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堂会篇

建立目标导向的教会研讨会现象——教会的「麦当劳化」

月二十至廿二日参加由福音证主协会主办的建立目标导向的教会研讨会。无疑主办机构花了不少心思与资源来筹备,又有过千教牧同工与信徒领袖响应参加,马鞍峰教会同工们的分享内容也十分丰富而具体,研讨会不能不算是成功。但另一方面,整个研讨会的成功却正正带出了一些值得教会深思的课题。

  综合几天的印象,我尝试以「麦当劳化」来形容这次经验。

  麦当劳可算是美国资本主义文化的一个现象,她不单只在美国成功,也输出到世界各地。她的经营形式采取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运用了现代的科技,加上数字化的管理,以制造符合大众口味而又保持原来质素的食物。这些相类的元素,在研讨会中曾多次重现。

一、文化输出

  麦当劳不单只在美国本土十分成功,她也同时在世界各地设立分店,在香港便有超过一百间的分店。她无论到甚麽地方开设分店,都尽量保持其原来的口味,虽然她以前只卖汉堡包与炸薯条,现在雪糕、奶茶、炸鸡都有,但其西方口味始终没有改变,反而改变各地原来的饮食口味,对本地饮食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研讨会给我的印象也十分类似。马鞍峰教会号称全美第二大的浸信教会,信徒人数万多人,且仍在增长中,甚至是美国有史以来增长最快速的教会。她不单只在美国本土成功,她的同工同时在世界各地主持研讨会,分享其成功经验,至今已有数万教牧同工参加过这样的研讨会。其创会牧者华理克牧师介绍其牧会经验的着作《直奔标竿》不单是美国的畅销书,在港台也十分受欢迎,连中国教会也已出版这本着作。香港亦有不少教会采用马鞍峰教会的模式来改造教会,希望教会增长。

  在研讨会中,当参加者以流畅的英语高唱马鞍峰教会音乐,牧师穆礼克所创作的现代圣诗,随着他投入的舞动身体时,我还以为自己身在美国,而不是身处香港。我不知道马鞍峰教会的同工是否刻意的让诗歌部分保持他们教会崇拜原来的味道。但是,华理克牧师的分享则明显有这样的用意。他把马鞍峰教会的信念与经验在美国录制成多国语言的标准版DVD发售,使世界各地可以选择他们本土的语言来看华理克牧师不会失真的教导。连研讨会内派发的课程内容也是标准本,丝毫不会染上其他文化的味道。

  当然,华理克牧师曾不止一次说他们的经验不用照搬,但原则却可共用。在香港举行的研讨会也与世界各地不同,首次加插了半天香港处境的应用。可是,主要讲者华理克牧师在这部分开始前已离港回美,只剩下一些同工聆听回应,可见他们其实并不太需要其他地方教会的经验来丰富他们的信仰反省,聆听的目的也只是替其他地方解决落实建立目标导向教会模式时所遇上的困难。

  我想问的是:这样的关系背後是否隐藏了文化输出与接受的关系呢?资本主义文化的社会处境下的马鞍峰教会,在与其他地方教会分享时是否意识到其信息同时带有资本主义文化的气味呢?是否重覆着资本主义文化扩张的心态呢?到另一文化分享的教会同工,应否先了解当地教会的处境与需要,聆听当地教会的声音,观看神在当地教会的作为,才好拿出其成功经验与他人分享呢?在分享中是否应创造更多对话的机会而不是单向的教导呢?

  另一方面,曾经具有殖民地经验的教会,有一定程度了解西方文化甚或西化了的教会,是否应建立教会的自尊,相信神在此时此地的同在,而不必对西方教会的经验趋之若鶩呢?争相邀请西方教会着名牧者来港主领各种聚会的潮流又是否殖民心态的再一次重现呢?

二、数字化管理

  麦当劳通过每间分店的计算机、运输带、汽水机、汉堡包炉这些代表现代科技的东西,再加上现代化管理使员工按着守则服务客人,成功地控制了生产的质素与数量,最终达到盈利的目的。

  同样,马鞍峰教会重视事奉者的培训(甚至有各种各类的培训手册)与信徒的外在表现(代表了他们的「委身」),使一切都可以用量化标准来衡量目标的达成与否,甚至连属灵质素都可以量化起来,达到数字化管理。从此,教会可以步入现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建立完全与资本主义接轨的教会。华理克牧师甚至可以成功的为这些外在表现提供圣经经文的支持。

  我想问的是:信徒外在的表现没错可以反映部分内心的状态,但是,它们能等同内在的质素吗?「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五:22-23)和「信、望、爱」(林前十三:13)该如何量化呢?一个老年人、残障者所表现的信、望、爱与一个年青人所表现的,是否可以用同一把尺去量度呢?「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十六:7)这句话不独影响了大卫的人生,也影响了以色列的命运,这节经文的含义大概不应被忽略吧?对文学、艺术稍有兴趣的人,都会了解到人的内心比外在行为要复杂得多。

三、人是工具或目的?

  麦当劳是个营商的机构,用十分低廉的薪酬聘请员工,也制造了大量的污染问题,这些他们都不管,因为盈利才是其最终的目的。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回报始终是资本主义的铁律。在麦当奴里,员工只具有工具价值。

  研讨会中所宣扬目标导向的教会,当然重视人。不过,由於是目标导向,所以,人是因为能达到目标而被重视,因为是「有钱在口中的鱼」才被钓上来(华理克牧师在谈到福音对象时,引用太十七:24-27从鱼口得税银一段记载,说明不要担心教会人数增长对教会造成经济压力,因为福音对象都如口中有钱的鱼。)。在这样的教会里,人被周围的环境所推动去参与,去事奉,本身也变成拯救灵魂的工具而不自知。人不再是目的,而是工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是创造财富的工具,在目标导向的教会中,人是拯救灵魂的工具。

  研讨会上,华理克牧师曾引福音书中耶稣医治各种病人的记载,表明耶稣知道触摸对人多麽重要的原理,而且运用得十分好。这正正反映了目标导向的问题——一切都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我认为,耶稣并没有学过甚麽「人际关系术」、「行销策略」,他只因为关心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去触摸。他是「动了慈心」。人在耶稣的眼中,永远是个目的,绝对不是工具。

  我想问的是:在目标导向的教会中,是否也采用「优胜劣败、适者生存」这个资本主义市场规律?精神病患者、老人、伤残人士在这样的教会中究竟是否被同样的重视?或是被排挤、被拒绝、被边缘化?

四、符合大众的口味

  麦当劳成功地的以低廉的价格,为大众提供快捷、可口而刺激的食物,令很多人都爱上麦当劳。但是,她所提供的食物在营养上却是不合格的,这类快餐食物也被称为「垃圾食物」(junk food)。

  马鞍峰教会同样十分重视大众的口味。他们细心地作市场研究,搜集大众对教会各方面的意见与观感,藉着大量运用潮流音乐来营造演唱会一般愉快、亢奋的集体经验,成功地制造出符合大众口味的信仰。

  我想问的是:这种信仰是消费性的信仰或十字架的信仰呢?这种信仰会不会为了符合大众的口味而忽略了信仰中叫人不安、挑战人生命的东西呢?在符合大众口味的前提下,基督教信仰的「颠覆性」是否被淡化、被牺牲呢?健康的食物纵然不一定美味,但为了健康的缘故还是不可缺少的。

  我曾经遇过一位教会的长执,十分热心事奉,每星期都教主日学。他是个生意人,十分成功而富有。闲谈中,他谈及其生意,说原本在印尼设厂制成衣,但後来觉得成本太贵把工厂搬到越南,想不到现在印尼比越南的成本还要平,白费了一番工夫。我一边听他讲,一边在想:他在教会的形象与在生意上的形象多麽不相称。他是否意识到其财富是建基於对他人可耻的剥削上呢?他的信仰是否影响他人生的各方面呢?或只是一种叫他安心的信仰?

  我不禁想起耶稣在五饼二鱼神迹後的遭遇,一大群人跟着耶稣,他受到空前的欢迎。但是,他竟然不识趣的讲起十字架的道理(约六:52-59)。结果,群众离他而去,不再与他同行。耶稣甚至感慨的对十二门徒说:「你们也要去麽?」(约六:66-67)他是多麽寂寞,多麽孤独!

  如果耶稣生在廿一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他会对我们的教会有甚麽感想呢?他会喜欢麦当劳吗?

(第六五九期,二000年四月十六日)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