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iQuest道在人间
「道在人间」的稿源来自「格思」。iQuest是附属Quest Institute 的一个网络事工。Quest Institute 由一班基督徒创办,追求信仰及公共价值的对话互动,为香港政府所认可之非牟利机构。
(网址:www.iQuest.hk;电邮:editor@quest.org.hk

打倒了,却不致死亡

Quest Institute 主席

《明报》前总编辑刘进图二月廿六日遇袭后,在医院里写了一系列「感言」,在其中一篇题为〈受苦的意义 生命的反思〉的短文里,他提及今次袭击令他深入反省什么才是基督徒的「荣神益人」。他说:

  如果我承认今次我遇袭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意义,那就意味我是通过一个非自愿的、被动的、与个人才智能力全不相干的途径,单纯靠承受伤害和痛楚来造就别人,这完全违反了我一贯的概念。其实,我这个人颇有点精英主义,上司曾批评我恃才傲物,我从来没有想过,放下聪明才智,不再劳心劳力,人还能做什么?我从来不曾明白,所谓无权势者的权力、受苦的事奉,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大半生走过的所谓荣神益人努力事奉的路,到底当中有多少真实而深刻的意义?有多少其实是为了满足自我的虚荣?这一连串的问题,在静夜无眠的晚上,折磨着我的心。1

  失去了活动能力,在病床上无力无奈,诚然,在成功神学弥漫的今天,「不再劳心劳力,人还能做什么?」如果人不能再做,继续做人还有意义吗?被击倒了,是否就只有失败和羞愧?

  刘进图的文章中最多被人阅读的,应该是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在病床上写的短文,这相信他事前也没有意料到。正如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陈弘毅教授所说,刘进图「在遇袭受伤后想到的这句话(「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即自由」),现已家传户晓,成为香江名句。」2

  六十九年前的今天,一九四五年四月九日凌晨,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在佛罗堡(Flossenburg)集中营被处决,两个星期后盟军解放了集中营。当潘霍华被带离开监狱时,他低声对一个朋友说:「这是终点,但对我来说,是生命的开始。」3

  集中营的H. Fischer-Hullstrung医生多年后回忆潘霍华生命结束前的一刻, 虽然当时他并不明白所看到的是什么,他这么说:

  我看到潘霍华牧师……跪在地上,情词恳切地向上帝祈祷。我深深被这人的祷告所感动,是那么的虔敬,是那么的肯定上帝听了他的祷告。他在行刑处再做一个简短祷告,然后上几个梯级到绞架,勇敢而镇定。几秒钟后,他死了。在近乎五十年的行医生涯中,我没有看过一个人那么完全地降服在上帝旨意中死去。4

  潘霍华生命的活力确实令人震撼。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日,潘霍华有份参与的一个谋刺希特拉的计划失败了,地下反抗组织也因此曝光。一九四四年八月,他作了一首诗,题为《自由途中的四站》(Stations on the Road to Freedom)。这首诗反映出在监牢里,什至在死亡阴影下,潘霍华不是无奈、消极、被动地承受痛苦,相反的,他深深感受到更大的自由和释放。诗的最后两段透露出看见曙光的欢愉和胜利:

受苦
终于转变了!强壮活跃的手被捆
孤单无助,行动已经结束
轻轻吐一口气,把为公义的奋斗
交付在更强的手中
心满意足地歇息
惟有在这蒙福的片刻,轻尝自由
再把自由交回给上帝
使它在荣耀中圆满实现!

死亡
来吧!在永恒自由之途上的盛宴
死亡呀!为我除去短暂肉体的沉重锁链
推倒盲目心灵的墙壁
终于看见那先前所隐藏的
自由!在纪律、行动与受苦中我们找寻你已久
经过死亡,终于在上主的脸上看到你!
5

  争取自由的道路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有信仰的人虽然被打倒了,却不致于死亡,因为「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上帝,不是出于我们。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致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致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6

(写在潘霍华逝世六十九周年纪念日)

「道在人间」的稿源来自「格思」(网址:www.iQuest.hk;电邮:editor@quest.org.hk)。「格思」是附属Quest Institute 的一个网络事工。Quest Institute 由一班基督徒创办,追求信仰及公共价值的对话互动,为香港政府所认可之非牟利机构。 


  1. http://inews.mingpao.com/htm/INews/20140317/gb11008y.htm

  2.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featuredetail.aspx?itemid=705826&csid=801_3460

  3. “This is the end ... For me, the beginning of life.” [Eberhard Bethge, Dietrich Bonhoeffer: A Biography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2000), p.927.]

  4. Eberhard Bethge, Dietrich Bonhoeffer, p.928.

  5. Dietrich Bonhoeffer, 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2010), pp.513f.

  6. 哥林多后书四7b-10。

Donationcall