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時代講場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教會對「八十後」的思考(一)

  我是一位「五十後」教牧,有兩名「八十後」兒子,嘗試在此探討兩代之間的文化差異。

  無論「八十後」、第四代香港人,或歐美的「千禧代」(millennials)、Y世代、Net世代等,泛指80年代以後出生,而於二○○○年左右進入青成年期的一代。這一代的精神面貌正與上一代明確有別:反應奇快、熱好創作、想像豐富、變是正常、活在此刻、善用網絡、愛好故事、反抗權威、獨立自主等。「八十後」生於富裕物質的年代,這一代正如曾特首於立法會答問大會承認:「五十後」追求效率和經濟增長,「八十後」則追求價值和自我實現。

  探討「八十後」課題,筆者認為首要的不是策略或技巧,乃在於思維轉換,「五十後」能放下身段,不是站在權力高位來看待對方為心智未成熟、或未能上位而憤憤不平,搞搞震的青少年。全球青少年趨勢,正指向後現代文化、《N世代衝撞》(Grown up Digital)、「新銳派」(Emergent) 等,不是簡單理解為兩代之間的恩怨情仇,而是網絡下成長的一代,對事物的認知與判斷與「BC年代」(Before Computer) 在文化價值方面的差異。

  過往至今,本地華人教會不曾好好反思「後現代文化」(postmodern) 現象,教會領袖只簡單地以「後現代論述」反對絕對真理,作了神學「定性」,就結束了溝通與對話。筆者感到可惜是一些討論e世代 (N世代) 或後現代文化的教會文章,論述的思維與曾特首無異,以為提供更多服務或出路,就能滿足「八十後」的身心靈需要。教會領袖要更多了解「八十後」,不妨閱讀史域 (Leonard Sweet) 的著作,如《鴿子型教會》(Soul Tsunami,中文書名改得其差,作者根本不曾倡導鴿子型教會,反是水族教會Aqua Church )。無論喜歡與否,我們正活在多元而後現代的場景裡,文化差異不只在地域、族裔、國家,同樣表現於年代之間。


  也許,我們要思考「八十後」現象有否在本港教會出現?昔日的FES與突破運動等,這些於八十年代發揮價值塑造的機構,如今已青春不再,失掉了其影響力。教會現有的「八十後」,或已「被馴化掉」(domesticated)、或「人格分裂」(在堂會表現馴化、在外則是另一模樣)、或「離家出走」(保持信仰而堂會不能容)。華人教會論資排輩的文化,堂會做事的「由上至下」的主導,也許我們內部深層次矛盾不少於特區政府。當「五十後」以為了解「八十後」而提供更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堂會提供了青少年崇拜或歷奇活動等,很可能是適得其反;「八十後」關注的不是堂會更大更方便,卻是教會怎樣看待公義、保育、文化藝術、貧窮、弱勢與人權等。「八十後」現象正是考驗教會中人重新思考我們怎樣建立一個讓下一代能與時並進的「價值空間」!

相關文章:胡志偉:教會對「八十後」的思考(完結篇

(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10.1.15)

Donationcall

舊回應3則


Ting / 2010-01-17 14:59:43.0

也是五十後看八十後


欣賞胡牧和各回應!昔日的五十後,其實同樣正是今天八十後的父母親,或師長呢!意思是五十後的牧師/牧者們,他們的家中,也有八十後啊!


故此,當教會的牧者們知如何牧養又或去認識八十後!其實,簡單說:應從家中做起!先和家中的八十後子女好好相處,給他們時間相聚,聆聽他們的心聲!相信,更會了解這新生代呢!


當評論教會未能牧養這一代,未知他們的需求,價值觀,是否正反映了兩代間的代溝。筆者最擔心:不單教會發展、領導和路線,更是牧者的家庭關係。家庭不和,教會和睦,難矣!

佚名Anonymous / 2010-01-17 09:34:41.0

八十後的聲音再次被五十後的教牧們掩蓋了

我們再次聽到五十後的牧師
對八十後的青年們加上幾十項關聯反現代青年的現象

文中所列的北美書藉(Growing up Digital),與香港的青年現象不能相提並論
但香港社會真的踏入後現代?

抑或五十後的牧師,用了後現代的現象詞彙去再次壓制八十後的聲音
真正的八十後(屈指一算)該是廿多歲的成年人

在五十後的牧師眼中,仍然將這班成年人看為青少年...
相信,由五十後的牧師所論述的八十後現象,只是另一層凡成年人對青年人的個人見解而矣

張國棟 / 2010-01-16 14:38:41.0

教會人材如何培養?

教會人材如何培養?這個題目很少人談,我從前談過少許,或許對這類世代課題有點幫助。

憂教內知識分子的命途
http://dcheung.name/chinese/articles/intellectua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