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眾議園

渴求出路的香港教會

為一位堂會牧師,總會十分留意別的教會有甚麼新發展,假若別人有一個新路向、新模式,又非常成功,我們會設法瞭解,看看這個好方法,可否用在自己的堂會上。香港教會已經歷很多年,不斷探求出路,摸索不同的教會模式。

  為甚麼教會這般渴望去改變呢?難道我們現在的崇拜、組織、運作方法出了毛病嗎?我想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教會十分之沈寂,數十年如一日,又看不見有明顯的發展,花了許多精神力量,卻看不到果效,因而期望有突破轉變。此外,廿一世紀的來臨,是一項具體的挑戰。加上整個世界實在改變得極為急劇,資訊科技的一日千里,你連改變也來不及,根本不容許你不作改動。教會的確要認真思考,如何在這個新時代中,有效地見證主。我發覺有些教會,單為了要變,而去改變她以往的做法。我想我們理當細察,到底我們要作改變的是哪些地方,為何要轉變?更要去研究怎樣改變才是最好的。

  近年,在香港為較多堂會採用的模式與路線,試列出如下:

  一、靈恩路線——注重聖靈的工作。自第三波在各地蓬勃發展,不少傳統教會亦開始走這條路線。有很強的敬拜、禱告、聖靈權能的彰顯,也注意傳福音。

  二、小組教會模式——所指的是整間教會小組化,有活潑而有力的小組生活,透過小組接觸慕道者,發展迅速,不少信徒獻身牧養工作。可惜在香港,仍有人將小組教會與靈恩運動掛鈎,其實兩者可以是不相同的。

  三、目標導向模式——以華理克牧師(Lev Rick Warren)所著的《直奔標竿》並他的教會為榜樣,教會有鮮明的使命宣言和目標,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架構,又能有效地發揮所長。最近,我發現不少香港教會,也草擬自己的使命宣言。

  四、慕道者為導向模式——美國芝加哥一間增長極為迅速的教會柳樹溪教會Willow Creek Community Church可作為榜樣。在週六和週日共有四堂崇拜,全部以慕道朋友為對象,鼓勵信徒帶領朋友參加,反之在週三和週四晚上的聚會,是特為信徒而設,他們有十分全面的各種關懷和服事,這個模式在香港尚待拓展,但這一、二年已有英語為主的教會用這模式而令人數增長。

  五、堅守優良傳統而蓬勃發展的教會——當眾人都求變的時候,有一些教會仍堅持聖經所強調的教會路線,以教導神的話(極強的講台),優美的傳統敬拜(相對於某些已失去活力的傳統敬拜,或迎合現代人的讚美敬拜),適切的教會架構來發展。其中以羅省John MacArthur的Grace Community Church,亞特蘭大Charles Stanley的First Baptist Church Atlanta為例子。

  美國一位作者Leonard Sweet提出一個「液體教會」(AQUA CHURCH)的觀念,他認為廿一世紀的文化是不斷流動、改變的。故此教會有如一艘船在大海中航行,可以帶領教會在風浪中前行的牧者,必須深諳導航的技巧,才可以取得成功。他列舉了十二間美國教會作例子,是他認為可以在廿一世紀中生存又能有效增長的樣本。

  當然,德國學者施瓦茨(Christian Schwarz)提出的「自然的教會發展」,亦深受香港教授同工和各地牧者的重視。

  但我卻注意到一個事實,一些教會只熱衷地去跟從某個模式,並且有可能是全盤照單搬過來,認定這個模式便是最有效,最可行的模式。固然當我們去學習某一個模式時,一定認為它有值得借鏡的地方,但是否一定要照單全收呢?還是我們可以按我們自己的實況,而只取其某些長處,再作適切的本色化,以便可以集不同模式的長處。當然,可能有人堅持,你若採取這個模式,你便得貫徹到底,否則不倫不類,便注定失敗。

  我所提出的,是盼望教會在探求轉變的同時,不要一下子便將傳統的舊模式拋掉,反而要重新衡量,到底是在哪方面出了問題?我該如何作改變?近年,我有機會到一些上述模式的教會去學習,我發現能蓬勃發展的教會,都具備下列三個要素。

一、以聖經教導為基礎

  1.主日講壇——傳統教會十分重視講壇,神亦透過強而有力的教導祝福教會。但現在卻有淡化講壇的趨勢,以其他項目插入。當然,講道的方式固然有更新的必要(更生活化,加入信徒講述見證,使用power point等),但講道的地位是不容忽略的。崇拜是能接觸最多信徒的一個活動,讓他們與神相遇何等重要,而叫人生命增長的是神的道,若沒有全面的教導神的真理,教會如何充滿生命力?

  2.活潑的學習聖經——除了講壇以外,教會必須提供機會,讓信徒活潑地、樂意地去學習聖經。不論你採用主日學、小組、家庭聚會、學習班、成長班等不同形式。主要的是整間教會,各個年齡,均投入在學習中。

二、以神為中心的敬拜

  近年,有關崇拜的討論已經甚多。其中最不同的取向,是該以會眾為主體,還是應以神為中心呢?前者為了使更多人來敬拜神,會遷就切合現代人所需要的,後者則著重提升會眾的水平,以致大眾得知崇拜神的崇高準則。至於採用的詩歌,所用的形式,只是方法和表達,最核心的還是你採取哪一種神學觀點。從聖經和過去教會的發展來看,我們應有高質素的崇拜,以神為中心,讓會眾以敬虔的心靈,向上主崇敬,因與神相遇,使生命得改變。

  我所列舉的教會,均有極優美的敬拜,使參加者心靈得提升,可能他們所採用的形式各有不同,但卻有同一的目標,神得著高舉,受尊崇。教牧同工與負責的義工們,要更下工夫在設計和準備崇拜上,讓每一個敬拜都是極豐盛的靈筵。

三、與會眾和時代配合的組織架構

  在現代以消費為主導的社會,十分重視以顧客為優先,處處為顧客著想(user-friendly)。教會其實絕不能與弟兄姊妹的生活脫節。近年,社會起了巨大變化,工作的時間和壓力不斷增多,教會若仍以過去的程序和形態去運作,必會發現參加的人愈來愈少,我們的架構實在太複雜了,以致要用許多時間和人力去維持,為何不可以簡化?主要是能否服事到弟兄姊妹,並讓他們投入且運用他們的恩賜。增長迅速的教會具備極多元化的事工,使各人各取所需,也各盡所能。管理的領導層,愈簡單愈好,信任有經驗牧者的帶領,看見神賜福教會的工作。

  我期望香港的每一間教會,可按著神賜給我們獨特的會眾,獨有的地區和空間,依照聖經所定的準則,發展出有自己特色的模式來。

(第六五六期,二OOO年三月二十六日)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