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时代讲场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教会对「八十后」的思考(一)

  我是一位「五十后」教牧,有两名「八十后」儿子,尝试在此探讨两代之间的文化差异。

  无论「八十后」、第四代香港人,或欧美的「千禧代」(millennials)、Y世代、Net世代等,泛指80年代以后出生,而于二○○○年左右进入青成年期的一代。这一代的精神面貌正与上一代明确有别:反应奇快、热好创作、想像丰富、变是正常、活在此刻、善用网络、爱好故事、反抗权威、独立自主等。「八十后」生于富裕物质的年代,这一代正如曾特首于立法会答问大会承认:「五十后」追求效率和经济增长,「八十后」则追求价值和自我实现。

  探讨「八十后」课题,笔者认为首要的不是策略或技巧,乃在于思维转换,「五十后」能放下身段,不是站在权力高位来看待对方为心智未成熟、或未能上位而愤愤不平,搞搞震的青少年。全球青少年趋势,正指向后现代文化、《N世代冲撞》(Grown up Digital)、「新锐派」(Emergent) 等,不是简单理解为两代之间的恩怨情仇,而是网络下成长的一代,对事物的认知与判断与「BC年代」(Before Computer) 在文化价值方面的差异。

  过往至今,本地华人教会不曾好好反思「后现代文化」(postmodern) 现象,教会领袖只简单地以「后现代论述」反对绝对真理,作了神学「定性」,就结束了沟通与对话。笔者感到可惜是一些讨论e世代 (N世代) 或后现代文化的教会文章,论述的思维与曾特首无异,以为提供更多服务或出路,就能满足「八十后」的身心灵需要。教会领袖要更多了解「八十后」,不妨阅读史域 (Leonard Sweet) 的着作,如《鸽子型教会》(Soul Tsunami,中文书名改得其差,作者根本不曾倡导鸽子型教会,反是水族教会Aqua Church )。无论喜欢与否,我们正活在多元而后现代的场景里,文化差异不只在地域、族裔、国家,同样表现于年代之间。


  也许,我们要思考「八十后」现象有否在本港教会出现?昔日的FES与突破运动等,这些于八十年代发挥价值塑造的机构,如今已青春不再,失掉了其影响力。教会现有的「八十后」,或已「被驯化掉」(domesticated)、或「人格分裂」(在堂会表现驯化、在外则是另一模样)、或「离家出走」(保持信仰而堂会不能容)。华人教会论资排辈的文化,堂会做事的「由上至下」的主导,也许我们内部深层次矛盾不少于特区政府。当「五十后」以为了解「八十后」而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如堂会提供了青少年崇拜或历奇活动等,很可能是适得其反;「八十后」关注的不是堂会更大更方便,却是教会怎样看待公义、保育、文化艺术、贫穷、弱势与人权等。「八十后」现象正是考验教会中人重新思考我们怎样建立一个让下一代能与时并进的「价值空间」!

相关文章:胡志伟:教会对「八十后」的思考(完结篇

(转载自香港教会网站。作者为香港教会更新运动总干事。)

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时代讲场,2010.1.15)

Donationcall

舊回應3則


Ting / 2010-01-17 14:59:43.0

也是五十後看八十後


欣賞胡牧和各回應!昔日的五十後,其實同樣正是今天八十後的父母親,或師長呢!意思是五十後的牧師/牧者們,他們的家中,也有八十後啊!


故此,當教會的牧者們知如何牧養又或去認識八十後!其實,簡單說:應從家中做起!先和家中的八十後子女好好相處,給他們時間相聚,聆聽他們的心聲!相信,更會了解這新生代呢!


當評論教會未能牧養這一代,未知他們的需求,價值觀,是否正反映了兩代間的代溝。筆者最擔心:不單教會發展、領導和路線,更是牧者的家庭關係。家庭不和,教會和睦,難矣!

佚名Anonymous / 2010-01-17 09:34:41.0

八十後的聲音再次被五十後的教牧們掩蓋了

我們再次聽到五十後的牧師
對八十後的青年們加上幾十項關聯反現代青年的現象

文中所列的北美書藉(Growing up Digital),與香港的青年現象不能相提並論
但香港社會真的踏入後現代?

抑或五十後的牧師,用了後現代的現象詞彙去再次壓制八十後的聲音
真正的八十後(屈指一算)該是廿多歲的成年人

在五十後的牧師眼中,仍然將這班成年人看為青少年...
相信,由五十後的牧師所論述的八十後現象,只是另一層凡成年人對青年人的個人見解而矣

張國棟 / 2010-01-16 14:38:41.0

教會人材如何培養?

教會人材如何培養?這個題目很少人談,我從前談過少許,或許對這類世代課題有點幫助。

憂教內知識分子的命途
http://dcheung.name/chinese/articles/intellectua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