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团契篇

再不可将信仰停在初中阶段──
当代青少年基督徒研究对教会宗教教育的挑战

近教会界对青少年的研究兴趣浓厚。一月份一个大型的研讨会探讨今日团契在「夕阳工业」的倒釆声中,如何可以杀出一条血路;农历新年前多个跨宗派组织,在浸会大学与大专基督徒一同筹算更新牧养策略;上周四下午,全港基督教会的合一组职,基督教协进会公布了一个青少年基督徒的调查布告。

  我对於「如何办好团契」一类技术性(know-how)问题颇有兴趣,然而更吸引我的,却是「甚麽是一个团契」一类本体性(ontological)问题。故此我只选择後两个研讨会参加,从中获益良多。

  还是先从近的谈起。协进会委托城市大学社会科学院进行的研究很具代表性。研究员从一○四八间堂会中,抽出六十二所教会,向当中年龄由十二至廿五岁的基督徒发出三千零九十二份问卷。从收回共一千七百六十一份有效的问卷当中,他们得出一个教会欣慰的结果:教会及宗教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多参与教会活动的青少年,有以下正面的特徵:

  一、具有清晰并正面的人生目标;

  二、因为有朋辈支援,而对压力及问题有更大的抗衡能力;以及

  三、因为经常灵修及受圣经教导,而对潮流文化及不良传媒具有持久的免疫力。

  其实在调查布告发表前,教会内的人都会感觉到,我们对青少年的人生具有正面的影响。然而在学术研究确认後,我们可以将「返教会对青少年人好」这个命题推广至社会大众,让政府更接受我们在教育工作的参与;即是更易接受教会办青少年中心、办学校、设立宗教科、办学生团契、讲早会、甚至设立校牧。我们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除了带引学生返教会外,我们参与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然而是项研究却有一个漏洞。在问题设计背後的理念,是希望首先了解青少年的宗教生活习惯(例如每周灵修、返教会次数),再了解他们不同的行为(包括正面的、中性的、及负面的),最後整理出一个关联:多返教会,是否多有好行为。

  但是我们却不知道,青少年的好行为,是基於教会的「灌输」(Indoctrination)抑或是「启蒙」(Enlightenment)?教会内的青少年无疑比一般的青少年好,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是重覆别人(repeat),抑或是自己深思熟虑(retrospect)的结果?教会教导的信仰,是小学生、初中式的「认知为本」(Comprehension),还是高中、大专式的「反思为本」(Interpretation-Application)?

  对比起另一个研讨会,这个漏洞就更为尖锐了。在浸会大学举行的大专基督徒牧养研讨会中,大专生不只一次对教会的「框框」表示失望。在大专生的眼中,教会期望他们在思想上循规蹈矩、接受一套标准教导、不可以问「点解」,同时教会却期望他们在事奉上积极参与、多多奉献。教会对大专生有要求,却漠视他们在思想、工作、家庭、社会面对的磨人压力。难怪整体香港教会的大专生、专业基督徒(医生、教师除外)的流失率一直高企。

  在宗教教育的发展论中(例如James Fowler的Stages of Faith),宗教教育的目的随着对象的成长阶段进深。小学、初中的主日学生以背诵、模仿为主,目标是掌握外在、可见的教会行为,成为一个「似模似样」的基督徒。高中、大专以上的主日学,应以思辨、分析为主,目标是建立一套内在、一致的教会思想,成为一个懂得以主耶稣的心肠,在自己的独特的位置活出基督信仰的门徒。

  香港教会要培育有丰盛生命的人。有理想、有创意的高中生、大专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以反思为本的。他们在教会中所接受的,再不可以是填鸭式、认知为本的教导。我们教会内正开设的青成级主日学、青年团契的查经周,有开放的研讨空间、可以提升视野、进深信仰吗?

(第六五六期,二OOO年三月二十六日)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