心我们不能妥善做好工作,不放心交棒给我们,导致你们到今天仍然不能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但到现在,你们又说我们『抗逆能力差』,说来也是百辞莫辩。」

  的而且确,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有时候也未必能朝着正确的价值观走,走歪了也并不稀奇。毫不自觉地,我们会把金钱当作量度成功的指标,视物质为学识与资历的必然产品,认为地位和权力比品格和修养更重要。而最令我痛心的,莫过于大学也以学生毕业后的入息作为宣传的口号。看见报章比较毕业生的平均月入时,我不禁怒气冲天。假如父母和老师都把高入息视作年轻人头上的冠冕,那么,社会上还会有谁来为我们捍卫人权,谁来为我们伸张正义?将来又会有谁来扶弱济贫?谁来保护环境?谁来弘扬文化?我们的国家还有希望吗?我们的社会还会进步吗?

  家长们,老师们,别把我们的价值加诸下一代身上,请给他们一点空间去发掘自己的潜力、自己的理想吧!给他们接受挑战、挫败的机会;给他们勇气和支持,告诉他们并不是每个「有为青年」都要献身金融、银行、医疗或法律的。请不要把我们自己未圆的梦、未达的目标,寄托在子女和学生身上。

  「一代不如一代」?不如说「一代不同一代」,不要抹杀他们的创意和想像力,不要夺去他们探险历奇的机会,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去塑造他们的未来吧!

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院长

「道在人间」的稿源来自「格思」(网址:www.iQuest.hk;电邮:editor@quest.org.hk)。「格思」是附属Quest Institute 的一个网络事工。Quest Institute 由一班基督徒创办,追求信仰及公共价值的对话互动,为香港政府所认可之非牟利机构。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